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林辰正在整理上周工厂项目的后续资料,刘伟匆匆跑进办公室:“林哥,区里要组织一次基层干部培训,名单上有你。”
林辰点点头:“什么时候?”
“下周一,为期三天,在市委党校那边。”
“好。”林辰拿起笔,在日程本上记下,“这几天辛苦大家了。”
刘伟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陈雪从外面端着两杯茶进来,递了一杯给林辰:“最近忙坏了,你也该休息一下了。”
林辰接过茶,看着她略显疲惫的脸色:“你才该注意身体,我看你这两天都瘦了。”
陈雪笑了笑:“没事,我已经习惯了。”
林辰没再说话,低头喝了一口茶。
窗外阳光很好,照在办公桌上,映出一层暖意。
那天晚上,林辰刚回到家,手机就响了。
是陈雪发来的消息:“我在加班,有点晕,可能感冒了。”
林辰皱了皱眉,虽然有些疑惑,但仍旧连忙回了一句,“怎么了,没什么事吧!”
其实不光林辰疑惑,就连陈雪也挺迷茫的,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消息给林辰。
但是在她感到不舒服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居然是林辰。
这不禁让她本就发烧的脸蛋,变得更红了。
很快,陈雪又回复:“没事,就是有点头重脚轻。”
林辰闻言立刻抓起外套出门。
到了单位,果然看到综合科的灯还亮着。
林辰推门进去,只见陈雪趴在桌上,脸色发白,额头滚烫。
“发烧了。”林辰低声说,伸手扶住她的肩膀,“走,我送你回家。”
陈雪迷迷糊糊地点头,任由他搀着出了楼。
林辰把她扶上车,调高车内暖气,一边开车一边问:“家里有人在吗?”
陈雪摇头:“我爸妈都在外地。”
林辰沉默了一会儿,说:“那今晚我去你家守着吧。”
陈雪想说什么,却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到她家后,林辰先去药店买了退烧药和体温计,回来给她量了体温——38.7c。
“得降温。”他倒了温水,喂她吃药,又用湿毛巾敷在她额头上。
夜里,林辰坐在客厅沙发上,听着卧室里的呼吸声。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挂钟滴答作响。
他想起白天王副区长的电话,还有那本《和珅秘史》。
前世的记忆像一张模糊的网,时不时牵动他的神经。
而此刻,身边这个女人,却让他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温度。
第二天早上,陈雪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毯子,桌上放着一碗热腾腾的粥。
林辰不在屋里。
她坐起来,头还是有点晕,但烧已经退了。
走出卧室,看到林辰正在厨房煮东西,背影挺直,动作熟练。
“醒了?”他回头看了她一眼,“再睡会儿吧,早餐马上好了,你先去把粥喝了。”
陈雪走到门口,倚着墙看他:“你怎么不回去?”
“昨晚怕你半夜又发烧。”林辰转身去房间把粥端了出来,舀了一勺粥吹凉,“来,趁热喝点。”
陈雪脸蛋微红,“我自己来吧!”
林辰看着陈雪脸色有些红,不禁有些担心的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又发烧了?”
陈雪连忙摇了摇头,接过碗,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几天后,培训结束,林辰回到街道办。
陈雪已经完全恢复,正在整理新一批居民诉求清单。
“那天晚上谢谢你照顾我?”她抬头看他。
“嗯。”林辰坐下,“怎么样,现在好多了吧”
“嗯嗯。”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谢谢你。”
林辰笑了笑:“别客气。”
两人一时无言。
过了一会儿,陈雪忽然说:“其实……我家里情况不太乐观。”
林辰看着她。
“我爸前年查出癌症,一直在治疗,花了不少钱。”她垂下眼帘,“我现在工资不高,还要供弟弟上学。”
林辰没有打断她,只是静静听着。
“有时候觉得压力特别大。”她苦笑了一下,“但我不想跟别人说这些,怕显得自己太脆弱。”
林辰点了点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陈雪抬头看他。
“你一直很努力,也很坚强。”他说,“如果需要帮忙,跟我说一声。”
陈雪怔了一下,眼眶微微泛红。
“真的不用勉强自己一个人扛。”林辰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你不是一个人。”
那一晚,林辰陪她在小区花园里散步,聊了很多。从工作谈到生活,从理想说到现实。
夜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陈雪忽然停下脚步:“小时候,我最喜欢看海。”
林辰侧头看她。
“那时候总梦想着有一天能去海边生活。”她轻声说,“但现在想想,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林辰没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自从那次之后,陈雪对林辰的态度明显柔和了许多。
有时上班早,她会给林辰带一杯豆浆;偶尔下班晚,她也会等他一起走。
同事们开始打趣他们。
“你们俩最近走得挺近啊。”张涛有一次笑着调侃,“是不是有什么进展?”
林辰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张主任你想多了。”
可他自己也意识到,那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一天早晨,陈雪早早来到办公室,把一个饭盒放在林辰桌上。
林辰进来时,她假装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脸上却透着一丝紧张。
“我自己做的。”她小声说,“你尝尝。”
林辰打开饭盒,是一份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旁边还有一小碟腌萝卜。
他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谢谢。”
陈雪耳尖微红,低头继续敲键盘。
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两人之间。
空气中,仿佛有什么在悄然生长。
林辰夹起一口煎饼果子,咬下的一瞬间,嘴角不自觉地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