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跟婆婆心平气和聊过剩菜的事,家里的氛围就像被春雨浇过的草地,一天天更有生机。以前早上我起床时,婆婆要么已经买完菜回来,要么还在纠结要不要多囤点;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半,她都会准时敲我的房门,笑着喊:“晓晓,起床啦,去菜市场晚了新鲜青菜就被挑完了。”
我每次都会赶紧爬起来,洗漱完跟她一起出门。菜市场的清晨最热闹,卖菜的商贩大声吆喝着,早起的老人挎着篮子慢慢挑。婆婆以前总爱往便宜的菜摊凑,现在却会拉着我走到最里面的摊位——那里的青菜带着露水,根上还沾着泥,价格比外面贵一毛钱,可她却说:“贵点没关系,你看这菜多新鲜,炒出来脆生生的,比放了一天的好吃多了。”
有一次我们在摊位前挑小油菜,婆婆蹲下来,手指轻轻掐了掐菜梗,跟我说:“挑青菜得看梗,掐着脆、冒水的才新鲜,要是梗软了,里面肯定空了,炒着发柴。”我跟着她学,挑了一把捏着硬挺的,摊主笑着说:“阿姨您真会挑,这姑娘是您闺女吧?跟您一样懂行。”婆婆笑得眼睛都眯了,说:“是我儿媳妇,比闺女还贴心呢。”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赶紧帮她把菜装进袋子里。
买肉的时候更有意思。以前婆婆总买最便宜的冻肉,说“冻肉便宜,炖着吃跟新鲜的一样”;现在她会拉着我走到卖鲜肉的摊位,让老板切最嫩的里脊肉,还特意叮嘱:“切薄点,我儿媳妇爱吃青椒肉丝,薄点炒着嫩。”老板切好肉,她还会凑过去闻闻,确认没有腥味才付钱。我跟在旁边,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想起以前因为冻肉吵过的架,突然觉得那些矛盾都成了过去的小事。
回到家做饭,婆婆也变了不少。以前她做菜总爱多做,说“多做点,万一不够吃”;现在每次倒油前,都会问我:“晓晓,咱们三个吃,青椒肉丝放多少肉合适?会不会多了吃不完?”我会跟她一起算:“放半斤肉就行,青椒再放两个,炒出来刚好一盘,咱们一人三筷子就吃完了,不浪费。”
有次周末李哲休息,想让婆婆多做几个菜,说:“妈,今天我不上班,咱们多做两个菜,好好吃一顿。”婆婆却摇了摇头,说:“不行,多做了吃不完又要剩,咱们三个做三个菜刚好,一个荤菜一个素菜一个汤,顿顿吃完,下顿再做新鲜的。”李哲笑着说:“妈,您现在比晓晓还讲究新鲜呢。”婆婆瞪了他一眼,说:“以前是我不懂,总想着省钱,结果浪费了更多;现在知道了,顿顿吃新鲜的,既健康又不浪费,才是真省钱。”
不过也有一次差点出了岔子。那天下午我临时加班,没跟婆婆说要晚点回来。她像往常一样买了新鲜的鲈鱼,想着晚上做清蒸鱼。可等了快七点,我还没到家,她就有点着急,跟李哲说:“晓晓怎么还不回来?这鱼放久了就不新鲜了,蒸着腥气。”李哲说:“要不咱们先吃?给她留着。”婆婆却摇头:“不行,剩鱼热了更腥,她不爱吃。我再等等,她肯定快回来了。”
我七点半到家的时候,一进门就看见婆婆坐在客厅里,眼睛盯着门口,桌上的菜都没动,只有装鲈鱼的盘子放在厨房,用保鲜膜封得严严实实。我赶紧说:“妈,对不起,我加班晚了,让您等这么久。”婆婆赶紧站起来,说:“没事没事,你回来就好,我现在就去蒸鱼,新鲜的鱼蒸十分钟就好,你先洗手。”
那天的清蒸鱼特别鲜,鱼肉嫩得一夹就碎,蘸着酱油吃,一点腥味都没有。我吃了一大块,说:“妈,这鱼太好吃了,比饭店做的还鲜。”婆婆笑着说:“新鲜鱼就是不一样,要是放了一下午,蒸着就有土腥味了。以后你要是加班,提前给我发消息,我晚点开火,保证你回来吃的都是刚做的热菜。”李哲在旁边说:“妈,您现在真是把‘顿顿新鲜’刻在心里了。”我们三个都笑了,饭桌上的热气飘起来,把每个人的脸都烘得暖暖的。
