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时节,全球协作的浪潮愈发汹涌。高小琴带着从c国带回的“移动医疗车”落地经验,马不停蹄投入工作——她牵头优化山水集团医疗援助体系,将“医疗+农业+数字”的融合模式推广到中亚五国;主导的“全球妇幼健康计划”新增12个合作国家,培训当地医护人员超3000人;甚至挤出时间带队研发适配高原地区的便携式诊疗设备,填补了高海拔医疗援助的技术空白。
中枢的月度协作会议上,林天翻着高小琴团队提交的业绩报告,眼中满是赞许:“小琴这半年的成果,抵得上过去两年的工作量。‘移动医疗车’在c国山区的接诊量突破5万,中亚的妇幼健康站让当地新生儿死亡率下降18%,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
高育良在一旁补充:“她几乎连轴转,上周去中亚调研,凌晨三点还在发项目调整方案,早上六点又跟着当地团队去山区考察。我劝她歇两天,她总说‘多赶一步,就能多帮一些人’。”
会议结束后,林天特意留下高小琴。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桌面上,他看着眼前满眼疲惫却依旧眼神发亮的女人,语气带着关切:“小琴,你这根弦绷得太紧了。协作的路还长,不用急在一时。”
高小琴笑着摆手:“林同志,现在正是项目推进的关键期,我歇不下来。”
“必须歇。”林天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我已经让秘书帮你安排好了,给你放个长假,去高小凤那边住段时间。她在南方的生态农庄打理得很好,你去那里晒晒太阳,看看田,好好调整状态。”
高小琴下意识想拒绝,刚要开口,小腹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坠胀感,像是有颗小小的种子在悄然扎根。她愣了愣,指尖不自觉地抚上小腹,脑海中闪过近段时间的疲惫、偶尔的恶心与嗜睡——那些被她当作“工作太累”的信号,此刻突然有了清晰的答案。
心脏猛地一跳,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她抬起头,看着林天关切的眼神,原本到了嘴边的“不用”,变成了轻声的“好”。
“怎么突然同意了?”林天有些意外,随即笑了,“这才对。工作是做不完的,身体才是根本。”
“我……想出去走走,换个环境整理下思路。”高小琴避开他的目光,指尖依旧轻轻按在小腹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想请假一年,好好调整,也顺便帮小凤打理下农庄,看看那里的生态农业模式能不能融入协作项目。”
林天毫不犹豫点头:“准了。这一年,山水集团的事有团队盯着,你不用操心。等你回来,我们再一起规划新的方向。”
走出中枢大楼时,春风拂过脸颊,带着花草的清香。高小琴站在路边,望着远处的车水马龙,忽然蹲下身,将脸埋在膝盖上,无声地笑了起来,眼泪却顺着指缝滑落——那是喜悦的泪,是释然的泪,是跨越了遗憾与迷茫,终于在岁月里收获的温柔馈赠。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个秘密,包括最亲近的高小凤。抵达农庄的那天,高小凤看着她眼底的疲惫,心疼地拉着她的手:“你呀,总算肯停下来了。以后就在这儿住,每天陪我看日出,种蔬菜,把那些工作上的事都抛在脑后。”
高小琴笑着点头,跟着高小凤走进农庄。这里青山环绕,溪水潺潺,稻田里的秧苗绿油油的,远处的果园里开着雪白的花。她每天清晨沿着田埂散步,午后在树荫下看书,傍晚帮着小凤采摘蔬菜,日子平静而温暖。
偶尔,她会收到团队发来的工作简报:“移动医疗车”在西亚顺利落地,“全球妇幼健康计划”又新增了3个合作国家,高育良在欧洲的绿色能源项目突破技术瓶颈……每看到一条,她都会轻轻抚摸小腹,低声说:“你看,我们的‘共赢’之路,一直在向前走。”
这天傍晚,她坐在稻田边,看着夕阳将天空染成金红色,手机忽然响起,是林天发来的视频。屏幕里,他站在“老领导纪念田”的“世界田垄”旁,身后是金黄的稻浪:“小琴,‘协作1号’稻种在非洲的推广面积突破200万亩了,当地百姓特意拍了视频给你看。”
镜头转向旁边的非洲农户,他们举着饱满的稻穗,用中文喊着“谢谢高总”。高小琴笑着挥手,眼眶却微微泛红。
“你在农庄还好吗?看你气色好多了。”林天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不用急着回来,好好休养。”
“我很好,林同志。”高小琴轻声说,指尖下意识地挡在小腹前,“等我回去,再跟你汇报农庄的生态农业模式,说不定能给‘医疗+农业’项目添点新想法。”
挂了视频,高小琴望着眼前的稻田,心中满是笃定。她知道,这一年的时光,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腹中的小生命,更是为了沉淀下更坚定的力量——等她再次回到“共赢”的征程中时,会带着岁月的馈赠,带着新的希望,继续与林天、与所有并肩的人一起,把初心的路走得更稳、更远。
晚风拂过稻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无声的期待。高小琴轻轻靠在田埂上,感受着小腹里微弱的悸动,嘴角扬起温柔的笑容。她知道,这份藏在心底的秘密,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化作“共赢”故事里又一份温暖的传承,而岁月的美好,也正在这初心与深情的交织中,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