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办公室里的空气像是被抽走了一截。大番薯正低头翻着群消息,手指突然僵住,抬头喊了一声:“发了!直播回放已经挂上去了!”
老夫子没动,只把茶杯轻轻往旁边一推,伸手点开链接。视频封面是一张模糊的后厨照片,红圈套着油桶上的“b批次”字样,标题赫然写着《实锤!薯角店长期使用劣质炸油内幕曝光》。
他看完没说话,转头调出后台系统,核对上传时间与Ip地址。数据流滚动几秒后停下,和预设路径完全一致——从“热点速爆网”办公区发出,经过两层跳转,最终指向老赵名下那家叫“恒远咨询”的空壳公司。
“他们连伪装都懒得认真做。”老夫子轻笑一声,敲下几个指令,向律师团队发送了加密代码:“b预案启动。”
秦先生凑过来问:“现在不回应?网上已经开始传‘地沟油’了。”
“越解释越像心虚。”老夫子靠回椅背,“让他们先热闹会儿。我们现在开口,等于给他们递话筒。”
大番薯抓耳挠腮:“可我刚看评论区,有人说要报警查我们,还有人说孩子吃了拉肚子……这不是冤枉人吗!”
“冤枉?”老夫子反问,“那你家油真是每天换新的?”
“那当然!我都拍过视频发群里,谁爱看谁看!”
“那就够了。”老夫子点头,“真东西不怕晾。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等他们把谎编圆。”
话音未落,公司内部通讯群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匿名账号转发了那篇报道,附言写道:“早该查了,这种网红店就靠包装骗人。”
大番薯瞪大眼:“这谁啊?还敢在内部造谣!”
秦先生眯着眼看了会儿:“这语气……有点像老赵。”
老夫子却笑了:“不像‘像’,就是他。只有他又小气又爱显摆,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赢了。”
他顺手截了图,存进证据包,顺带标记了登录设备型号和网络位置。“这人做事有个毛病——得意了就想炫耀。上次打牌赢五十块都要发朋友圈哭穷,这次能忍住不冒头才怪。”
---
与此同时,城东一家茶楼包厢里,老赵正翘着二郎腿刷手机。桌上摆着一壶龙井,他自己倒了三杯,仿佛对面坐着看不见的功臣。
“看看,这才两个小时,转发破五万!”他把手机举高,对着空气敬酒,“这一波操作,直接砸他们招牌!上市?做梦去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刷新热度榜单,看到“薯角店 地沟油”冲进本地热搜前十,嘴角咧得更开了。服务员路过时听见他在自言自语:“等明天股价崩盘,我再低价收股份……聪明人从来不动手,只动脑子。”
他浑然不知,自己用的wi-Fi信号已被远程记录,通话内容正同步录入语音分析系统。
---
回到办公室,舆情监控面板上的曲线像被踩了油门般往上窜。关键词“劣质油”“食品安全”“内部爆料”全线上涨,几个生活论坛冒出十几条“受害者经历帖”,有说吃完失眠的,有说宠物狗呕吐的,甚至还有人晒出一张泛黄的油渍照片,声称是从店里打包带出来的。
秦先生皱眉:“这些帖子怎么这么整齐?时间间隔差不多,用词也像模板。”
“当然是水军。”老夫子冷笑,“真正的顾客不会半夜三点写八百字控诉一盘薯角。这些人连我们几点开门都不知道,就能绘声绘色描述后厨环境,你说奇不奇怪?”
大番薯听得直摇头:“他们就不怕被抓到?”
“抓到了再说呗。”老夫子耸肩,“反正成本不高,一条十块钱,发完就删。但他们没想到,我们连他们删帖的时间都记下来了。”
他打开另一个界面,显示的是合作媒体的动态反馈。两家本地新闻号刚刚发布探店视频,标题分别是《涉事批次油品来源可查》和《检测机构资质公开,欢迎比对》。
“这是你让投的线索?”大番薯问。
“不是投,是‘不小心漏’。”老夫子纠正,“就像做饭撒了盐,假装没发现。让他们自己找上门来挖,才显得真实。”
秦先生忍不住笑:“你还真把舆论当厨房使唤。”
“本来就是。”老夫子摊手,“火候不到不出锅,现在这锅油,正烧得噼啪响呢。”
---
深夜十一点,门店数据汇总完成。大番薯盯着报表发愣:“哥,咱家订单不但没跌,还涨了百分之十七?这都几点了,还有人下单夜宵?”
