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拜见陛下。
孟安参见秦皇。
二人入内施礼。
免礼。嬴政目光沉静。
孟安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
孟安愿效忠大秦,恳请陛下收留。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当初察觉孟安痴迷文道,便刻意安排:
帝院开放,圣像参悟,董仲舒展露才气...
本想姑且一试,不成也无妨。
却未料,竟有此意外之喜。
一字定音。
**嬴政微微一笑,收敛心神后,再次轻轻点头。**
**在孟安错愕的目光中,他应允了此事。**
**“谢陛下。”**
**此刻,孟安确实心中惊诧。**
**他本是玄光皇朝之人,不料秦皇竟毫无疑虑,便允他入大秦。**
**然而,短暂的惊疑后,孟安很快压下心绪,恭敬行礼。**
**轰——**
**就在嬴政准许孟安入大秦的刹那,**
**咸阳上空,风云骤变,阴云遮天,雷声滚滚。**
**一道低沉龙吟,自苍穹深处传来。**
**“那是……”**
**相国府中的蒋舒,闻声陡然神色大变,瞬间踏空而起,凝望天穹。**
**他满目骇然,只见无尽阴云翻涌,一条金色流光自云层破空而过,直坠皇宫。**
**“怎么回事?!”**
**这异象来得突兀,却转瞬即逝。**
**金光掠过,天地复归清明,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御书房内,**
**那道金光瞬息而至,径直没入孟安体内。**
**“嗯?!”**
**他甚至来不及反应,便感知一股磅礴能量自体内爆发,修为节节攀升。**
**轰——**
**原本已达羽化九重天的孟安,此刻气息暴涨!**
**羽化九重天圆满!**
**半步天人!!**
**“嘶——”**
**待体内力量平息,孟安难掩震撼,侧目看向一旁含笑注视他的萧何。**
**只瞬息之间,他竟连破瓶颈,直抵半步天人之境!**
**“不错。”**
**嬴政神情淡然,对此并不意外。**
**气运反哺,本就造化非凡,以孟安根基,有此突破,实属正常。**
**“陛下,这……”**
**见萧何与嬴政皆神色如常,孟安猛然一震,似有所悟,当即跪拜叩首。**
**“臣,孟安!今立天道誓言——**
**此生愿为大秦效死,绝不背弃,万死不辞!”**
**心念急转间,他已然明白,这是大秦气运所赐!**
孟安早已将玄光皇朝的身份抛之脑后。甫一归顺大秦,便获此惊天机缘,足见陛下对其何等器重。这份恩情,令他彻底倾心于大秦。他毫不犹豫立下天道誓言,以此昭示赤胆忠心。
天穹骤响惊雷,一道流光直坠而下,没入孟安体内。誓言已成,若敢违背,必将魂飞魄散于九天神雷之下。
“孟兄,你 ** 后便是同僚了。”萧何含笑拱手,眼中最后一丝疑虑也随之消散。天道誓言在前,孟安对大秦绝无二心。
“拜见丞相。”孟安郑重回礼,面带笑意。
恰在此时,董仲舒踏入御书房。察觉对方周身浩瀚才气,孟安目光灼灼,拱手恳请道:“陛下,可否允准在下追随董夫子修习文道?”他投奔大秦,本就为此。
“准。”嬴政淡然应允,随即沉声宣敕,“即日起,孟安任咸阳帝院名誉院长,享二品俸禄。”以孟安半步天人的修为,自不宜仅为董仲舒门生。
“谢陛下恩典!”孟安伏地叩首,又向董仲舒恭敬行礼,“学生孟安,拜见夫子。”
这一切,远在相国府的蒋舒毫不知情。待见到孟安竟已踏入半步天人之境,他惊骇万分。踌躇再三,终向萧何请辞:“萧相,在下滞留大秦已逾一月,恳请准允回国复命。”若再迟迟不归,恐玄光国君疑心他已叛投大秦。
“蒋兄,此去经年,不知何日再会,本相甚是不舍啊。”萧何面露怅然,执手作别。
(赵得赵)
蒋舒刚要开口,话到嘴边却突然僵住,满脸震惊地望着萧何。
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犹豫片刻才试探着问道:萧相方才的意思,是允许在下返回复命?
当然。萧何微微颔首,语气温和,蒋兄代表贵朝前来结盟,如今要回去复命,大秦岂有阻拦之理?
他顿了顿,笑意更浓:虽说本相心中不舍,但明白蒋兄职责在身,就不多留了。
这番话令蒋舒眼角直跳,心中暗骂。当初就是这群人用尽手段将他扣在咸阳,如今却说得这般冠冕堂皇,简直......
此刻,他对大秦与萧何的厚颜又有了全新认识。
既如此,某这就启程。
既然能脱身,蒋舒自然不会节外生枝。匆匆拱手辞别后,身形瞬息消失在原地。
那逃也似的模样,惹得萧何与孟安相视莞尔。
释放蒋舒实乃嬴政授意。千羽皇朝底蕴深不可测,若逼得太紧,反倒可能给大秦平添强敌。
不过相较于千羽皇朝,玄光皇朝已注定站在对立面——毕竟嬴政用尽手段将孟安留在麾下,此事一旦传回,玄光皇室必不会善罢甘休。
就在蒋舒离去的同时,铁骨皇朝七百万铁骑已逼近大秦边境。
前方便是秦土?
