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棉最近的心情,跟那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水洼一样,一半是清澈的欢喜,一半是见不着底的烦忧。
家里的光景,因为那个神秘的“海边馈赠”,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父亲苏文山在鱼汤的滋养下,咳嗽声少了,面色也红润了些,甚至能扶着墙在屋里慢慢走上几圈。
母亲秦秀雅紧锁了多年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了。
可家里的气氛越是好转,她心里的那块石头就越是沉甸甸的。
她和那个叫林卫东的男人,不知不觉间,竟形成了一种无人知晓的默契。
他每天在礁石上留下吃食,她则绞尽脑汁地回礼。
从受潮的茶叶,到晒干的野菜,再到那双她熬了好几个晚上,差点把眼睛熬坏才纳好的鞋垫。
她不知道他会不会嫌弃,会不会用。
她只是想用这种笨拙的方式,告诉他,他的好,她都记着。
那天留下鞋垫后,她一整晚都辗转反侧。
第二天再去,鞋垫果然不见了。
石头上,多了一块用干净油纸仔细包着的东西。
苏棉屏住呼吸,指尖微微发颤地解开。
一股浓郁的甜香扑面而来,是一块雪白雪白的白糖糕。
她的眼圈瞬间忍不住就红了。
白糖糕。
这种只有在逢年过节,镇上供销社才会限量供应的精贵点心,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见过了。
这得花多少钱,得用多难得的糖票才能换来?
她小心翼翼地将白糖糕捧在手心,一路小跑回家。
她没舍得吃,用家里唯一一把还算锋利的小刀,仔仔细细地切成了三小块。
一块给了父亲,一块给了母亲,剩下最小的那块,她才捏起来,轻轻放进自己嘴里。
香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那股甜意,顺着喉咙一直滑到心底,把这些年受的苦和委屈,都暂时给盖了过去。
可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惶恐。
晚饭桌上,苏棉扒拉着碗里的粗粮饭,心不在焉。
“棉棉,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秦秀雅看着女儿,担忧地问。
“娘,我没事。”
“是不是……...又在想那个林卫东的事?”
秦秀雅放下筷子,叹了口气,
“他又给你东西了?”
苏棉轻轻点了点头。
秦秀雅沉默了。
她一开始坚决反对女儿接受一个陌生男人的东西,但看着丈夫日渐好转的身体,她那份坚持,早就动摇了。
“娘,你说……他这人是不是钱多得没地方花?”
苏棉低着头,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埋怨,
“这白糖糕多贵啊,他自己不吃,给我干什么?这要是让村里人看见了,得怎么戳他脊梁骨?真是的……”
这番话听着像是在抱怨,可那微微翘起的嘴角,和眼底藏不住的光,却泄露了她真实的心情。
秦秀雅看着女儿这副口是心非的模样,心里又酸又软。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苏文山,将最后一点白糖糕咽下,虚弱但清晰地开口了:
“礼尚往来,我们不能总占人家的便宜。”
他看着女儿,
“棉棉,你那双鞋垫纳得很好。”
“但这还不够。”
“我们家虽然落魄了,但人情不能欠。”
他转向妻子,
“秀雅,我记得后山有几丛野生的姜。”
“海物性寒,那位同志天天赶海,想必吃了不少。”
“你明天去挖些来,给他送过去,煮东西的时候能去去寒气。”
“可是……我怎么送?”
秦秀雅犯了难。
“就放在他家门口。”
苏文山眼神里透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通透,
“他是个聪明人,会明白的。”
第二天,天刚擦亮,秦秀雅就真的摸黑上了后山,挖了一小篮子带着泥土芬芳的野姜。
她用布盖好,揣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跟做贼似的,悄悄摸到了村东头的林家门口。
林家的大门紧闭着,院里静悄悄的。
秦秀雅飞快地把小篮子放在门口的石阶上,转身就快步溜了。
她没看到,在她转身之后,林家的大门,悄无声息地开了一条缝。
林卫东站在门后,看着那个略显佝偻的背影匆匆消失在巷子口,眼神有些复杂。
以他的警觉,这点动静根本瞒不过他。
他看着石阶上的小篮子,掀开布,满满一篮子新鲜的野姜。
【好家伙,这是组团来给我送温暖了?】
【我送鱼,她回鞋垫。我送糖糕,她娘直接把佐料都给配齐了。】
林卫东心里有点想笑,又有点莫名的触动。
这家人,真是实在得有些可爱。
他把篮子提进屋。
陈淑莲刚起床,看见他手里的篮子,愣了一下:
“卫东,这姜哪来的?看着可新鲜了。”
“门口捡的。”
林卫东随口应付。
“捡的?”
陈淑莲一脸不信,
“谁家过日子这么不仔细,把这么好的姜往门口扔?别是送错了门的吧?”
“兴许是吧。”
林卫东没多解释,提着姜进了厨房,
“娘,以后煮鱼煮螃蟹,记得放几片这个,去腥。”
陈淑莲嘀咕了几句,也没再多问。
林卫东却靠在厨房的门框上,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这篮子姜,是苏棉一家人能拿出来的,最真诚的关心了。
这份人情,他得接着。
可问题是,下一次,他该“还”什么?
再送吃的,味道就变了,那不叫礼尚往来,叫施舍。
再送钱,更是直接把人家的脸面往地上踩。
他脑海里浮现出那双针脚细密的鞋垫,又想起了苏文山的身份——一个下放的大学教授。
一个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如今却只能屈居牛棚,靠着别人接济的几条鱼续命。
简直是暴殄天物!
林卫东的眼神慢慢变了。
单纯的接济,是养懒人,是饮鸩止渴。
他林卫东,可不干这种蠢事。
他看着窗外,目光投向村西头牛棚的方向,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子里迅速成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家人缺的不是几顿饭,而是一个能让他们重新挺直腰杆,靠自己本事活下去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他或许可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