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尚未回神,十点半钟,翼城与沁水又被重重包围,炮火轰鸣,攻势如潮。
有心人很快看出端倪:自北而南,由洪洞至古县、安泽、浮山,再至翼城、沁水,一路推进,轨迹分明。
最终目标,直指临汾。
消息传出,各方侧目。
晋地日军第一军司令部内,中将筱冢义男眉头紧锁。
一年多来,先是李云龙夺下平安县城,点燃战火;继而王风攻陷河源、舞成,火势再起;随后百团大战爆发,八路军总部亲自下场,烈焰滔天,日军耗尽气力,才勉强扑灭。
可如今,这团火竟又一次燃起,且来势更猛,眼看就要燎原。
他坐在桌前,手指轻敲桌面,神情冷峻。
怒意虽在心头翻滚,却未显露于色。
此人素来沉稳,即便风云突变,也力求镇定自若。
他一直觉得,发怒只会扰乱心神,影响决策的清晰。
但没过多久,日军情报处传来紧急通报:接连拿下洪洞、古县、安泽、浮山之后,率部陈兵于翼城与沁水交界地带的八路军指挥官,正是新三团团长王风。
王风!
又是此人!
筱冢义男的手又一次伸向桌上那份,由司令部整理的情报档案。
这已是不知第几次翻阅。
最初只是一纸简报,如今在他亲自指示下,已扩充为三四页详文。
档案上记录着关于王风的一切细节:
姓名:王风
性别:男
年龄:约二十四岁
学历:不明,经查未发现任何受教育经历
参军时间:三年
职务:八路军新三团团长
性格描述:对敌冷酷果断,善于设局,口才出众,能迅速鼓舞士气。个人战力极强,精通伪装、近身格斗、枪械使用、爆破乃至暗杀技巧。
作战风格:大胆凌厉,时而如野火般无序奔袭,时而又显出严密章法,用兵诡谲难测。
对待敌人态度明确:“日军,见即歼灭;伪军,除无武装者外,一律清除。”
参与战役(自担任新三团团长起):夺取河源县与舞成县之战、河源防御战、击溃第二十一旅团决战、百团大战、小牛村反扫荡作战。
麾下拥有一支精锐小队,名为“独狼突击队”,形同山本特工队,多次执行斩首任务,曾成功摧毁第二十一旅团指挥中枢。
综合分析显示,王风虽仅为团长职级,但若放任其成长,势必成为帝国在华扩张的重大威胁,未来可能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
砰——
筱冢义男猛然起身,合上文件,闭目片刻,眉间透出疲惫。
这份资料他早已熟读五遍以上。
最近一次更新甚至附上了画像——由一名伪军提供线索,请画师专门绘制,那人因此获赏一万银元。
怒意翻涌之后,他的神情反而愈发沉静。
寒冬时节,小佐木大队曾将王风围困于孤立山头,结果不仅未能将其剿灭,整支大队反倒在独山全军覆没。
有时他不免自问:“世上真有这样杀不死的人吗?”
堂堂中将,第一军司令官,数次部署针对一人,非但毫无成效,对方势力却不断壮大,如今竟敢觊觎临汾重地。
根据情报显示,新三团投入的兵力已超过一万人,这般规模的军事行动,已属于大规模兵团作战。
能将如此庞大的部队调度得如臂使指,所向披靡,令筱冢义男深感压力。
他低声自语:“这个王疯子,确实不容小觑。”
战局紧迫,不容迟疑。
他立即下令,忻州、阳泉、长治、晋城、运城等地的日军火速向临汾集结,驰援该地。
身为日军中将、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的战略眼光远超常人。
他迅速洞察王风的真实意图:攻占临汾,依托太岳山脉,整合周边县城,建立抗日根据地。
他决不允许此计得逞。
临汾是整个区域的核心,对王风而言,必须夺取,但须留待最后;而对日军来说,则必须全力救援,且刻不容缓。
筱冢义男心中清楚,只要控制住临汾,即便四周县城尽失,凭借铁路运输之便,仍可将其作为反攻枢纽,重新夺回失地。
同时联合南北东三路日军,逐步压缩八路军活动空间,最终彻底围歼。
到那时,王风的头颅,将会被呈现在他的案前。
他甚至已在脑海中勾勒出复仇的画面:将那颗头颅悬挂于城门之上,让所有抗日分子日日目睹,心胆俱裂。
谁还敢再举刀?
……
当王风率部连克翼城与沁水之际,徐梓琳则肩负众人期望,前往晋绥军227团驻地交涉。
王风放心不下,特派周大牛带领半支突击队全程护送。
后来,无人确切知晓在227团防区内发生了何事。
当时的细节、对话、气氛,就连亲历者周大牛也道不明说不清。
他只是望着徐梓琳,脸上浮现出苦笑,眼中满是敬服。
若有人追问,他只重复一句话:“我原以为三哥最会说话,如今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政委这手段,我服了。”
就这样,在新三团攻克翼城与沁水,留守部队正肃清残敌之时,国军227团突然抵达沁水,并迅速接管县城防务。
“包团长,我们奉命清除残余日军,任务尚未完成,您却让我们撤出,这恐怕不合情理吧?”
包嵩的官话讲得十分标准,几乎听不出半点儿方言痕迹。
他笑着开口:“八路兄弟,你们一路攻城掠地,打得辛苦了。剩下的鬼子由我们227团接手,你们若想留下歇脚,尽可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若要撤离,我也不会强留。沁水眼下归我指挥,但小鬼子绝不会善罢甘休,很快就会反扑,我得抓紧时间布防。”
“行,既然这样,沁水就托付给你们了。”
“新三团这一路伤亡不小,现在人马还不如你们一个团多,城里只留了两个连。团长刚传令过来,要我们撤回去集结。那我们就先走了。”
“走好,不送!”
目送新三团的队伍离开县城,包嵩在心里默默点头:姓徐的果然守信。
不久,侦察兵快步返回,“报告团长,县里的粮仓完好无损,里头粮食齐全。还有不少武器弹药,八路军根本没来得及运走,全给我们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