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过后,生活回归它本来的节奏。获奖后的第一个清晨,阳光依旧准时透过主卧的落地窗洒进来。
洛曦在生物钟的作用下醒来,身体还有些宿醉的疲惫,但精神却异常清明。他微微一动,就发现自己依旧被沈寂桡牢牢圈在怀里,对方的呼吸平稳地拂过他的耳际。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静静地享受着这静谧的拥抱,回味着昨晚归家后的温暖。那座金灿灿的奖杯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客厅的陈列柜里,与沈寂桡的奖杯并肩,象征着他们共同攀登过的高峰。
沈寂桡也醒了,手臂无意识地收紧了些,低沉带着睡意的声音响起:“醒了?还难受吗?”他指的是洛曦昨晚喝的酒。
“还好。”洛曦转过身,面对面窝进他怀里,仰头看着他笑,“就是觉得……像做了个特别美的梦。”
沈寂桡低头,吻了吻他的额头,用实际行动告诉他这不是梦。“起来吧,安安该等急了。”
果然,一下楼,就看到安安已经穿戴整齐,正坐在餐桌前,小口喝着牛奶,眼睛却不停地往楼梯口瞟。一看到他们,立刻放下杯子,滑下椅子跑过来,抱住洛曦的腿,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爸爸!你是最棒的影帝爸爸!”
洛曦失笑,弯腰把他抱起来:“谢谢安安的夸奖!不过爸爸还要继续努力才行。”
沈寂桡看着互动亲昵的父子俩,走到餐桌边,将温好的牛奶往洛曦的方向推了推:“先吃饭。”
餐桌上,气氛一如往常。没有因为昨夜的辉煌而有任何改变,元宝依旧在脚边蹭来蹭去,等着可能掉落的食物碎屑。但某种无形的、更加坚实的东西,仿佛在这个家里沉淀了下来。那是历经风雨、共攀高峰后,愈发深厚的信任与默契。
获奖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更多优质剧本和合作邀约如雪片般飞来。周姐筛选后,将几个极具分量的本子放到了洛曦面前。
其中一个剧本尤其特别,是一部聚焦特殊儿童家庭,讲述父母与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共同成长、彼此治愈的温情电影。剧本写得极其细腻感人,充满了生活的质感和人性的光辉。
洛曦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拿着剧本,去找沈寂桡商量。
沈寂桡仔细翻阅后,给出了中肯的评价:“剧本很好,社会意义重大,表演空间也很大。但角色情感负荷重,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和同理心。”
晚上,等安安睡下后,两人在书房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家庭会议”。
“我很喜欢这个本子,”洛曦坦诚自己的想法,“但就像你说的,拍这部戏,可能需要长时间沉浸在比较沉重的情绪里。我担心……会不会对家里,尤其是对安安,有影响。”
他不想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尤其是孩子敏感的心灵。
沈寂桡沉默片刻,道:“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相信你能把握好分寸。而且,”他看向洛曦,眼神深邃,“让安安了解世界的多样性,理解不同生命的困境与坚韧,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
最终,两人达成一致:接下这个剧本,但在拍摄期间,要更加注重情绪的切换和与家人的沟通。洛曦也决定,在进组前,花更多时间陪伴安安,并尝试用他能理解的方式,简单解释爸爸接下来要扮演的角色和故事。
这个决定,不仅是职业上的选择,更是作为父亲,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一次深思熟虑。
在进组前的这段日子,洛曦推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和活动,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安安。他没有刻意地“补偿”,而是更加高质量地陪伴。
他陪着安安去图书馆,借阅关于星星、海洋和恐龙的绘本;父子俩一起在院子里观察蚂蚁搬家,给元宝搭建更复杂的猫爬架;甚至在一个周末,跟着沈寂桡一起去郊外的马场,体验了一次骑马。
安安似乎也隐约感觉到爸爸接下来会很忙,格外黏着洛曦。他还偷偷准备了一个“秘密任务”。
一天晚上,他神秘兮兮地把洛曦拉进自己的房间,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拼音和图画,记录着“爸爸喜欢的东西”:爱吃的菜、喜欢的颜色、休息时爱做的事等等。
“爸爸,你出去工作的时候,要是想家了,就看这个。”安安把小本子郑重地塞到洛曦手里,小脸满是认真,“我和爹爹,还有元宝哥哥,会一直想你的。”
洛曦看着这本充满童真却爱意满满的小册子,眼眶瞬间就湿了。他紧紧抱住儿子,声音哽咽:“谢谢宝贝,这是爸爸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沈寂桡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眼神柔软。他走进来,大手揉了揉安安的头发,对洛曦说:“放心去工作,家里有我。”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