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贺礼毕,盛大的寿宴便在装饰一新的乾清宫举行。殿内觥筹交错,珍馐美馔如流水般呈上,歌舞乐伎轮番上场,表演着精心排练的节目。既有庄严肃穆的雅乐,也有欢快喜庆的民间歌舞,还有令人惊叹的杂技百戏,气氛热烈而不失皇家格调。
萧珩与沈清漪陪同太后坐在主位之上。萧宸被乳母抱着,坐在沈清漪身侧稍后的位置,小家伙今日格外乖巧,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殿内的一切,不哭不闹。
酒过三巡,便是献寿礼的环节。宗室王亲、文武百官依次上前,献上精心准备的寿礼,珊瑚玉树、古董字画、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轮到后宫妃嫔时,柔修媛等人献上的手抄佛经、刺绣画卷,果然赢得了太后的颔首赞许,直夸她们有心了。
最后,是帝后献礼。
萧珩率先起身,朗声道:“儿臣恭祝母后松柏长青,福寿绵长!”他一挥手,八名太监抬着一块覆盖着红绸的巨大金匾上前。红绸掀开,露出萧珩亲笔所书的“福寿康宁”四个鎏金大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好!皇帝有心了!”太后看着那金匾,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
紧接着,沈清漪优雅起身,盈盈下拜:“臣妾恭祝母后凤体康健,笑口常开。”她示意宫人将两样礼物呈上。
先是那尊羊脂白玉观音像。当覆盖的明黄绸缎被揭开,露出那尊玉质无瑕、雕工精湛的观音像时,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声。观音法相庄严慈悲,在殿内灯火的映照下,流转着温润柔和的光泽。
太后信佛,见到此像,眼中顿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连声道:“好,好!这玉观音,哀家极喜欢!皇后真是深知哀家心意。”
随后,那幅巨大的《松鹤延年》双面绣屏风被抬了上来。只见一面是苍松挺拔,仙鹤翱翔,寓意长寿吉祥;另一面却是百花盛开,百鸟朝凤,寓意盛世繁华。绣工极其精细,色彩过渡自然,松针鹤羽乃至花瓣鸟羽都栩栩如生,仿佛要破屏而出。
这巧夺天工的技艺,再次引得满殿赞叹。
“这……这竟是双面绣?”太后惊讶地站起身,走近细看,越看越是喜爱,“哀家活了六十岁,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精美绝伦的双面绣!清漪,你这孩子,真是费心了!”太后激动之下,甚至唤了沈清漪的闺名。
“母后喜欢,便是臣妾最大的福气。”沈清漪谦逊地微笑着。
萧珩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骄傲与满意。沈清漪这份寿礼,不仅珍贵,更难得的是那份巧思与用心,完美地彰显了皇后的大气与孝心,给足了他和太后颜面。
献礼完毕,气氛愈发热烈。这时,沈清漪对乳母使了个眼色。乳母会意,抱着太子萧宸走上前来。
沈清漪从乳母手中接过儿子,柔声引导道:“宸儿,今日是皇祖母寿辰,快给皇祖母磕头,祝皇祖母万福金安。”
小小的萧宸似乎听懂了,在母亲温柔的扶持下,摇摇晃晃地面向太后,模仿着之前看到的大人们的样子,笨拙地拱起小手,奶声奶气地、一字一顿地说道:“宸…宸儿,祝…皇祖母…万福…金安!”
他虽然说得缓慢,还有些含糊,但那认真的小模样,清晰吐出的“万福金安”四个字,瞬间击中了太后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哎哟,哀家的乖孙!”太后喜得眉开眼笑,也顾不得仪态,连忙起身,亲自从沈清漪怀中接过萧宸,紧紧搂在怀里,在他粉嫩的脸颊上亲了又亲,“听听,哀家的太子都会给皇祖母祝寿了!真是皇祖母的开心果!”
萧宸被太后抱着,也不怕生,反而伸出小手去摸太后凤冠上垂下的珍珠流苏,咯咯地笑个不停。
这含饴弄孙、天伦之乐的场景,比任何珍贵的礼物都更能让太后开怀。殿内众人见此情景,无不露出会心的笑容,纷纷再次举杯,为太后贺寿,为太子聪慧贺喜,为帝后和睦、皇室昌盛歌功颂德。
萧珩看着母后开怀的笑容,看着沈清漪温婉立于一侧的贤淑模样,看着儿子在祖母怀中活泼可爱,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自豪。他举起金杯,与沈清漪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场盛大隆重的寿宴,一直持续到月上中天才缓缓散去。太后心满意足,被宫人簇拥着回了慈宁宫安歇。萧珩与沈清漪亲自将太后送回宫,又仔细叮嘱了宫人好生伺候,方才一同离开。
回坤宁宫的路上,夜风微凉,却吹不散两人心头的暖意。宫灯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
“今日,辛苦你了。”萧珩握住沈清漪的手,感觉她指尖微凉,便用自己的大手包裹住,为她取暖。
“皇上言重了,臣妾不辛苦。”沈清漪任由他握着,侧首看他,宫灯昏黄的光线在她眼中跳跃,“只要母后高兴,一切便都值得。”
“母后何止是高兴,简直是欣喜若狂。”萧珩笑道,“尤其是宸儿那一声祝寿,怕是比收到万千珍宝还让母后开怀。清漪,你将宸儿教得很好。”
“是宸儿自己聪慧。”沈清漪谦道,心中却亦是柔软。
“你准备的寿礼,也极好。”萧珩停下脚步,看着她,目光深邃而真诚,“那尊玉观音和双面绣屏风,朕看了都惊叹。你的孝心与慧心,母后看到了,朕也看到了。”
他的夸赞如此直接,沈清漪微微垂下眼帘,唇角却忍不住上扬:“皇上过奖了。”
萧珩看着她难得流露出的些许娇羞神态,心中一动,正欲再说些什么,却见沈清漪轻轻打了个哈欠,眉眼间染上了清晰的倦意。
他立刻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紧了紧握着她的手,温声道:“累了罢?回去早些安置。明日还需接受命妇朝贺,还有得忙。”
“嗯。”沈清漪轻轻点头。
两人不再多言,并肩走在寂静的宫道上,唯有脚步声和衣料摩擦的窸窣声作响。经过这一日的喧闹,此刻的宁静显得格外珍贵。帝后二人之间,那无需言语的默契与相互体谅,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悄然流淌,愈发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