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集:腹语安康鱼掀翻声波实验室,海带披风成新晋时尚单品
“林夏!声波校准到1.8赫兹了,再调就突破深海生物耐受阈值了!”副研究员陈橙把防护面罩往上推了推,看着操作台前头发上还挂着海星幼崽的林夏,语气里一半是着急,一半是习以为常的无奈。作为“深海之瞳”科研站唯一能与海洋生物直接对话的首席生物学家,林夏的特异功能总让严肃实验跑偏——比如此刻,她正蹲在实验舱前,对着里面那条半米长的安康鱼小声嘀咕,完全没听见陈橙的提醒。
“你再说一遍?发射器的声波像你对象的求偶信号?”林夏把耳朵贴在防弹玻璃上,眉头皱成一团,“可那是金属做的啊,你别乱发情……”话音未落,安康鱼突然猛地甩动尾鳍,头顶的发光诱饵“嗡”地亮起刺目红光,一道高频声波直直射向舱外的声波发射器。只听“滋啦——砰!”的一声,发射器外壳瞬间烤焦,冒出的蓝烟裹着一股海鲜烧烤味,整个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齐刷刷变成了暧昧的粉红色,所有设备的警报声都变了调,成了安康鱼那中气十足的腹语:“错了错了!那玩意儿硬邦邦的不是对象!”
林夏瞬间跳起来:“完了!它把发射器的声波当同类求偶信号了!”陈橙已经开始手忙脚乱地关总闸,可控制台屏幕上的数据流全变成了安康鱼的“道歉弹幕”:“我不该乱发求偶波”“烤焦的发射器好香”“能给我尝一口吗”。更糟的是,声波失控触发了科研站的“生物应激预案”,所有水产舱的闸门自动锁死,连带着昨晚刚捕获的、会模仿人类打喷嚏的寄居蟹也关在了里面——此刻正隔着玻璃,对着林夏“阿嚏阿嚏”打个不停,每打一个喷嚏,就喷出一串细小的珍珠(后来才知道是它吞的贝类分泌物)。
为了拆开发射器维修,林夏不得不穿上潜水服潜入深海,去采集安康鱼同类的“正常声波样本”。可刚下到1200米深海层,就被一群举着彩色珊瑚枝的小丑鱼拦住了路。“你是那个能和安康鱼说话的人类吧?”领头的小丑鱼用鱼鳍指着她,“我们群主说了,要你带十包虾条来换声波样本,不然就不让你过珊瑚丛!”林夏这才发现,珊瑚丛深处藏着一个用废弃潜水头盔做的“群主宝座”,里面坐着一只戴着眼镜(其实是两片圆形贝壳)的老小丑鱼,正用鱼鳍拍着头盔喊:“虾条!要原味的!”
好不容易用科研站食堂的虾条换了样本,回程时又出了岔子——潜水服的拉链被珊瑚枝勾坏,海水一个劲往里灌。林夏急中生智,扯过旁边一丛宽达半米的巨型海带,像披披风似的裹在身上,头顶还别了朵会发光的海葵当装饰。等她踩着安康鱼的背(安康鱼主动要求的,说这样能赎罪)爬回科研站时,整个走廊的研究员都惊呆了:“夏姐,你这海带披风哪买的?还有海葵发饰,也太潮了吧!”连一向严肃的安保队长李铁兰,都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海带:“这材质,防水还透气,明天我也去海里扯一块。”
最后,林夏用安康鱼的“道歉声波”修复了发射器,代价是答应每天给安康鱼喂三顿烤鱿鱼,还给那群小丑鱼成立了“虾条供应站”。而她的海带披风,成了科研站的新晋时尚单品,当天下午就有三个研究员跟着她去深海扯海带,结果不小心惊动了一群海星,回来时每个人头发上都挂着好几只海星幼崽——就像林夏早上那样。
第862集:海草精身份乌龙闹翻天,电击枪变美容仪的魔幻早晨
“夏姐!你这海带面膜也太好用了吧!你看我皮肤,嫩得能掐出水!”实习生苏晓棠凑到林夏面前,指着自己脸上绿油油的海带片,眼睛亮得像深海里的磷光藻。林夏打了个哈欠,昨晚为了给小丑鱼送虾条,在海里泡到后半夜,今早起床随手扯了片实验室培育的“高保湿深海海带”敷在脸上,没想到竟成了爆款美容单品。她刚想说“想要自己去水产区扯”,科研站的红色警报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广播里传出李铁兰的声音:“紧急通知!A区实验室发现不明生物入侵!特征:全身覆盖绿色植物,人形,行动迟缓,疑似变异海草精!各单位注意防范,我已携带电击枪前往现场!”
