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暗下去的瞬间,苏然没动。
他盯着那条加密消息看了足足十秒,手指悬在电源键上,最后轻轻一按,屋子里彻底黑了。窗外的路灯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划出一道斜线,像把尺子量着他刚才那句话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但他没关直播软件。
而是从床底拖出一个旧鞋盒,翻出一台从没注册过的备用机。这玩意儿还是张峰半年前塞给他的,说“哪天你被人追杀,至少还能发个求救信号”。当时他还笑人家 paranoid 过头,现在倒成了救命稻草。
连上加密网络,调取过去三天的直播数据流。画面里一串串跳动的代码像夜市摊上的烤串,一根接一根地翻着。他逐帧检查自己使用异能的时间点——护盾展开、瞬间移动、读心术扫描——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一次微弱的能量波动。
而就在这些节点前后,系统记录到三次异常 Ip 扫描。不是普通爬虫,也不是平台自动抓取,是有人在定点追踪信号源,像钓鱼的人守着浮漂。
“还真被说中了。”他低声嘀咕,“我这不是主播,是信号发射塔。”
立刻拨通张峰的私密频道。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那边传来啃黄瓜的声音:“怎么,后悔没签合同了?”
“比那严重。”苏然把数据截图发过去,“有人顺着我放技能的节奏在定位,咱们住的地儿可能已经不安全。”
“嘶——”张峰把嘴里的黄瓜咽下去,“所以你现在是行走的 wi-Fi 热点?那你还天天开直播?”
“正因如此才不能停。”苏然眯着眼,“他们以为我在暴露,其实我在布网。”
挂了电话不到二十分钟,门锁咔哒响了一下。张峰拎着个黑色背包进来,头发乱得像刚被风吹过沙漠,肩上还挂着半截晾衣绳。
“楼下有辆快递车转悠两圈了,司机眼神贼溜。”他顺手把背包往地上一扔,“我绕后巷摸上来的。”
林悦也到了,穿了件宽大的卫衣,手里抱着笔记本电脑,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拔掉屋里所有无线路由器的插头。
“我已经删了所有聊天记录,旧手机泡进水杯里。”她说着打开电脑,“你要我查什么?”
三人围坐在客厅地板上,地图铺开,笔迹潦草地标注着苏然最近几次行动的位置:废弃厂区、地下车库、城中村小巷。张峰掏出一个手掌大的金属盒子,接上电源后屏幕亮起蓝光。
“自制信号干扰器,能屏蔽五十米内的无线监听。”他拍了拍机器,“但有个副作用——你也别想连直播了,除非用有线。”
“那就用有线。”苏然点头,“接下来几天,我的直播设备全部物理连接,不走任何无线协议。”
林悦皱眉:“可观众会发现画质变差,延迟升高……会不会怀疑你在藏什么?”
“正好。”苏然咧嘴一笑,“就说设备老旧,粉丝心疼我,说不定还能多刷几个礼物。”
张峰翻白眼:“你真是把流量玩明白了。”
苏然翻开笔记本,写下三条主线:
第一,继续直播,但每次开启前手动切换不同 SIm 卡,使用流动地点直播(比如便利店门口、公交站台),制造行踪混乱;
第二,利用读心术在直播中反向筛查可疑观众——那些频繁提问“你住哪儿”“有没有团队”的账号,极可能是卧底;
第三,建立应急代码系统:林悦发“今天天气不错”代表安全,发“记得带伞”表示危险逼近;张峰敲三下门是确认身份,两下是撤离信号。
“我还准备了个彩蛋。”苏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U盘,“这是我存的假情报包,里面有伪造的行程表、虚假据点坐标。万一哪天被入侵账户,我就故意泄露出去,让他们扑空。”
林悦忍不住笑了:“你这是要把对方当观众耍?”
“本来就是一场真人秀。”苏然耸肩,“只不过这次,导演是我。”
张峰调试完干扰器,忽然抬头:“你说他们能锁定你异能释放的信号……那你以后还能不能用技能?”
