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宋兴华部署了下一步的作战方向:“辽县周边几个县的鬼子,被我们清理得差不多了。下一步,我团将沿阳河公路,向西一路打过去!把鬼子的据点一个个拔掉,扩大我们的根据地!各部队回去后,抓紧时间训练,特别是新编的坦克连和炮营各连,要尽快形成战斗力!我们要让小鬼子知道,招惹咱们新二团,是他们做的最错误的决定!”
“是!”全体军官起立,声震云霄,斗志昂扬。
会议结束后,各连长迫不及待地返回各自连队,传达团部的会议精神。当战士们听到要修建烈士公墓、进行公祭,并且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刻有姓名、番号和籍贯的身份木牌时,各个连队的驻地里再次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和热议。
“弟兄们!团长说了,以后咱们都有‘身份’了!死了也不是孤魂野鬼!”一个班长激动地对着全班战士喊道。 “公墓…公祭…咱们这些当兵的,也能享受这待遇了?祖上积德啊!”一位年纪稍长的老兵喃喃自语,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把脸。 “爹,娘!儿子要是为国捐躯了,也能有名有姓地回家!”一个年轻战士摩挲着即将发到手中的空白木牌(样板),眼圈发红,却笑得灿烂。 这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终极关怀,极大地激发了战士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牺牲精神。宋兴华的名字在新二团将士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位能打胜仗的军事主官,更是一位爱兵如子、值得誓死追随的统帅。
夕阳西下,将小柳乡染上一层暖金色。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一阵马蹄声和脚步声,一支精干的警卫队伍护卫着五位首长走进了村子——129师的刘师长、邓政委,以及386旅的陈旅长、王政委和苏副旅长竟然联袂而至!
宋兴华闻讯,立刻带着副团长赵勇等人快步迎了上去,敬礼报告:“首长好!新二团团长宋兴华,正在组织部队休整训练,请指示!”
刘师长笑着回礼,打量着明显气象一新的小柳乡:“好你个宋兴华,闹出的动静是一次比一次大啊!我们几个老家伙要是不来看看,心里都不踏实咯!”
邓政委扶了扶眼镜,语气亲切却带着审视:“是啊,听说你这里都快赶上小太原兵工厂了?我们可得开开眼界。”
陈赓旅长则直接得多,一巴掌拍在宋兴华肩膀上,笑得像只偷到鸡的狐狸:“小子,干得漂亮!不过好东西可不能独吞,赶紧带路!”
宋兴华心里一咯噔,知道“打秋风”的来了,但面上依旧恭敬:“首长们说笑了,都是缴获和……和一点特殊渠道来的。各位首长请,仓库都分散建在四周,比较简陋。”
他引着五位首长开始视察分散在各处的仓库。当走进存放火炮的仓库时,尽管首长们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只见仓库内,一排排擦拭得锃亮的火炮整齐排列,炮口森然指向天空。除了熟悉的75mm九四式山炮、105mm九九式山炮,赫然还有十二门120mm重型迫击炮!虽然宋兴华已经上交了一个师属炮营,但眼前这些火炮的数量和质量,俨然又组成了一个规模更大、火力更强的炮团!
刘师长走到一门120mm级别的迫击炮前,用手摸了摸冰凉的炮身,久久无言。邓政委仔细数了数几种口径火炮的数量,眼神中充满了惊愕。陈旅长更是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你小子…这才几天功夫?你从哪儿变出来的这些东西?”
宋兴华心里发虚,赶紧引着首长们往下一个仓库走:“首长们,这边请,这边有好东西!适合咱们山地作战的好东西!”
他特意把首长们带到了存放那二十多车重迫击炮的仓库。他让战士们现场组装了一门120mm Grw42迫击炮和一门鬼子的150mm 九六式短迫击炮)。
他指着那门炮管相对较短、显得粗壮结实的150mm炮介绍道:“几位首长请看,这款是鬼子…呃,是根据情报,鬼子为适应我国多山地形专门研发的九六式短管重型迫击炮。”他面不改色地胡说八道,系统出品,来源完美解释,“口径150mm,重量仅230多公斤,比同口径榴弹炮轻便太多,最大射程3.2公里,但威力极其惊人,一发炮弹下去,鬼子的土木工事根本扛不住。”
接着,他又指向那门120mm迫击炮:“这一款,120mm口径,重量280公斤左右,最大射程可达6公里!威力远超山炮,但灵活性又远高于同口径榴弹炮。这两款武器,拆解后几匹骡马就能轻松拖拽,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简直是为我们八路军敌后山地游击战、运动战量身定做的利器!鬼子处心积虑研发这类武器,可见其亡我之心不死,也提醒我们,必须重视敌人装备的适应性变化,研究对策,否则未来攻坚拔寨,可能会付出更大代价。”
几位首长围着这两门造型奇特、威力巨大的“迫击炮”,脸上虽然依旧保持着镇定,但眼神中的波澜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刘师长蹲下身,仔细看着那粗大的炮口和结实的底座;邓政委则询问着射速和炮弹重量;陈旅长更是直接试了试抬炮架的重量。
200门这样的重迫击炮!还有配套的、足以支撑长期作战的海量炮弹和10条生产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八路军第一次在团级乃至师级作战中,能够拥有稳定、持续、且足够猛烈的直瞄\/曲射重火力支援!这足以改变很多战术层面的东西。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王政委喃喃道,“鬼子…还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他的语气意味深长,显然不完全相信宋兴华的说法,但东西是实实在在的。
接下来,视察电台仓库,特别是那堆积如山的药品仓库时,当看到整箱整箱的磺胺,数量足足有1000万片时,几位首长再也无法保持淡定了。
刘师长拿起一盒磺胺,仔细看着,手指甚至有些微微颤抖:“1000万片…这能救回多少战士的性命…想当年,多少好同志,只是因为一点点伤口感染就…”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痛惜和此刻的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邓政委深吸一口气,语气沉重:“是啊,有了这些药,我们的伤亡率至少能下降两三成。这是无价之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