林夏猛地摸了摸脸——海带面膜还没摘!身上的实验服昨晚沾了海藻,此刻皱巴巴地贴在身上,远看可不就是“全身覆盖绿色植物”?她吓得魂飞魄散,抓起桌上的文件夹挡在脸前,拔腿就往实验室跑——要是被李铁兰那把能电晕鲨鱼的电击枪击中,估计得顶着海带面膜躺三天。
“站住!别跑!”李铁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林夏慌不择路,一头冲进了水产区,结果不小心撞翻了安康鱼的鱼缸。安康鱼“啪嗒”一声掉在地上,腹语喊得全科研站都能听见:“海草精在这!她撞翻我鱼缸了!”林夏气得抓起一把鱼食砸过去:“你个叛徒!昨晚的烤鱿鱼白喂了!”
就在李铁兰举着电击枪冲过来时,苏晓棠突然带着一群研究员冲了出来,每个人脸上都敷着海带面膜,身上披着海带披风——活脱脱一群“海草精军团”。“李姐!别开枪!是我们!”苏晓棠扯下脸上的海带,“这是夏姐研发的海带面膜,我们都在试呢!”李铁兰举着电击枪的手僵在半空,看着眼前一群绿油油的人,嘴角抽搐了半天:“合着我追了三层楼的‘海草精’,是你们这群敷面膜的?”
更魔幻的还在后面——李铁兰盯着苏晓棠的脸看了半天,突然放下电击枪,凑过去问:“这海带面膜……真能保湿?我最近熬夜值勤,皮肤干得掉皮。”林夏憋着笑,把自己的海带面膜撕下来递给她:“不仅保湿,还能消炎,你试试!”李铁兰半信半疑地敷上,结果十分钟后,她对着镜子摸着脸,突然把电击枪往腰上一别:“走!夏姐,带我去扯海带!以后这电击枪,就用来打敢抢我海带的鱼!”
当天下午,科研站的水产区多了个奇观:李铁兰敷着海带面膜,举着电击枪站在鱼缸前,安康鱼缩在角落,腹语细若蚊蚋:“再也不敢喊海草精了……”而林夏,正忙着给研究员们分发海带,顺便给海带面膜起了个名字——“深海绿翡翠养颜膜”,还打算申请科研站内部专利。
第863集:水母天气预报员闹乌龙,鸟粪危机成就意外功德
“夏姐!快看水母缸!‘小伞队’又列队了!”苏晓棠举着平板电脑,一路小跑冲进实验室,屏幕上是水母缸的实时监控——几十只透明的月亮水母排成整齐的纵队,头顶的触须随着水流有节奏地摆动,最前面那只领头水母的触须,还在玻璃上划出一道弧线。
林夏放下手里的烧杯,快步凑过去。根据她的特异功能,这群水母是科研站的“天然天气预报员”:触须朝东摆,预示东边有风暴;朝西摆,说明会降温;要是像现在这样划出弧线,就是“三天内有特大暴雨”——这招从没失过手,上次台风来临前,水母们提前五天就给出了预警,帮科研站保住了价值百万的深海探测设备。
“立刻上报站长!”林夏一边记录水母的摆动频率,一边喊,“让户外作业的团队赶紧撤回,把甲板上的设备全搬进防水舱!”站长接到通知,当即拍板:“全体加班!今晚必须把所有户外设备转移完毕!”于是,科研站瞬间陷入一片混乱:林夏扛着潜水服,苏晓棠抱着显微镜,陈橙推着装满水样的实验车,连李铁兰都放下了电击枪,帮着搬沉重的声呐设备。
忙到后半夜,所有人累得瘫在食堂的椅子上,林夏掏出手机刷天气预报,结果屏幕上赫然写着:“未来三天,太平洋深海区域晴转多云,风力二级,无降水。”她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再看——还是一样的内容。“不可能啊!”林夏猛地站起来,冲到水母缸前,对着领头水母喊:“你不是说有特大暴雨吗?天气预报怎么说晴天!”
领头水母慢悠悠地晃了晃触须,用只有林夏能听见的声音说:“哦,我说的是东边三百公里外的深海峡谷,你们这……晴得很,早上我还看见海鸥在晒太阳呢。”林夏瞬间石化,看着食堂里堆得像小山的设备,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合着她们忙了一晚上,是为三百公里外的暴雨做准备?