还有一次,邻居张婶来家里串门,正好赶上我们吃饭。张婶看见桌上的菜,惊讶地说:“老李,你们家现在怎么就三个菜啊?以前你不都做五个菜吗?”婆婆笑着说:“以前是我傻,总爱多做,结果剩下的菜热了又热,不好吃还浪费;现在我们顿顿买新鲜菜,做三个菜刚好吃完,你看这青菜,刚炒的,还冒着热气呢。”
张婶夹了一筷子青菜,说:“还真是新鲜,脆生生的。你这变化可真大,以前总跟我念叨囤菜省钱,现在怎么想通了?”婆婆看了我一眼,说:“多亏了我儿媳妇,跟我好好说,我才知道囤菜不划算。你看,顿顿吃新鲜的,身体舒服,也不浪费钱,多好啊。”张婶笑着说:“还是晓晓会劝,我以后也跟你们学,少囤菜,顿顿吃新鲜的。”
吃完饭,张婶走了以后,婆婆拉着我的手,坐在沙发上跟我说:“晓晓,以前妈总跟你吵架,是妈不对。妈那时候总想着苦日子过来的,得省着过,却忘了现在日子好了,该讲究健康了。你没怪妈以前的固执吧?”我赶紧摇头,说:“妈,我怎么会怪您呢?您也是为了这个家好。现在咱们达成共识,顿顿吃新鲜菜,比什么都好。”
李哲坐在旁边,把电视调到戏曲频道——那是婆婆最爱看的。婆婆靠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手里还剥着我买的橘子,剥好一瓣就递给我,说:“你吃,这橘子新鲜,甜得很。”我接过橘子,放进嘴里,甜汁顺着喉咙流下去,心里比橘子还甜。
从那以后,家里的饭桌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剩菜。每天晚上吃完饭,盘子都是干干净净的,婆婆会笑着说:“你看,刚好吃完,一点不浪费。”有时候李哲吃得快,想再盛点饭,却发现饭锅已经空了,婆婆就会说:“谁让你吃那么快?下次多吃两口菜,饭刚好够咱们三个吃,不多不少。”李哲只好笑着说:“妈,您现在算得也太准了,下次多煮一勺饭行不行?”
周末的时候,我们还会一起研究新菜。我在手机上看到可乐鸡翅的做法,跟婆婆说:“妈,咱们今天做可乐鸡翅吧?看着简单,还好吃。”婆婆赶紧说:“行啊,咱们现在就去买鸡翅,要新鲜的,冷冻的不好吃。”我们去菜市场买了十个鸡翅,刚好三个吃,婆婆按照我说的步骤,先把鸡翅焯水,再倒可乐煮,煮到汤汁浓稠的时候,整个厨房都是香味。
李哲下班回来,一进门就喊:“好香啊!妈,您做什么好吃的了?”婆婆笑着说:“是晓晓想的可乐鸡翅,你快洗手,马上就能吃了。”我们三个围着桌子,十个鸡翅刚好一人三个,剩下一个婆婆夹给我,说:“你爱吃,这个给你。”我又夹给李哲,说:“他上班累,让他吃。”李哲又夹给婆婆,说:“妈做的,您吃。”最后我们笑着把鸡翅分着吃了,连汤汁都蘸着馒头吃干净了。
晚上睡觉前,我跟李哲说:“你看现在多好,妈每天跟我一起去买菜,做饭还会问我的意见,再也没有剩菜了。”李哲抱着我说:“都是你的功劳,你换种方式跟妈沟通,比我硬劝管用多了。以前我总担心你们吵架,现在倒好,你们比我还亲。”我靠在他怀里,听着客厅里婆婆看电视的声音,觉得这样的日子真踏实——顿顿有新鲜的菜,身边有贴心的人,没有争吵,只有温暖,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现在每次跟婆婆一起去菜市场,她都会跟认识的商贩说:“我儿媳妇说啦,顿顿吃新鲜的才健康,我现在天天买新鲜菜,身体都舒服多了。”商贩们笑着说:“阿姨您真幸福,有这么好的儿媳妇。”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挽着婆婆的胳膊,跟她一起提着新鲜的菜回家。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共识不仅仅是“顿顿吃新鲜菜”,更是“好好过日子,互相体谅”——这才是一个家最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