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云层,为五星城的冰晶城墙镀上一层金边。蒋毅站在工业区中央的空地上,面前堆放着从地精营地带回的战利品——三十门造型夸张的迫击炮、数百枚迫击炮弹和火箭弹,还有那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伐木机。金属部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散发着一股刺鼻的火药味。
就这些破烂?艾伦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晨光,遮住了他眼中的失望。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敲击迫击炮的炮管,发出沉闷的声,壁厚不均匀,内膛粗糙得能当锉刀用。年轻的炼金术士撇撇嘴,从炮口抠下一块黑乎乎的残留物,放在鼻尖嗅了嗅,不过火药配方倒是有点意思...
陈鑫靠在一堆木箱上,短剑在指尖灵活地转动:地精的东西就这样,十个里有九个会炸膛,剩下一个会把自己人炸上天。他想起战场上那些歪歪扭扭的火箭弹轨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但不得不说,他们的燃料确实厉害。
蒋毅点点头,目光落在那台被大卸八块的伐木机上。老约翰正带着几个铁匠围着机器研究,独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老人粗糙的手指抚过蒸汽锅炉的每一寸表面,时不时发出赞叹的声。
约翰自从听了陈鑫讲的几节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机械原理》课后,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开始疯狂爱上的,是齿轮咬合时严丝合缝的秩序,是活塞滑动中蒸汽与钢铁媾和的韵律。
怎么样,老约翰?蒋毅走过去问道。
铁匠抬起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妙啊!他拍打着黄铜锅炉,地精的制作虽然工艺非常的偷工减料,但这蒸汽系统的设计却非常有创意!他指向一组复杂的齿轮装置,看这个压力调节阀,用爆炸性燃料直接驱动活塞,功率比普通蒸汽机大三倍!
艾伦闻言也凑了过来,眼睛微微睁大:原来如此...他们用化学燃料替代了传统燃煤,通过控制爆炸频率来调节功率。他蹲下身,手指描摹着管道的走向,虽然危险,但效率确实高。
我们要的还是稳定,能优化吗?蒋毅单刀直入。
老约翰和艾伦交换了一个眼神。老约翰搓着满是老茧的双手:给我们两天时间,应该能搞明白原理。他指向车间角落的一堆零件,正好之前拆解地精车辆时留了些部件,可以拼凑试试。
艾伦补充道:不过安全系数得提高至少五倍,我可不想实验室天天爆炸。
蒋毅露出满意的笑容,转向陈鑫:鑫哥,你那边铜线拉丝机的图纸...
早画好了。陈鑫从怀中掏出一卷羊皮纸展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尺寸和参数,但动力系统一直没解决,普通水车提供的扭矩不够稳定。他指向图纸中央的传动装置,现在有了地精这套蒸汽系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蒋毅的目光在图纸和地精机器间来回扫视,突然眼前一亮:等等,你们看这个——他指向伐木机上一个奇特的装置,这个调速器能不能用在拉丝机上?
三人同时凑近观察。那是一个由齿轮和弹簧组成的设计精巧但是工艺粗糙的装置,随着老约翰的拨动发出规律的声。
这个想法不错!陈鑫猛地拍了下大腿,拉丝过程需要恒定张力,这个调速器正好能解决速度波动问题!
老约翰已经拿起工具开始拆卸:给我两天,不,一天!我就能把它改装到拉丝机上!
蒋毅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匠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协同攻关的场面,正是他梦想中五星城该有的样子。他转身走向工业区的问题墙——那是他模仿大学实验室设立的创意板,上面钉满了各种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
在铜线生产的栏目下,蒋毅取下动力不足的标签,换上了已解决的纸条。他的手指抚过旁边绝缘材料的标签,眉头又皱了起来。漆包线是电力系统的关键,没有合格的绝缘漆,再好的铜线也无法用于线圈和电机。
艾伦,蒋毅回头喊道,绝缘漆的研究有进展吗?
艾伦正埋头记录数据,闻言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目前有了新的方案,昨晚刚有想法。他从实验台抽屉里取出一个小陶罐,里面盛着半罐琥珀色的粘稠液体,松脂基绝缘漆,添加了月光草提取物增加柔韧性,还有一撮星尘花粉提高耐热性。
蒋毅接过罐子,用手指蘸了一点。液体在指尖拉出细长的丝线,散发出淡淡的松木清香。附着性如何?