苏晓棠凑过来,看着林夏哭笑不得的样子,也跟着笑了:“算了夏姐,就当锻炼身体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意外发生了——一群因为东边暴雨改道的海鸥,浩浩荡荡地飞到了科研站的甲板上,把整个平台当成了歇脚点,密密麻麻的鸟粪把甲板盖成了“白色地毯”。要是设备还在外面,估计得被鸟粪糊成“艺术品”,连按钮都按不下去。
站长看着干净的设备和“粪迹斑斑”的甲板,拍了拍林夏的肩膀:“多亏了你和水母,不然咱们的设备就成‘鸟粪标本’了!”林夏看着水母缸里悠闲游动的水母,突然觉得哭笑不得——这群不靠谱的“天气预报员”,居然歪打正着立了功。当天下午,她给每个水母都喂了特制的浮游生物“奖励餐”,领头水母吃完后,触须又开始摆动,林夏赶紧问:“这次又是哪的天气?”水母晃了晃:“明天你们食堂的鱼汤会很鲜。”林夏:“……谢谢你啊,没用但贴心的预报员。”
第864集:章鱼小八的智力实验翻车,科研报告多了段“实习生警告”
“关于章鱼智力水平的最新科研报告,谁来负责撰写?”站长拿着文件夹,扫过办公室里的众人。林夏立刻举手:“我来!我和小八熟!它肯定配合!”小八是科研站里最聪明的章鱼,不仅会开瓶盖、走迷宫,还能听懂人话,林夏的特异功能更是让它俩成了“忘年交”——上次林夏失恋,小八还用触手给她递了包纸巾(虽然把纸巾泡湿了)。
为了写报告,林夏每天都泡在章鱼缸前“采访”小八。“小八,能分辨出红色和蓝色的球吗?”她把两个球放进缸里,小八毫不犹豫地用触手抓起红色的球,还晃了晃表示“这是红色”;“能记住迷宫的路线吗?”林夏把一个透明迷宫放进缸里,小八钻进入口,三秒钟就从出口钻了出来,触须还对着林夏比了个“耶”(虽然只有两根触须,看起来像剪刀手);“那1+1等于几?”林夏拿出两个瓶盖,放在小八面前,小八用触手把两个瓶盖叠在一起,然后用另一只触手拍了拍,发出“啪”的一声——显然,它知道等于二。
林夏信心满满,把这些数据都写进了报告,还加了句“章鱼小八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五岁儿童,能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可报告交上去的第二天,站长就把她叫到了办公室,指着报告上的“数学运算”部分,皱着眉说:“林夏,你这数据得有依据,不能光凭你说,得让小八当着大家的面演示一遍。”
林夏赶紧拉着站长、陈橙和李铁兰去实验室,苏晓棠也好奇地跟在后面。林夏把两个瓶盖放在缸前:“小八,1+1等于几?”小八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旁边探头探脑的苏晓棠,突然用触手抓起两个瓶盖,猛地扔向苏晓棠,正好砸在她的额头上。“哎哟!”苏晓棠捂着额头喊,“夏姐!小八怎么又欺负我!”
林夏这才恍然大悟——昨天她教小八“1+1=2”时,苏晓棠在旁边捣乱,拿着零食逗小八,还说“1+1等于砸小苏的脑袋”,结果小八记混了!她赶紧解释:“站长,是苏晓棠昨天捣乱,小八记岔了!”站长忍着笑,说:“行吧,那你在报告里加一句‘章鱼的智力水平易受人类干扰,尤其对调皮的实习生具有攻击性’,这事就算了。”
最后,林夏的科研报告里多了一段特别注释:“实验过程中发现,章鱼小八对实习生苏晓棠存在明显‘记仇行为’,推测与苏晓棠多次用零食逗弄、干扰实验有关。建议后续实验中,实习生需保持安静,避免与章鱼发生‘零食冲突’。”而苏晓棠,为了讨好小八,连续一周每天都给它带新鲜的虾,小八这才消气,后来在苏晓棠的考核实验里,还帮她指出了显微镜的操作错误——算是扯平了。
第865集:深海温泉醉虾引发集体醉酒,电击枪成“醒酒神器”
“夏姐!探测队在2000米深海处发现了一个天然温泉口!水温40度,周围全是未知的红色虾类!”苏晓棠举着探测报告,冲进实验室时,差点撞翻林夏手里的烧杯。林夏眼睛一亮——深海温泉口的生物样本极具科研价值,尤其是这种能在高温环境下生存的虾类,说不定能为“深海生物耐热基因”研究提供突破。
她立刻召集团队:陈橙负责携带水样采集器,李铁兰负责安保(防止遇到大型深海生物),苏晓棠负责记录数据,自己则带着特异功能“翻译器”,穿上重型潜水服,四人一同潜入深海温泉口。刚下到温泉附近,林夏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不是酒精的味道,而是发酵后的果香,混合着温泉的硫磺味,意外地好闻。
“夏姐,你闻见了吗?好香啊!”苏晓棠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林夏点点头,刚想靠近虾群,突然听见一阵迷糊的对话:“再来一口……这酒真好喝……”“别喝了,再喝就被人类抓去做实验了……”“怕什么,人类也喝不过我们……”她一愣——是那些红色的虾在说话!
