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本源界的外层防线稳固后,更深层的挑战逐渐显现。那些渗透过金丹境能量防线的混沌本源,开始针对元婴境魂核发动“韧性瓦解”——它们不直接侵蚀魂核,而是像水滴石穿般不断冲击魂核的韧性结构,让元婴境修士在运转魂核时出现“迟滞感”:元婴境初期修士的魂核反应速度降低三成,元婴境圆满修士甚至会在战斗中突然失去对法则的掌控,道果因此出现裂痕。
“这是混沌的‘软瓦解’战术。”林尘在观察一位元婴境修士的魂核时,发现混沌本源正附着在魂核韧性薄膜上,像霉菌般分解薄膜的分子结构,“金丹境的能量防御能阻挡‘硬侵蚀’,却挡不住这种‘软渗透’,必须从魂核内部建立净化机制。”
苏瑶的银绿色星环在此时解析出魂核与混沌的互动规律:元婴境魂核的韧性越强,对混沌软渗透的抵抗力就越强,但过度强化韧性会导致魂核僵硬,失去对法则的灵活承载——这意味着,魂核需要在“韧性”与“灵动”间找到新的平衡,既能抵御渗透,又能保持法则流通。
阿木的合道境法则为此提供了新思路。他将“万法平衡”法则压缩成“魂核平衡印”,注入元婴境修士的魂核:印记中,气感境的感知负责预警混沌渗透的位置,金丹境的能量负责输送净化之力,元婴境自身的魂核韧性则作为“筛网”,只允许纯净法则通过,阻挡混沌本源。
来自东陆的元婴境圆满修士叶问心,成为首个试验者。她的“法则魂核”本就融合了金丹与元婴的特性,注入平衡印后,魂核表面浮现出流动的金色纹路——当混沌本源试图渗透时,纹路会自动收缩,将渗透点包裹成独立的“净化囊”,囊内的混沌本源在气感境感知的定位下,被金丹能量彻底分解,转化为魂核的韧性养料。
“就像给魂核装了‘自动免疫系统’。”叶问心运转魂核时,迟滞感完全消失,反而因净化了混沌本源,魂核对法则的承载量提升了两成,“元婴境的魂核,不该只是‘容器’,更该是‘净化器’。”
为了突破混沌本源界的中层区域,林尘组建了一支“元婴净化小队”,小队成员按境界分工:
- 元婴境初期修士负责用魂核平衡印标记混沌渗透点,他们的魂核灵动性强,能快速锁定分散的渗透源;
- 元婴境中期修士携带金丹境修士提供的“能量净化弹”,在标记点引爆,瓦解聚集的混沌本源;
- 元婴境大圆满修士则作为小队核心,用强化后的魂核韧性构建“净化领域”,领域内的混沌本源会被强制剥离,无法靠近修士道果。
来自西域的元婴境大圆满修士法显,将佛修的“心印”融入净化领域。他的领域呈现出金色的莲台形态,混沌本源进入领域后,会被莲台花瓣层层包裹,花瓣上浮现出元婴境魂核的韧性纹路,每道纹路都在吟诵着平衡的真谛——这种“以柔克刚”的净化方式,效率比纯粹的能量冲击高出三成,且不会损伤周围的法则环境。
中层区域的突破并非一帆风顺。在靠近一处混沌本源聚集点时,小队遭遇了“混沌聚合体”——这种由亿万混沌本源凝结而成的生物,能模拟元婴境魂核的波动,混入小队的净化领域。当法显发现时,聚合体已渗透到三名元婴境初期修士的魂核旁,其中一人的魂核韧性薄膜已被腐蚀出小孔。
“用双生羁绊的共鸣!”林尘与苏瑶及时赶到,双生之力化作金色光流注入小队的魂核平衡印,印记瞬间升级为“双生净化印”:林尘的混元法则强化印记的攻击性,快速撕裂混沌聚合体;苏瑶的太阴法则则修复受损的魂核韧性,如同给薄膜镀上一层银霜。在双生之力的配合下,聚合体被彻底净化,受损的魂核也在三日内完全恢复。
此次事件让众人意识到,单一境界的净化能力有限。林尘因此调整战术,让金丹境与元婴境修士结成“净化搭档”:金丹境修士用能量平衡膜阻挡混沌本源的外部补给,元婴境修士则在内部用魂核平衡印净化已渗透的部分,两者形成“内外夹攻”的闭环。
一个月后,中层区域的混沌本源被净化了七成,形成了一条通往混沌本源界核心的“安全通道”。通道两侧,元婴境修士的净化领域与金丹境修士的能量防线相互交织,构成了比外层更严密的防御体系。
叶问心在通道深处,魂核平衡印吸收了大量混沌本源,竟进化出“混沌转化”能力——她能将净化后的混沌本源转化为魂核的“混沌韧性”,这种韧性既保留了原有的灵动,又多了一份混沌的厚重,让她的元婴境法则向合道境迈出了关键一步。
林尘站在通道尽头,望着核心区域那片深不见底的混沌海洋,知道那里的挑战将远超中层。太初鼎的预警显示,核心区域的混沌本源已具备“法则模拟”能力,能复制元婴境乃至合道境的法则,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净化之战,不仅要对抗混沌,还要分辨“真实法则”与“混沌模拟法则”。
阿木的合道境法则在中层净化中,与无数元婴境魂核的平衡印产生共鸣,道果中的混元境法则愈发凝实。他能感觉到,核心区域的混沌本源中,隐藏着平衡之道的终极奥秘——或许,混沌与秩序本就是一体两面,就像元婴境魂核的韧性与灵动,缺一不可。
净化小队的修士们稍作休整,准备向核心区域进发。他们的道果在混沌的洗礼下,无论是元婴境的魂核,还是金丹境的能量,都已具备了应对更复杂挑战的平衡之力。而这,正是他们能在混沌本源界不断深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