百里傅凌空而立,鹰目中寒芒闪烁。麾下大军杀气凝云,战意冲霄。
号称雄师的大乾,竟被数十万秦军杀得片甲不留。
接到前线战报后,他嗤笑着催促军队加速行进。那讥诮的神情,仿佛已看到秦军在铁蹄下溃败的景象。
------
第七十七章 举国请战!樊梨花枪挑敌将(求订阅)
当这支钢铁洪流压境时,刚离开咸阳的蒋舒突然驻足回望。
铁骨皇朝的军队?
认出那黑压压的旌旗,他眉头紧锁。果然如他所料,萧何当日斩杀李阳一与铁骨皇子,终究引来了报复。
不过......这与他何干?
两尊羽化境,七百万精锐,铁骨皇主好大的手笔。
冷笑一声,蒋舒再不回头,化作流光掠向千羽皇朝方向。
大乾王朝倾尽千万雄师,连同一位半步天人境的强者,依然无法撼动大秦分毫。
如今铁骨王朝仅以七百万兵力进犯。
在他看来,不过是自取 ** 罢了。
大秦,岂是轻易可欺的?
......
大秦帝都,咸阳宫。
金銮殿上。
嬴政端坐龙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孟安立于文臣之列。
其位次居于萧何、董仲舒与荀彧之后,位列第四。
对此排序,他并无异议。
启奏陛下。
探马来报,铁骨王朝集结七百余万大军进犯我朝。
蒙恬出列奏道:敌军距我边境已不足百里。
此言一出。
满朝文武皆惊。
大秦正与大乾对峙,此刻又添铁骨来犯。
可恨!
铁骨来犯,大秦腹背受敌。
此时进犯,当真不智!
既然铁骨敢来,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大乾千万精兵在我大秦铁骑面前尚且不堪一击,区区七百万铁骨军何足惧哉?
短暂的震惊过后。
群臣愤然,怒声四起。
满朝上下,无人畏战。
这正是镇国九鼎的神效之一:不仅凝聚民心。
更令朝臣上下一心。
蒋兄所言不虚。
萧何想起蒋舒此前提醒:铁骨皇主睚眦必报。
在得知李阳一与其七殿下之事后,必然来犯。
启禀陛下。
铁骨王朝军力较之大乾更为精锐。
不可轻敌。
孟安出列奏明。
铁骨王朝传承数十万载,底蕴远非大乾可比。
此言意在提醒群臣。
切莫将铁骨视同大乾,否则必遭重创。
末将请战。
孟安话音刚落。
霍去病踏前一步,锋芒毕露,威压朝堂。
末将 ** 。
大秦唯一女将樊梨花同时出列。
强横气息令孟安暗自心惊。
末将愿往。
杨再兴亦挺身请战。
此前三人未参与对大乾之战。
如今铁骨来犯,自然不愿让战功旁落。
臣亦请战。
见三将 ** ,萧何突然出列。
锋芒之盛,令孟安愕然。
陛下。
臣请领兵,歼灭来犯之敌!!!!
紧接着。
更令孟安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大秦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无不高声请战。
群情激昂,无人胆怯退缩,尽显帝国威严。
这...
目睹此景的孟安,
不禁暗自惊叹,胸中热血翻涌。
这就是大秦啊...
在玄光皇朝的朝堂上,他从未见过这般景象。
那里的大臣们各怀心思,明争暗斗。
每当外敌来犯,多数臣子都惶恐不安,唯恐被派往前线。
而大秦截然不同,
无论文臣武将,
在强敌压境之时,皆挺身而出,争相请缨。
陛下,微臣请战!
热血沸腾的孟安,也迈步出列,高声请战!
此刻,
即便是面对东瞻州的霸主帝朝大军,
他也敢奋勇 ** ,视死如归!
朝堂之上,人人皆是如此!
铁骨皇朝。
嬴政目光扫过请战的群臣,眼中寒芒乍现。
缓缓起身,望向敌犯方向,
沉声道:霍去病何在?
末将在。
霍去病应声出列,
浑身锋芒锐气,令人心折。
命你为主将,
率四十万精锐,于国境迎敌。
嬴政对霍去病的才能深信不疑。
末将遵命。
霍去病领命后,
嬴政又看向另两位将领:
杨再兴、樊梨花何在?
末将在。
二人齐声出列。
此战,
杨再兴率十万大雪龙骑为先锋,
樊梨花领二十万精兵随中军行进。
一切军令,皆听霍去病调遣。
二人当即领命退下。
面对铁骨皇朝大军,
嬴政派出了七十万精锐,
远超此前应对大乾的六十万兵力。
董仲舒,
此战你坐镇中军,
若遇铁骨皇朝羽化境强者,
格杀勿论!
联盟军队中必有羽化境存在,
这也是必要的安排。
臣领命。
董仲舒躬身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