凑近了才发现,温泉口的岩石缝隙里,不断渗出一种透明的液体,经检测是天然发酵的酒精(后来才知道是深海细菌分解矿物质产生的),虾群吃了沾有酒精的浮游生物,一个个都“醉”了:有的趴在岩石上打盹,嘴里还嘟囔着“好酒”;有的互相撞来撞去,像醉汉打架;还有的抱着同伴的虾钳,唱着跑调的“虾之歌”(其实就是“吱吱”叫)。
林夏忍不住笑了,刚想采集样本,突然觉得头晕目眩——潜水服的手套破了个小洞,温泉里的酒精渗了进去,顺着指尖钻进了皮肤。她的脸颊瞬间变红,说话也开始打晃:“小……小苏,你看那只虾……它在跳华尔兹……”说着,她松开采集器,抱着一只醉虾,在温泉口边跳起了转圈舞,嘴里还哼着跑调的《小苹果》:“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苏晓棠和陈橙吓坏了,赶紧想去拉她,结果两人也不小心沾到了酒精,瞬间“醉倒”——苏晓棠抱着一块岩石,说要给它“唱首歌”;陈橙则对着一只醉虾,认真地讲解起了“深海生物进化论”。只有李铁兰没沾到酒精,她看着眼前三个“醉鬼”,无奈地叹了口气,掏出电击枪——不是为了打她们,而是电击枪的低频电流能刺激神经,起到醒酒作用。
“都别动!”李铁兰按住林夏,用电击枪的低频档碰了碰她的手臂。林夏浑身一颤,瞬间清醒:“我刚才……在跳华尔兹?”苏晓棠和陈橙也被一一“电醒”,看着自己刚才的糗态,脸都红了。好不容易采集完样本,回到科研站,林夏突然有了个主意——做一个“酒精对深海生物影响”的实验。
可实验进行到一半,意外又发生了:醉虾们趁林夏不注意,集体“越狱”,顺着水管爬到了科研站的厨房,把厨师老王准备的料酒全喝光了,还把厨房的面粉袋弄破,在地上踩出一串“虾爪印”。老王抓着一只醉虾,哭笑不得地找到林夏:“夏姐,你这虾成精了!不仅偷喝料酒,还在面粉里打滚,说要做‘醉虾馒头’!
第866集:发光海星的夜间寻宝游戏,生锈铁盒藏着四十年前的零食秘约
“通知通知!今晚20点至23点,科研站因线路检修停电三小时,请各部门提前保存数据,关闭非必要设备!”站长的声音透过广播传遍科研站时,林夏正趴在章鱼缸前,和小八一起看海底纪录片——小八用触手抱着平板电脑,还会时不时用触须点一下屏幕,示意林夏“倒回去再看一遍那只鲸鱼”。
“停电?那岂不是要摸黑三个小时?”林夏关掉平板,刚想去找蜡烛,突然看见实验室的窗户外面,飘来一片星星点点的绿光,像撒在黑夜里的碎钻石。她凑到窗边一看,差点笑出声——是一群巴掌大的海星,正排着队往科研站门口爬,每只海星的五个腕足尖都发着淡淡的绿光,领头的那只海星腕足上,还挂着一颗小小的荧光螺,活像举着一盏“小灯笼”。
“你们这是……要带我去哪?”林夏打开窗户,蹲在门口,她的特异功能让她清晰地听见海星们的对话。领头海星用腕足碰了碰她的手背,声音软软的:“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宝藏’,只有能和我们说话的人类才能看,你要不要来?”林夏眼睛一亮,转头冲宿舍喊:“晓棠!铁兰姐!停电没事干,跟我去挖宝藏啊!”
苏晓棠抱着一包薯片跑出来,李铁兰则顺手抓了把电击枪别在腰上(说是“以防万一遇到抢宝藏的鱼”),三人跟着海星队伍,在漆黑的科研站里摸索。海星们的绿光成了天然的路灯,领头海星时不时停下来,用腕足指一下方向,遇到台阶还会提醒:“小心!下台阶啦,别摔着!”苏晓棠一边吃薯片,一边感叹:“这海星也太贴心了,比导航还好用!”
走了大概十分钟,海星队伍停在了科研站最角落的废弃仓库门口——这里平时用来堆放旧设备,布满了灰尘,林夏来了三年都没进来过。领头海星用腕足推开虚掩的门,里面瞬间亮起一片绿光:几十只海星围着仓库中央的一个生锈铁盒,正用腕足轻轻拍打着盒子,像是在“唤醒”它。
“宝藏就在这里面?”林夏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打开铁盒——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罐用蜡封着口的压缩饼干,饼干罐旁边,还压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用蓝墨水写着:“给未来的朋友:我是1983年在这里工作的研究员王桂兰,今天是我生日,偷偷藏了罐饼干当礼物,要是你能找到,就替我尝一口吧,希望你每天都能像我今天一样开心——对了,别告诉站长,他不让我们在仓库藏零食哦!”
