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程
“零碳智慧微电网”示范区的正式启用,低调而务实。没有盛大的庆典,只有社区居民在某个傍晚,发现家中的灯火似乎更加明亮稳定,电动车充电更快,而以往偶尔会出现的电压波动彻底成为了历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恰恰是林凡所期望的——技术最终应该服务于生活,融入日常,而非总是以震撼性的姿态出现。
示范区的成功运行,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残余的、有组织的抵抗意志。那个一度试图另立标准的联盟悄无声息地解散了,其核心成员国纷纷通过不同渠道,向dSm表达了希望在能源领域开展“多层次、建设性合作”的意愿。规则的制定权,在铁一般的事实和汹涌的民意面前,无可争议地回到了掌握最先进技术的dSm手中。
王漫妮主导的dSm资本,开始有条不紊地整合全球涌入的资金和资源,围绕着“烛龙”技术,构建一个庞大而高效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标准、专利、应用场景……dSm牢牢占据着价值链的顶端,昔日不可一世的传统能源巨头,要么寻求转型与合作,要么在时代的浪潮中黯然退场。
安迪的“暗影”团队和SSG的警戒级别也随之调整,从应对 acute crisis(急性危机)转向 long-term vigilance(长期警戒)。威胁依然存在,但已从台前的攻防,转入了更深、更暗的水下。林凡知道,只要dSm和他本人依然掌握着领先世界一个身位的力量,觊觎与挑战就不会停止,只是会以更隐蔽、更复杂的方式进行。
外部压力骤减,让林凡终于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部,投入到家庭,也投入到对未来的更深层次规划中。
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正好。林凡推掉了所有日程,在家里陪着许子言。小家伙坐在地毯上,面前摊开着好几本图画书,有讲太空的,有讲海洋的,还有讲各种机器的。他看得津津有味,小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林凡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没有看文件,也没有处理信息,只是安静地看着儿子。他发现,许子言对那些描绘未来世界、充满奇思妙想的图画格外感兴趣,尤其是涉及到能源和交通工具的部分。
“爸爸,”许子言忽然抬起头,举起一本画着悬浮汽车和透明能量管道的书,好奇地问,“我们以后的城市,也会像书上画的这样吗?”
林凡心中微微一动。他走过去,坐在儿子身边,接过那本书翻看着。书中的想象大胆而前卫,有些甚至接近了dSm正在研发的一些概念技术。
“可能会有些类似,”林凡斟酌着词句,指着画中的能量管道,“比如,我们可能不需要这样的管道,能量可以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稳定供应。”
“像空气一样?”许子言睁大了眼睛,觉得这个说法很新奇。
“对,就像我们现在呼吸一样自然。”林凡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而且,我们可能还会有更快的、不会污染环境的交通工具,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
“那可以去星星上吗?”许子言的兴趣立刻被点燃了。
“也许有一天可以。”林凡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却在小家伙心中埋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
看着儿子重新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林凡的目光变得深远。解决地球的能源问题,只是第一步,是文明迈向更广阔舞台的基石。当能源不再是制约,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深空探索、星际殖民、物质合成、生命科学……无数曾经被能源瓶颈限制的领域,都将迎来爆炸式的发展。
他想起了系统,那个带给他一切起点,却又似乎蕴含着更深层次秘密的存在。【现实交互签到系统】,它的边界在哪里?它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仅仅是帮助他成为一个能源巨头吗?林凡觉得未必。随着他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强,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深,他隐约感觉到,系统似乎也在发生着某种他尚未完全理解的变化。
“在想什么?”顾佳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过来,放在茶几上,顺势坐在他身边。
林凡收回思绪,接过她递来的水果,笑了笑:“在想……下一步该做些什么。”
顾佳看着他,眼神温柔而理解。她知道,她的丈夫永远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平息了外界的风浪,对他而言,意味着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启新的征程。
“无论做什么,我和子言都会支持你。”她轻声说,将手覆在他的手背上。
林凡反手握住她,感受着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温暖。
是的,旧的篇章已经翻过。能源革命的火种已然播撒,势不可挡。
而他的新程,或许将指向那画册中描绘的、更加璀璨夺目的星辰大海,以及隐藏在其后,关于系统、关于文明、乃至关于宇宙本源的……更深邃的秘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