太阳谷的积雪化尽,露出底下贫瘠却顽强冒出点绿意的土地。
谷里人们脸上的菜色褪去不少,新开垦的田埂边,甚至零星种上了从陈维那里换来的耐寒菜种。
变化不止在吃食上。
陈维又一次带着商队离开时,驮走的不仅仅是硝石,更多的是密封好的陶罐和木箱。
里面装的是“晴雪”牌的高度酒和特效伤药。
这批货走得悄无声息,却在寒渊州及周边几个同样混乱贫瘠的州府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那酒清澈烈性,入口如刀,在这苦寒之地极对胃口,无论是嗜酒的豪强还是需要驱寒的底层,都视若珍宝。
而伤药的效果更是惊人,止血生肌的速度远胜寻常金疮药,对于刀头舔血的各方势力而言,等于多了一条命。
供不应求。
价格在黑市上被炒得翻了数倍。
当陈维再次风尘仆仆赶回太阳谷,带来的不再是零零散散的物资,而是几口沉甸甸、装着金银和铜钱的箱子。
箱子打开时,那晃眼的色泽,让负责清点的霍秀才手都抖了。
“这……这么多?”霍秀才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堆在一起的这么多钱。
陈维嘿嘿一笑,脸上是压不住的兴奋,凑到苏晚晴和萧珩跟前,压低声音:“妹子,萧老大,咱们这回是真发了!那边催货催得紧,有多少要多少!”
萧珩看着那些钱财,眼神没什么波动,只问:“换回来的铁料、粮食、皮子,都入库了?”
“放心,都妥了!按你们定的单子,一点没差!”陈维拍着胸脯,“而且,咱们现在有钱,能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
这些巨额利润,没有躺在箱子里发霉。
一部分立刻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物资,通过隐秘的渠道,不仅补充太阳谷的消耗,更有一批批粮食、铁器、盐巴,被伪装成普通商货,悄悄运往信上提及的那几个由萧家军旧部控制的小镇和矿点。
如同无声的血液,滋养着那些尚在襁褓中的根基之地。
但苏晚晴发现,陈维带回的,远不止钱财和物资。
这晚,在营地角落,陈维避开旁人,从怀里掏出一卷揉得有些发皱的粗纸,递给苏晚晴和萧珩。
“妹子,萧老大这是这次出去,兄弟们喝酒闲聊,还有跟各处管事打交道时,零碎听来的,我顺手记了下。”
苏晚晴接过,就着微弱的火光展开。上面字迹潦草,记录的信息却让她眼神一凝。
“黑石城内,城主一系与主张和谈的长老摩擦加剧,三长老麾下私兵上月增补了二十副皮甲……”
“北边野狼谷的马匪,最近似乎接了桩大买卖,频繁在落鹰峡附近出没,疑似与州府某位参军有牵扯……”
“南面灰岩城缺粮,城主正在暗中高价收购,与邻近的水泽镇为争水源已有小规模械斗……”
“通往寒渊州府的主道上,巡防的官兵比往年多了两成,盘查甚严,像是在找什么人……”
一条条,一件件,看似杂乱无章,却拼凑出寒渊州及其周边势力盘根错节的分布、彼此间的矛盾龃龉、乃至兵力调动的蛛丝马迹。
萧珩的目光扫过那条关于州府增兵盘查的信息,眼神微沉。
苏晚晴的手指在那条关于黑石城内斗的消息上点了点,抬头看向陈维,语气带着赞许:“这些东西,比金银更有用。”
陈维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觉得,多知道点,总没坏处。兄弟们走南闯北,三教九流的人都接触,听到的闲话不少。”
“闲话里才有真东西。”苏晚晴小心地将那卷粗纸折好,收进怀里。
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穿梭往来的商队,不仅仅是一条贸易线,更可以编织成一张覆盖广阔区域的情报网。
信息,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就是洞察先机、规避风险、甚至借力打力的力量。
萧珩看向苏晚晴,见她低头沉思,侧脸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专注。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以后,这类消息,单独整理,定期汇总。”
苏晚晴迎上他的目光,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这情报网络,需要更有意识地建立和经营。
她点了点头:“好,我来跟陈维对接。”
陈维看看萧珩,又看看苏晚晴,敏锐地感觉到这两人之间似乎有种无形的默契,尽管他们现在分开住了,话也不多。
他识趣地没多问,只应道:“明白,萧老大放心,我一定把兄弟们的耳朵都竖起来!”
陈维与苏晚晴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火堆旁又只剩下苏晚晴和萧珩。
春夜的风格外料峭,吹得火苗摇曳不定。
苏晚晴看着跳跃的火焰,轻声说:“有了这些消息,我们至少知道该防备谁,可以利用谁。”
萧珩“嗯”了一声,目光投向山谷外漆黑的夜空,那里潜藏着无数的未知与危险。“只是开始。”他顿了顿,补充道,“小心些,别引起注意。”
“知道。”苏晚晴拢了拢衣襟,站起身,“钱要赚,消息要听,步子也要稳。”
她转身走向自己那处小屋,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利用空间里那些现代化的知识,更好地整理和分析这些原始的情报,又如何借助陈维的商队,将这张信息网织得更密,更隐蔽。
萧珩站在原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许久,才弯腰,用木棍拨弄了一下即将熄灭的火堆,几点火星溅起,旋即又没入黑暗。
前路依旧漫长,但这悄然汇聚而来的钱财与信息,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带来了微弱却切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