“哇!是四十年前的零食!”苏晓棠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夏姐,我们能打开尝尝吗?”林夏刚想点头,突然听见仓库外传来脚步声,还有站长的声音:“林夏?苏晓棠?你们在里面干嘛?停电了还乱跑!”三人瞬间慌了,林夏赶紧把饼干罐塞进怀里,海星们也吓得往她口袋里钻——李铁兰的口袋里塞了三只,苏晓棠的薯片包里还藏了两只,林夏的实验服口袋更是被海星挤得鼓鼓囊囊,绿光从口袋缝里透出来,活像揣了个小灯笼。
站长举着手电筒进来,照到林夏发光的口袋,愣了一下:“你口袋里装的什么?怎么还发光?”林夏结结巴巴地说:“没……没什么,就是海星们怕黑,跟着我们来躲躲……”话音刚落,她口袋里的海星突然用腕足碰了碰她的手,小声说:“饼干别被他发现啦!”站长看着她慌张的样子,突然笑了:“行了,我都看见了,那罐饼干你们留着吧,不过下次藏零食别往仓库跑,里面有老鼠(后来才知道是海蟑螂)。”
等站长走了,三人坐在仓库里,小心翼翼地打开饼干罐——压缩饼干居然还没坏,只是有点硬。林夏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居然是巧克力味的,带着点淡淡的怀旧味道。苏晓棠和李铁兰也各掰了一块,海星们则围在旁边,用腕足碰了碰饼干渣,说:“好香啊,要是能给海里的小伙伴带点就好啦。”林夏笑着把饼干渣分给海星,心里暖暖的——这场停电夜的寻宝游戏,没有金银珠宝,却藏着四十年前的温柔,比任何宝藏都珍贵。
第867集:海豹教练的体能训练课,科研站操场变成“海洋生物运动会”
“全体注意!下周三进行年度体能测试,不合格者扣绩效!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六点,操场集合集训!”李铁兰拿着哨子,站在科研站的操场上,声音大得能惊动海边的海鸥。林夏趴在宿舍窗户上,看着楼下列队的研究员,哀嚎一声:“不要啊!我最讨厌跑步了,八百米能要我半条命!”苏晓棠也抱着枕头,一脸绝望:“我上次体能测试,跑八百米用了五分钟,铁兰姐差点把我罚跑十圈!”
可李铁兰的话就是“圣旨”,第二天早上六点,林夏顶着黑眼圈,穿着皱巴巴的运动服,磨磨蹭蹭地来到操场。李铁兰已经站在操场中央,手里拿着秒表,身边还站着一个“意外嘉宾”——一只半米长的海豹,正用鳍状肢拍着地面,好奇地看着众人。“这是我昨天在海边捡的,它好像迷路了,暂时先放在科研站。”李铁兰解释道,可没人知道,这只海豹早就和林夏打过招呼——昨天下午林夏去海边散步,海豹就用鳍状肢碰了碰她的手,说:“我叫圆圆,能陪我玩吗?”
“好了!现在开始热身,绕操场跑三圈!”李铁兰吹响哨子,研究员们纷纷跑起来。林夏跑了半圈就累得不行,偷偷躲到操场边的礁石后面喘气,刚坐下,就看见圆圆摇摇晃晃地爬过来,用鳍状肢模仿她的动作——林夏抬左手,圆圆抬左鳍;林夏弯腰喘气,圆圆也跟着弯腰,还发出“呼呼”的声音,活像个小跟班。
“你也觉得跑步累啊?”林夏笑着摸了摸圆圆的头,突然灵机一动,“要不我教你做广播体操?比跑步轻松多了!”她站起来,摆出广播体操的姿势:“第一节,伸展运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圆圆跟着站起来,用鳍状肢笨拙地伸展,虽然动作滑稽,却学得有模有样。做跳跃运动时,圆圆没掌握好平衡,“扑通”一声摔进旁边的海水里,溅了林夏一身水,然后又赶紧爬上来,摇着尾巴继续做,逗得林夏哈哈大笑。
“林夏!你躲在这里干嘛?还敢偷懒!”李铁兰的声音突然传来,林夏吓得赶紧站起来,可没等她解释,李铁兰就看见圆圆跟着林夏做广播体操,眼睛瞬间亮了:“哎?这海豹还会做操?”林夏赶紧说:“铁兰姐,圆圆可聪明了,它还会跑步呢!不信你看!”她对着圆圆喊:“圆圆,跑一圈给铁兰姐看看!”圆圆像是听懂了,摇着尾巴,跟着李铁兰的哨子声,绕着操场跑了起来——虽然姿势是“扭着跑”,但速度居然比苏晓棠还快,苏晓棠跑了半圈就被圆圆超了,气得喊:“不公平!海豹怎么跑得比我还快!”
