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成都府校场的青石板上已凝满细密的露珠。三万黑风军将士列着规整的方阵,黑龙战袄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只是队伍中那些新补入的年轻面孔,让这铁血阵列多了几分青涩的烟火气。
王九击立于高台上,陨铁剑悬于腰间,玄色王袍的银龙纹被晨露浸得发暗,却依旧难掩其威严。他目光扫过下方的队伍,昨夜刚从新兵营调拨的九千余名士兵,此刻正挺直腰杆,努力模仿着老兵的姿态,手中的燧发枪虽握得有些生疏,眼神里却燃烧着对战场的憧憬。
“弟兄们!”王九击的声音如惊雷般炸响,穿透晨雾,传遍整个校场,“武昌一战,我们胜了,却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万多名弟兄,永远地留在了湖北的土地上!”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队伍后排那些新补入的士兵身上,声音陡然变得沉重:“这些空缺,不能只靠热血填补!从今日起,你们便是黑风军的新力量,是守护四川、对抗清廷的希望!”
王九波手持名册,快步走到高台上,将名册递到王九击手中:“大哥,新兵营共调拨九千三百一十二人,其中步兵七千八百人、骑兵一千四百人、炮兵一百一十二人,已按各军编制补充完毕。这些新兵大多是四川乡野的农户与猎户,体力充沛,只是缺乏战场经验,还需老兵带练。”
王九击接过名册,指尖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上轻轻摩挲,仿佛能透过纸页,看到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他抬起头,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各军镇军将军,务必亲自负责新兵训练!每日晨练步兵操典(汤姆写的英式的),午后练习燧发枪射击与冷兵器格斗,晚间由老兵讲述战场经验,三个月内,务必将这些新兵练出黑风军的血性与章法!”
“遵命!”
下方的将领们齐声应诺,声音震得校场四周的旗帜猎猎作响。新补入的士兵们听到命令,眼中瞬间燃起兴奋的光芒——能得到镇军将军的亲自训练,对他们而言,既是荣耀,也是成长的契机。
待校场的事宜安排妥当,王九击翻身上马,朝着城东的方向疾驰而去。他身后跟着沈庭渊与几名亲兵,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溅起一片片露珠,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晶莹的弧线。
城东的富商府邸曾是成都府有名的盐商吴家的产业,武昌之战时,吴家因抗拒剪辫令被抄家,这座占地十余亩的府邸便被黑风军征用。府邸的朱漆大门巍峨气派,门前的石狮子历经风雨,依旧透着一股威严。王九击勒马立于门前,抬头望去,府邸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青砖黛瓦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庭院中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树荫几乎覆盖了半个庭院。
“这里不错。”王九击翻身下马,快步走进府邸,目光扫过宽敞的庭院与规整的房屋,满意地点点头,“前院用作校场,足够五百名学员操练;后院的厢房改成教室与宿舍,宽敞明亮,适合学习;东侧的空地留给工兵科,用来练习筑垒与爆破;西侧的马厩稍加改造,便是骑兵科的训练场。”
沈庭渊跟在身后,手中拿着一卷图纸,一边对照着府邸的布局,一边点头附和:“川王说得极是。这座府邸布局规整,空间充足,稍加改造,便能满足军校的各项需求。只是建筑营的弟兄们刚从重庆回来,还未来得及休整,是否需要缓几日再动工?”
王九击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庭院中央:“时间不等人!湘军虽败,曾国藩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尽快培养出新式军官,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主动。传我命令,让建筑营的弟兄们即刻赶来,务必在一个月内完成改造!”