完美。艾伦骄傲地挺起胸膛,我在铜棒上测试过了,200度高温下连续工作八小时不开裂,弯曲三十次不脱落。他压低声音,多亏了鑫哥那本《材料科学基础》,虽然里面大部分术语我看不懂,但高分子材料那章给了我灵感。
蒋毅听完艾伦的逆天发言,看向陈鑫感叹道:人家就用了几个月,就吃透了那本书了,还能改良配方了。鑫哥,比起他来我们就是学渣呀!
也没有..完全吃透..。艾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书里提到的分子结构稳定性概念让我想到炼金术中的元素平衡理论,然后结合本地材料特性...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专业了。
蒋毅和陈鑫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那本《材料科学基础》是他们从原世界带来的大学教材,原本只是给艾伦当参考,没想到这个炼金术士竟然真的从中汲取了灵感,还结合魔法世界的材料做出了创新。
艾伦,蒋毅郑重地拍拍他的肩膀,你是个天才。
艾伦的脸瞬间红到了耳根,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只是做了些小实验...不过绝缘性测试只是做了静电吸附法、盐水导电试验和吸水性测试,绝缘性能好不好还有点不确定。
少谦虚了!蒋毅一把搂住艾伦的脖子,你这可是开创了魔法材料学的新领域!等铜线量产了,直接进行可用性测试,很快就知道了,粗暴一点无所谓,到时候啊,第一台发电机就归你用!
这话也就蒋毅会这么说,陈鑫的实验态度可比蒋毅严谨多了,但是这他也不得不同意蒋毅的想法,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搞到电,化学电池的电压太低,陈鑫自己都懒得做。
四天之后的午后,瑞博匆匆跑来,脸都跑红了:毅哥、鑫哥!老约翰说拉丝机的模具出了问题,需要你们去看看!
”瑞博,你去把艾伦也叫上。我们先过去。“蒋毅听后给瑞博交代一句后就和陈鑫见老约翰。
三人来到车间里时,老约翰正对着一块金属模具发愁。模具中央的孔洞边缘出现了细微的毛刺,这是铜线拉丝最忌讳的缺陷。
高耐磨陶瓷!艾伦检查后脱口而出,我们需要陶瓷模具。
陈鑫补充说道,虽然陶瓷是好材料,但是要加工成模具可不容易,入口区、压缩区、定径区、出口区。这定径区的孔径公差也十分小才行。
”我负责材料配方,老约翰负责工艺,肯定没有问题的。“艾伦自信的说道。
”那行,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蒋毅看着艾伦高兴,蒋毅和陈鑫正准备离开。
等等,陈鑫。老约翰指着地精伐木机的动力系统,动力部分已经拆解好了,但安装到拉丝机上还需要调整传动比。他挠了挠头,这个...可能需要你来帮忙计算一下。
陈鑫二话不说接过图纸:交给我吧。地精的齿轮组太粗糙了,我重新设计一套行星齿轮系统,保证扭矩平稳输出。
接下来的三天,工业区灯火通明。工匠们分成三班倒,日夜不停地调试设备。蒋毅、陈鑫、艾伦和约翰几人几乎住在了车间,眼睛熬得通红,却依然精神抖擞地协调各方进度。
第四天黎明,第一台蒸汽动力铜线拉丝机终于组装完成。三米高的钢铁巨兽矗立在车间中央,精密齿轮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老约翰亲自点燃了燃料室,改良后的蒸汽系统发出平稳的声,不再有地精机器那种随时会爆炸的恐怖感。
开始测试!蒋毅一声令下。
老约翰扳动控制杆,机器发出悦耳的运转声。预处理好的铜棒进入引铸模。随着牵引轮的转动,一条发亮的铜线如同活物般从模具中缓缓抽出,在晨光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通过导论进入温度在500度左右的退火区,保温区和冷却区,最终形成第一捆铜线。
直径1毫米,表面光洁度良好!负责测量的工匠高声报告。
车间里爆发出欢呼声。老约翰激动得双眼湿润,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着那根闪亮的铜线,如同抚摸情人的发丝。艾伦则忙着在笔记本上记录各项参数,眼镜片上反射着跳动的数据。
但蒋毅的目光已经投向下一个环节。他拿起一段铜线,浸入艾伦研发的绝缘漆中。琥珀色的液体均匀地包裹住铜线,在烘干箱中逐渐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
漆包铜线测试,开始!蒋毅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