李铁兰拍了下手:“太好了!以后体能训练,就让圆圆当‘教练’!”于是,接下来的几天,科研站的操场变成了“海洋生物运动会”:圆圆在前边跑,林夏和苏晓棠在后面追,李铁兰拿着哨子喊:“跟上!别被海豹超了!”跑累了,大家就和圆圆一起做广播体操,圆圆还会纠正动作——谁弯腰弯得不够,它就用鳍状肢拍谁的背;谁伸展不到位,它就用尾巴碰谁的胳膊。
体能测试那天,林夏居然一口气跑完了八百米,还及格了!苏晓棠也比上次快了一分钟,研究员们的体能成绩都提高了不少。测试结束后,李铁兰抱着圆圆,给它颁了个“最佳教练奖”——用贝壳做的奖杯,上面刻着“海豹圆圆,体能训练小能手”。圆圆抱着奖杯,用鳍状肢碰了碰林夏的手,说:“以后我还来当教练好不好?”林夏笑着点头,心里想着:原来体能训练也能这么有意思,多亏了这只可爱的海豹教练。
第868集:章鱼小八的网购狂欢,科研站变成“零食仓库”的荒诞日
“夏姐!有你的快递!好大一个蓝色包裹!”苏晓棠抱着一个比她还高的包裹,气喘吁吁地冲进实验室,包裹上还沾着海水——显然是从岸边的快递点刚取回来的。林夏放下手里的烧杯,疑惑地说:“我没买东西啊,是不是送错了?”她凑过去看快递单,收件人写着“林夏”,收件地址是科研站,寄件人那一栏,居然写着“章鱼小八”。
“章鱼小八?”林夏愣住了,赶紧跑到章鱼缸前,小八正趴在缸边,用触手举着一个小小的防水手机,晃了晃——原来,上周林夏教小八用手机看纪录片时,小八偷偷学会了用触手划屏幕,还记住了林夏的支付密码(林夏输密码时没避开它),居然自己在网上下单了!
林夏拆开包裹,里面全是她爱吃的零食:巧克力、薯片、饼干,还有一箱她念叨了好久的草莓味泡面。包裹最底下,还压着一张小纸条,是用触手沾着墨水写的,歪歪扭扭的:“夏姐,你上次写报告时吃零食,说很好吃,我给你买了好多,你慢慢吃——小八”。林夏又惊又喜,刚想谢谢小八,就听见实验室的门“砰”地一声被推开,快递员抱着三个包裹走进来:“请问林夏在吗?还有你的三个包裹!”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科研站的门口不断有快递送来,林夏的实验桌很快堆成了“零食小山”:有小八买的零食,有小八给陈橙买的咖啡(陈橙每天熬夜做实验,小八看在眼里),有给李铁兰买的牛肉干(李铁兰值勤时爱吃),甚至还有给苏晓棠买的(小八记得苏晓棠喜欢甜的)。小八趴在缸边,用触手数着包裹,说:“我看网上说,好朋友就要一起吃零食,这样大家都开心。”
林夏哭笑不得,刚想把零食分给大家,站长突然走进来,看着满桌的零食,皱了皱眉:“林夏,科研站规定,个人物品不能占用实验空间,这些零食……”林夏心里一紧,以为要被没收,结果站长话锋一转:“……我帮你‘保管’一半,免得你们吃太多零食影响实验。”说着,就抱起一箱巧克力和一袋薯片,转身走了——林夏和苏晓棠对视一眼,都笑了,站长还是老样子,嘴上严肃,其实最疼大家。
更荒诞的还在后面,第二天早上,小八居然收到了一个“回头客赠品包裹”——里面是一只和小八差不多大的玩具章鱼,还有一套迷你的“章鱼家具”:小桌子、小椅子,甚至还有一个迷你的“零食架”。小八高兴坏了,用触手把玩具章鱼抱在怀里,还把迷你零食架放在缸里,把自己的“零食”(林夏给它的虾干)放在上面,说:“以后你就是我的小跟班,我给你吃虾干!”
林夏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拿出手机,给小八又下单了一套“章鱼玩具套装”,还加了个迷你的“潜水艇模型”。当天下午,快递送来时,小八兴奋得用触手拍打着玻璃,整个科研站都能听见它的“笑声”(其实是触手拍水的声音)。研究员们路过章鱼缸,都会忍不住凑过去看,小八则会举着玩具章鱼,向大家“炫耀”它的新玩具——科研站因为这场章鱼的网购狂欢,变得比平时热闹了好几倍,连空气里都飘着零食的香味。
第869集:海豚乐乐的演出服执念,水下晚会的“海洋明星”诞生记
“下周六是科研站成立十周年纪念日,晚上办水下晚会,每个部门都得出一个节目,生物研究部谁来上?”站长在会议上问道,目光扫过林夏和陈橙。林夏立刻举手:“我来!我和海豚乐乐一起唱歌!”乐乐是科研站附近海域的瓶鼻海豚,每天早上都会来科研站的观景台附近游,林夏的特异功能让它们成了“合唱搭档”——乐乐的歌声清脆悦耳,林夏的嗓音甜美,两人合唱的《大海啊故乡》,每次都能吸引一群海鸥和鱼群来听。
为了晚会,林夏每天下午都去海边和乐乐排练。她坐在观景台的台阶上,乐乐则在水里游来游去,一人一豚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可排练到第五天,乐乐突然不唱了,用鼻子碰了碰林夏的手,声音有点委屈:“夏姐,你每次都穿好看的衣服,我也想穿,和你一样的。”林夏愣了——海豚穿衣服?这怎么穿?