亲兵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不多时,建筑营的八百余名弟兄便扛着工具,浩浩荡荡地赶来。他们大多是四川本地的工匠与农夫,擅长房屋建造与修缮,身上的工装还沾着尘土,却依旧精神抖擞。建筑营营统刘老栓走到王九击面前,单膝跪地:“请川王下令!建筑营弟兄们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好!”王九击扶起他,指着府邸的各个区域,详细布置着改造任务,“前院的青石板要重新铺设,确保平整,方便学员操练;后院的厢房要打通墙壁,改成大教室,每个教室配备黑板(汤姆搞出来的)与桌椅;东侧的空地要挖掘壕沟与堡垒,供工兵科练习筑垒与爆破;西侧的马厩要扩大规模,增设马具存放室与骑兵训练场。”
刘老栓认真地记着任务,时不时点头回应。待王九击布置完毕,他立刻转身,对身后的工匠们喊道:“弟兄们!川王信任我们,让我们负责军校的改造工程!这不仅是一座军校,更是黑风军的未来!大家有没有信心按时完成任务?”
“有!”
建筑营的弟兄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庭院中的老槐树叶子簌簌作响。他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拿起铁铲平整地面,有的扛着木材搭建教室,有的则开始挖掘壕沟,整个府邸瞬间变成了一片忙碌的工地,工具碰撞的“叮叮当当”声与士兵们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激昂的建设之歌。
三日后,府邸的改造工程正式动工。王九击亲自为军校题写了校名——“黑风军校”四个大字用鎏金大字刻在一块巨大的木牌上,悬挂在府邸的朱漆大门上方。阳光洒在鎏金大字上,泛着耀眼的光芒,远远望去,格外醒目。
军校的招募告示同时张贴在四川各州府与湖北西部的城镇。告示上写明,此次招募对象为野战军和守备军中老兵与军官的家中子弟,以及识字想要弃笔从戎的书生,名额为五百人,招募时间为十日。告示下方,还详细列出了军校的科目与部门设置,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招募告示刚一贴出,便在四川各地引起了轰动。
成都府的大街上,一群身着黑龙战袄的老兵围着公告,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指着公告上的“军事技能”科目,兴奋地对身边的同伴说:“你看!步兵操典、炮兵操典、骑兵战术,还有工兵筑垒与爆破,这些都是真本事!我家那小子从小就跟着我舞刀弄枪,要是能进军校学习,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
“可不是嘛!”另一名老兵接过话茬,眼中满是自豪,“我儿子今年十六岁,已经能熟练使用鸟枪了,这次说什么也要给他报名!咱们黑风军现在越来越强,将来肯定能推翻清廷,我儿子要是能成为军校的学员,将来就是军官,也能光宗耀祖!”
不仅是老兵们踊跃为家中子弟报名,许多识字的书生也动了心。在成都府的一家私塾里,几名年轻书生围在一起,讨论着是否要弃笔从戎。
“你说咱们去报名怎么样?”一名身着青衫的书生,声音带着一丝犹豫,“黑风军现在势头正盛,川王更是雄才大略,剪辫令、建军校,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咱们要是能进军校学习,将来成为军官,不比在私塾里教几个蒙童强?”
“我觉得可行!”另一名书生激动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光芒,“清廷腐朽,百姓困苦,咱们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就是为了能有一番作为,为天下百姓做点实事吗?进军校学习军事,将来带兵打仗,推翻清廷的压迫,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为!”
几名书生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前往军校报名点报名。他们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告别了私塾先生,昂首挺胸地朝着城东的黑风军校走去。
十日的招募时间转瞬即逝。
报名截止当天,黑风军校的报名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老兵和军官牵着儿子的手,郑重地将他交到报名官手中;有书生背着行囊,眼神坚定地填写着报名表;还有一些年轻的猎户与农户,虽然不识字,却凭借着一身力气与过人的身手,也想来碰碰运气。
王九击亲自坐镇报名点,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他走到一名正在填写报名表的书生面前,轻声问道:“你为何要弃笔从戎,来军校学习?”
那书生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回川王,清廷腐朽,外有列强环伺,内有百姓困苦。我读了十年书,却发现空谈义理无法救国救民。黑风军剪辫易帜,反抗清廷,是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的军队。我愿弃笔从戎,学习军事,将来带兵打仗,为推翻清廷、还天下太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九击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你这样的志向,将来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官!记住,进了军校,就要刻苦学习,不仅要掌握军事技能,更要明白为何而战——为了百姓,为了家国,为了不再有‘剃发易服’的耻辱!”