“能,但得 smarter。”苏然比划着,“比如,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用瞬间移动——那么多手机信号、wi-Fi 热点,他们分不清哪道波动是我的。就像往河里倒一杯水,没人知道它从哪儿来。”
“高啊。”张峰竖起大拇指,“这叫混水摸鱼。”
“不,这叫直播带‘货’。”苏然坏笑,“只不过我带的是陷阱。”
林悦看着两人一唱一和,表情渐渐凝重:“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他们真找到这儿……我们三个,打不过的。”
空气静了一瞬。
苏然放下笔,转头看她:“我知道你在怕什么。我也怕。但你知道最可怕的不是他们找上门,是什么吗?”
她摇头。
“是关掉镜头。”他说,“一旦我不播了,就意味着我认输了。他们要的就是我躲起来,变成见不得光的东西。可只要我还站在镜头前,哪怕穿着破卫衣、吃着泡面,我就不是他们的猎物——我是裁判。”
林悦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伸手握住他的手腕:“那你答应我,别一个人冲前面。”
“我可没那么傻。”苏然反握住她,“我要是倒了,谁来给大家讲段子?”
张峰哼了一声:“你就这么笃定,观众能帮上忙?”
“不是帮忙。”苏然打开电脑,调出后台留言墙。屏幕上滚动着成千上万条评论:
【主播加油,我在城东看见可疑人影】
【昨天那个戴帽子的男人又出现在你楼下了】
【需要充电宝的话,我放你信箱】
“这些人不是观众,是耳目。”他说,“他们看不见全貌,但他们看得见细节。一个人漏掉线索,一百个人不会。”
林悦轻声说:“所以你是打算……让全网陪你作战?”
“没错。”苏然点头,“他们想让我孤立无援?我偏要搞得万人围观。”
张峰沉默片刻,突然站起来走到阳台,拆下一块松动的窗框铁皮,又从包里掏出几根电线开始焊接。
“我给你加个物理防护。”他说,“再装两个震动感应器,有人靠近窗户会报警。”
“你还挺全能?”苏然笑。
“大学选修机电,辅修防身术。”张峰头也不抬,“你以为我胖是白长的?”
林悦也开始整理通讯录,设定三套紧急联络名单:一组是可信粉丝,用于散布误导信息;一组是本地小店主,可临时提供避难点;最后一组是匿名爆料渠道,必要时发布组织罪证。
时间一点点过去,房间逐渐变了模样:窗帘加了遮光层,门口多了绊线警报,电脑接上了冗余电源。这个曾经简陋的出租屋,慢慢变成了一个半隐蔽作战点。
凌晨四点十七分,一切初步就绪。
苏然坐在书桌前,打开直播软件,新建标题框,敲下一行字:
“这一次,我想邀请你们,一起见证真相。”
他没急着发布,而是反复检查设备连接状态。网线插紧,摄像头固定,麦克风测试音量。手机调成仅三人可见模式,放在手边。
天边泛起灰白色,楼下的早点摊开始支锅烧油。远处传来公交车启动的声音。
张峰靠在沙发上打盹,怀里还抱着工具包。林悦趴在茶几上睡着了,手里攥着一支笔,纸上写着“撤离路线b”。
苏然轻轻起身,给两人盖上毯子,然后坐回椅子,盯着那个未发布的直播标题。
他点了下鼠标,预览页面弹出。
观看人数显示:0。
但他知道,等他按下“开始”,数字会跳动起来。
就像心跳。
他伸手摸了摸左臂的擦伤,那里还有点疼,但已经结痂。昨天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怕死。
其实他怕。
但他更怕闭嘴。
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
不是推送,是加密频道的新消息。
他点开,只有六个字:
**他们已经在路上。**
苏然盯着屏幕,缓缓将手机翻转过来,背面朝上。
然后他重新看向直播界面,光标停在“发布”按钮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