她试着问乐乐:“你想要什么样的衣服?”乐乐晃了晃尾巴,指着林夏身上的白色连衣裙:“要蓝色的,和海水一样的颜色,还要有亮晶晶的装饰。”林夏笑着答应了,当天下午就找科研站的裁缝阿姨,说了自己的想法。裁缝阿姨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可听林夏说“这是给海豚穿的演出服”,也来了兴趣,用防水布料和亮片,缝了一件小小的蓝色演出服——领口有个洞,刚好能让乐乐的鼻子露出来,背部有松紧带,能固定在乐乐的背上,裙摆还有一层薄纱,在水里飘起来会很好看。
第二天,林夏把演出服拿给乐乐,乐乐高兴得在水里翻了个跟头,乖乖地让林夏把衣服穿上。穿上演出服的乐乐,看起来像个小明星,蓝色的布料衬得它的皮肤更光滑,亮片在阳光下闪闪烁烁,连路过的海鸥都停下来,对着它“叽叽喳喳”地叫,像是在夸它好看。从那以后,乐乐排练得更认真了,每次唱歌都昂着头,像是在炫耀自己的演出服。
晚会当天,水下观景台被装饰得格外漂亮:五颜六色的彩灯挂在天花板上,玻璃墙外是游动的鱼群,观景台中央搭了个小小的舞台,铺着蓝色的地毯,像一片小小的海洋。林夏穿着白色的连衣裙,乐乐穿着蓝色的演出服,一起站在舞台上,台下坐满了研究员和工作人员,连站长都拿着手机,准备拍照。
音乐响起,乐乐先唱了一句,清脆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整个观景台,林夏跟着合唱,一人一豚的声音完美融合,玻璃墙外的鱼群都停下来,围着观景台游动,像是在伴舞。唱到高潮时,乐乐突然跳出舞台,绕着观景台游了一圈,还对着李铁兰喷了一口水(轻轻的,像是在打招呼),逗得台下的人哈哈大笑。林夏也跟着笑,歌声里满是开心。
晚会结束后,乐乐被评为“最佳表演嘉宾”,站长给它颁发了一个用珍珠和贝壳做的奖杯,上面刻着“海洋明星·乐乐”。乐乐用鼻子顶着奖杯,晃了晃,对林夏说:“夏姐,下次晚会,我们还要一起唱歌,我还要穿更漂亮的演出服!”林夏笑着点头,心里想着:这场水下晚会,因为乐乐的演出服执念,变得格外温馨有趣,而乐乐,也成了科研站里最耀眼的“海洋明星”。!
第870集:考神蟹的虾条报酬,实习生考核里的“海洋生物助攻团”
林夏推开实验室门时,苏晓棠正把脸埋在考核大纲里,肩膀一抽一抽的,桌上的咖啡凉透了,旁边堆着三叠写满笔记的草稿纸,连她最爱的草莓味棒棒糖,都被捏得糖纸皱成一团。“又在愁考核啊?”林夏走过去,把一杯热牛奶放在她手边,手指戳了戳她头顶翘起的呆毛,“再愁头发都要掉光了,我带你去见个‘大人物’,保准你考核过。”
苏晓棠抬起头,眼睛红得像小兔子,鼻尖还沾着点墨水:“夏姐,真的有用吗?我昨天模拟考,连‘深海热泉生物共生关系’都答错了,站长说这次考核不过,就要把我送回岸上培训了……”她说着,眼泪又要掉下来,林夏赶紧掏出纸巾给她擦脸,笑着说:“放心,我这‘大人物’可是科研站的‘考神’,去年陈橙考核前找它,最后考了全优,你信我。”
两人踩着礁石往海边走,苏晓棠还在小声嘀咕:“哪有什么考神啊,夏姐你别骗我……”话没说完,林夏突然蹲在一块半人高的礁石前,对着缝里喊:“考神蟹!出来营业了!有虾条!”过了几秒,礁石缝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一只巴掌大的青灰色螃蟹慢悠悠爬了出来——它的左钳子比右钳子大一圈,壳上还沾着几片海苔,最特别的是,它的眼睛旁边各有一个小白点,像戴了副迷你眼镜,这就是科研站的“考神蟹”。
林夏第一次发现它,是去年陈橙备考时,这只螃蟹居然爬到陈橙的复习资料上,用钳子夹起正确答案的那页纸,后来陈橙果然考了第一。从那以后,考神蟹就成了科研站的“吉祥物”,谁要考试、答辩,都来给它送点虾条,从没失过手——当然,这背后是林夏的特异功能在“翻译”,考神蟹其实能看懂纸上的字(准确说是认颜色和形状),还能通过林夏的“转述”,给人“提示”。