书生重重地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与坚定。
经过十日的招募与筛选,五百名学员最终确定。其中,老兵与军官的家中子弟有三百五十人,识字的书生有一百五十人,他们来自四川各地与湖北西部,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四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岁,却都有着一颗为国为民、反抗清廷的赤诚之心。
当日下午,王九击在军校的前院召开了第一次校务会议。英国教官汤姆、沈庭渊、王九波以及几名从黑风军中挑选出的优秀军官出席了会议。
汤姆身着一身英式军装,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步兵操典》,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川王,我曾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对英式的军事训练与战术有着深入的研究。此次担任军校的副校长兼总教官,我定会将最先进的军事知识传授给学员们,让黑风军的军官队伍成为一支新式军队!”
王九击微微点头,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声音沉稳有力:“从今日起,黑风军校正式成立!我亲自担任校长,汤姆先生担任副校长兼总教官,负责军校的日常教学与训练。沈庭渊,你负责学术部与训导部,确保学员们不仅能学到军事技能,更能树立正确的信念;王九波,你负责后勤部,保障军校的军需供应与医疗保障。”
沈庭渊与王九波齐声应诺,眼中满是激动。
王九击拿起一份早已拟定好的科目清单,递给众人:“军校的科目分为五大类:军事技能、战术学、武器使用、军事科学、军事管理。军事技能包括步兵操典(英式)、炮兵操典(英式)、工兵筑垒与爆破、骑兵战术;战术学包括野战战术、要塞攻防、行军与宿营、侦察与警戒;武器使用包括火枪射击、火炮操作、冷兵器格斗;军事科学包括筑城学、测绘学、军事地形学、军事通信;军事管理包括军需后勤、军法、军队行政。这些科目,要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学员们能全面掌握。”
众人接过科目清单,仔细翻阅着,时不时点头称赞。汤姆看着清单上的科目,眼中满是惊讶:“川王,这些科目涵盖了现代军事的各个方面,比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的科目还要全面!有了这些科目的系统学习,黑风军的军官队伍定能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新式军队!”
王九击笑了笑,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正在忙碌的建筑营工匠:“我们不仅要培养会打仗的军官,更要培养懂战术、懂科学、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黑风军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立足,才能真正推翻清廷,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
会议继续进行,众人围绕着科目的具体教学安排与学员的管理细则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汤姆详细介绍了英式步兵操典与炮兵操典的训练方法,沈庭渊则提出了学术部的教学计划,王九波则汇报了后勤部的军需供应方案,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为军校的建设出谋划策。
最后,王九击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现在,我们正式确立军校的部门设置:
陆军部
- 步兵科:负责步兵操典、野战战术、步兵武器使用等科目的教学与训练,培养优秀的步兵军官。
- 炮兵科:负责炮兵操典、火炮操作、炮兵战术等科目的教学与训练,培养优秀的炮兵军官。
- 工兵科:负责工兵筑垒与爆破、筑城学、军事地形学等科目的教学与训练,培养擅长工程建设与战场支援的工兵军官。
- 骑兵科:负责骑兵战术、骑兵武器使用、骑兵侦察与警戒等科目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勇猛善战的骑兵军官。
后勤部
- 军需科:负责军校的物资采购、存储与分配,保障学员的衣食住行与训练所需的武器装备、弹药等物资供应。
- 医务科:负责学员的日常医疗保健与训练、演习中的伤员救治,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学员的身体健康。
学术部
- 数学与物理教研室:负责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教学,为学员学习军事科学科目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语言与历史教研室:负责汉语、英语等语言的教学,以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军事历史等科目的教学,拓宽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的历史使命感。
训导部
- 纪律监察:负责制定与执行军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监督学员的日常行为与训练纪律,确保军校的教学与训练秩序井然。
- 学员管理:负责学员的档案管理、思想教育与日常生活管理,关注学员的思想动态与成长情况,帮助学员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