老夫子调出几家热门门店的监控回放。画面里,一对情侣坐在窗边,女生指着墙上挂着的“今日新油”公示牌拍照;另一家店外排起长队,有人举着手机直播:“大家看,这就是他们说的‘黑心店’,我刚问过店员,油是早上六点换的。”
最有趣的一段来自某商场分店——一个小男孩吃完薯角,踮脚去摸操作台边的油桶,妈妈赶紧拉他:“别碰脏东西。”
孩子认真反驳:“老师说了,干净的东西不脏。叔叔说每天换油,是真的!”
视频最后定格在妈妈尴尬又无奈的笑容上。
大番薯看得眼睛发亮:“这小孩真可爱!”
“真相从来不缺听众。”老夫子关掉视频,“只是有时候,它需要一点耐心才能上桌。”
大番薯犹豫了一下,低声问:“可万一……大家还是不信我们怎么办?毕竟网上骂的人那么多?”
老夫子没立刻回答。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画了三条线。
“第一条,是谣言传播的速度。”他写下“两小时破万转发”。
“第二条,是质疑发酵的时间。”他又写“六小时内出现投诉帖”。
“第三条呢?”大番薯问。
“是反转开始的时刻。”老夫子重重写下“明早十点整”。
“为什么一定是十点?”
“因为那时候,所有人都等着听我们说什么。”他转身看着两人,“而现在,我们越沉默,他们越猜不透。等到发布会开场铃响,他们会抢着打开麦克风。”
---
凌晨两点,老赵还在刷手机。他把报道页面截图做成表情包,发进几个投资人微信群,配文:“见证历史,明日股价见底。”
他哼着小调倒了杯茶,忽然发现账户收到一笔异常提醒——“恒远咨询”被税务系统标记为“关联企业频繁资金往来”,触发初审核查。
他皱眉删掉通知,嘟囔一句:“谁这么无聊查我……”
与此同时,公司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老夫子面前三块屏幕并列运行:左边是舆情热度图,峰值已过,开始缓慢回落;中间是证据链完整性检测,所有文件链接状态正常,备份无损;右边是发布会流程倒计时,距离开场还有九小时四十二分钟。
秦先生确认完最后一份通稿版本,抬头问:“要不要再检查一遍视频证据?”
“不用。”老夫子摇头,“该准备的都齐了。现在差的,只是一个开始的信号。”
大番薯抱着一叠打印好的门店反馈表走进来:“我把这些整理好了,要不要放进发布会资料包?”
“放。”老夫子接过文件,随手翻了一页,停在一张顾客手写的便签上:“你们的薯角很香,油也干净。别理那些瞎说的人。”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轻轻夹进文件夹。
“明天第一个播放的,就是这条。”
---
清晨六点,城市还未完全苏醒。
几家主流媒体的编辑部陆续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十五秒的监控片段:清晨五点四十三分,配送车驶入门店,两名员工抬下新油桶,扫码登记后倒入专用储罐。画面右下角清晰显示日期与时间戳。
同一时间,多个社交平台出现新话题:#网友实地探访薯角店#、#我家楼下炸油声比闹钟还准时#、#这届顾客自带显微镜吃饭#。
某短视频平台上,一条标题为《我蹲点三天,拍下他们换油全过程》的视频悄然登上推荐页。
办公室内,老夫子端起凉透的茶喝了一口。
他打开新建文档,输入四个字:
**准备完毕**
然后按下发送键,将指令同步至律师团队、媒体联络组和所有门店负责人。
窗外天光渐亮,街角第一家门店准时亮灯,油锅响起熟悉的滋啦声。
老夫子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看向电脑右下角的时间。
九小时零七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