“考神蟹,这是苏晓棠,下周要考实习生考核,你帮她看看,她能过不?”林夏把考核大纲摊在礁石上,苏晓棠紧张得攥紧了拳头,连呼吸都放轻了。考神蟹爬到大纲上,用小钳子敲了敲“深海热泉生物”那一页,又抬头看了看苏晓棠,突然用大钳子夹住大纲的边角,往苏晓棠面前拖了拖,还“咔嚓”了两声——林夏笑着翻译:“它说‘这题简单,你别慌,能过’,不过嘛……”她指了指考神蟹的肚子,“它要报酬,十包原味虾条,少一包都不行。”
苏晓棠瞬间笑了,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两包虾条(她平时总揣着零食):“我现在只有两包,剩下的我明天给你带,好不好?”考神蟹用钳子夹过虾条,熟练地拆开包装(它练了大半年,拆虾条比苏晓棠还快),吃了一口,才慢悠悠地用钳子拍了拍大纲上的重点,林夏凑过去一看,全是苏晓棠昨天答错的题,忍不住感叹:“你这小家伙,比我还会划重点。”
接下来的三天,苏晓棠每天都带着虾条来找考神蟹“补课”。考神蟹成了她的专属“辅导老师”:她背错知识点,考神蟹就用钳子敲她的手背;她答对了,考神蟹就把虾条渣推给她当“奖励”;晚上苏晓棠在实验室复习,考神蟹居然爬进科研站,躲在她的桌子底下,只要她一犯困,就用钳子夹她的裤脚,提醒她“别睡,接着背”。连李铁兰都打趣:“晓棠,你这辅导老师比我还严格,以后我值勤都不用喊你起床了。”
考核当天,苏晓棠揣着考神蟹“塞”给她的一片虾壳(说是“幸运符”),紧张地走进考场。试卷发下来,她扫了一眼,瞬间松了口气——考神蟹划的重点全考了!可写到第三题“深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时,她突然卡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额头上的汗都冒了出来,手里的笔攥得紧紧的,眼看时间就要到了,她急得差点哭出来。
就在这时,考场窗户外面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苏晓棠偷偷往窗外一看——考神蟹居然来了!它趴在窗台上,用钳子夹着一张小纸条,纸条上是林夏的笔迹:“第三题答‘建立人工珊瑚礁、控制深海捕捞、监测水质’,考神蟹说这是标准答案,快写!”苏晓棠又惊又喜,赶紧把答案写上去,刚写完,考试结束的铃声就响了。
成绩出来那天,苏晓棠考了第一名,站长在大会上表扬她:“晓棠进步很大,尤其是第三题,答得非常全面,比有些老研究员都好。”苏晓棠站在台上,眼睛亮晶晶的,下台后第一时间就跑去找考神蟹,抱着它转了个圈(小心地避开它的钳子),把一整袋虾条都递给它:“考神蟹,谢谢你!我通过考核啦!以后我每天都给你带虾条!”
考神蟹抱着虾条,用钳子碰了碰她的手,林夏笑着翻译:“它说‘不用谢,以后你就是科研站的正式研究员了,要好好保护海洋哦’,对了,它还说……”林夏顿了顿,憋住笑,“它想让你给它找个‘助手’,最好是会拆虾条、还能陪它晒太阳的那种。”苏晓棠愣了一下,然后笑着点头:“好啊!我明天就带个小螃蟹来陪它!”
夕阳下,苏晓棠坐在礁石上,考神蟹趴在她的腿上吃虾条,林夏坐在旁边,看着远处游动的乐乐(乐乐听说苏晓棠考过了,特意来庆祝),突然觉得,科研站的日子之所以有趣,不是因为那些复杂的实验,而是因为这些可爱的海洋生物——会划重点的考神蟹、爱穿演出服的乐乐、会网购的小八,还有总能在关键时刻“助攻”的它们,让冰冷的科研站,变成了充满温暖和笑声的家。而考神蟹,也因为这次“助攻”,成了科研站的“终身吉祥物”,每天都有研究员给它送虾条,它的“辅导业务”,也从实习生考核,扩展到了研究员的答辩和职称考试——据说,下一个来找它“补课”的,是站长,他要考“深海探测设备操作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