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生已经听到秦凰和小汤圆的说话声。
他加快手上的动作,收拾完书册急忙从房间里走出来。
“大嫂,你来了。”
“我在房间里收拾备考用的书册。”
“大嫂,快别站着,赶紧坐下说话。”
“对对,老大媳妇,快坐下说话,这里有刚泡好的茶水,你喝几口。”
“这都唠半天了,娘也没想起来让你坐下,老糊涂了。”
“娘,别忙乎了,我又不是外人,还需要娘招呼才能坐下说话。”
“娘和铁生也坐。”
刘铁生坐下就给秦凰倒了一杯茶水,推到她的面前。
“大嫂,你喝茶!”
“谢谢铁生!”
秦凰喝了一口茶水,就把杯子抱在手里,开始问刘铁生准备的怎么样了。
“怎么样?铁生要带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该准备的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也没有多少要带的东西。”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府城?”
“大嫂,我和薛鹏说好了,明日去县衙找他,还有两个同窗和我们一起,大概后天我们就要出发去府城了。”
秦凰从衣袖里掏出三百两银票放在桌上,推到刘铁生的面前。
“铁生,这三百两银票你带上,咱们住在别人家的院子里,该花钱的地方也不能省。”
“去见薛鹏父母的时候,记得买些礼物带上。”
“嫂子也准备了两样礼物,你一并捎给薛夫人。”
“知道了大嫂,到了府城我就把东西送去。”
刘老太太一把推回秦凰的银票。
“老大媳妇,你的钱留着给家里的几个孩子花。铁生去府城考试的钱娘都准备好了。”
李氏抱着新做的靴子走出来,看到的就是,秦凰和刘老太太两人在推桌上的那三百两银票。
“老大媳妇,家里这一年也赚了不少银子,铁生去考试的钱家里有,就不用你出了。”
“娘,你们家里的钱是你们的,我给的是我给的,这是我做嫂子的一点心意。”
“铁生这一辈子也考不了几回这样的试,这是他的人生大事,我怎么能不给他准备钱呢?”
秦凰说着又把银票推到刘铁生的面前。
“出门在外用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你把银票放好,身上带的银子不要都放在一个地方。”
“大嫂这银票我不能要,娘给我的已经很多了。”
秦凰按住刘铁生往回推的银票,“行了,都听我的,让你拿着,你就拿着,以后你出息了,多给嫂子买一些好东西就有了。”
“老大媳妇,你家还有四个孩子,你不能总这么惯着铁生,这一年光是你给他的银子,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李氏也在一边附和道,“就是就是,大嫂,铁生都和我们说了,你经常偷偷的给他银子,生怕他吃不饱穿不暖,读书的银子不够用。”
秦凰看着几人,笑道,“我也没给铁生多少,你们也看到了,我有那么多生意在,怎么能让家里的孩子们吃苦呢?”
“铁生,你拿着吧,如果你大哥在的话,也会给你准备去备考的银子。”
“你们也看到了,他在很远的地方也是在努力的赚钱,如果哪天他回来了,知道你考试的时候他没出上力,一定会难过的,这些银子是我替他给你准备的。”
“这是我们一家六口的心意,也是我们对你的祝福。”
“只有你收下了,才能收到我们的祝福。”
“我们一家人祝你: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刘老太太几人听了秦凰的话,不再出声,刘铁生也默默收起了银票,揣在了怀里。
这是大嫂一家人的祝福,他一定要收好了。
还有大哥的。
李氏看着突然凝滞的气氛,把抱着的靴子往桌上一放:
“铁生,快看看二嫂给你做的靴子,赶紧试试,看看合不合脚,这也是二嫂送你的祝福。”
“大嫂,你快看看我做的这靴子,我的手艺是不是比以前好了?我可是和桂嬷嬷学了好多天呢!”
“老大媳妇,李氏说的没错,她确实是跟桂嬷嬷学了好多天的针线活,娘看她呀,这次是下了真功夫,的确有进步。”
秦凰看着调节气氛的婆媳二人,笑着道,“那我可要好好的瞧一瞧,二弟妹的手艺进步的有多快!”
秦凰说着就拿起桌上的一只靴子放在面前,仔细的翻看着。
“呀!这靴子赶上成衣铺子里卖的了,我都没看出来这靴子和成衣铺子卖的有啥区别。”
“大嫂,你可别忽悠我了,我哪有那么厉害,我就和桂嬷嬷学了一个多月的针线活。”
秦凰笑看着李氏,“二弟妹,我可没忽悠你,你的手艺确实比以前进步了一大截,桂嬷嬷会教,你努力学,你们两个一拍即合,你的手艺当然有飞速的进步了。”
李氏听了秦凰的话,笑眯了眼。
“大嫂,你说的是真的,我现在的手艺真的有那么好?”
“那当然了,你自己看看,这针脚多平整,线头藏的也几乎看不出来。”
“老大媳妇,你家那桂嬷嬷的手艺确实是顶顶好的。”
“咱村没有一个妇人能赶上的,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你二弟妹和你家里的那些丫头,羡慕她们能跟着桂嬷嬷一起学针线活。”
李氏拿着自己做的靴子,欢喜的道,“大嫂,我也觉得自己的针线活进步了很多,我现在已经给家里的四宝做了好多小衣裳,小鞋子,还有小肚兜。”
“大嫂,你说怪不怪,我以前一点也不喜欢做针线活,自从和桂嬷嬷学针线活以后,我还爱上做这针线活了。”
“因为你喜欢上针线活了才爱做的,每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都是开心的,越开心越喜欢做。”
李氏听了秦凰的话,想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大嫂,听了你说的话,我才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以前是因为我做的不好,现在我做的越来越好,看着自己做的东西就开心。”
刘铁生这边,他已经跑到一旁,穿上了一只李氏送给他的靴子。
刘铁生走到几人的面前,抬起穿上靴子的那只脚给几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