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班子履职步入正轨,“共赢”战略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全域共振”之势,各领域成果密集涌现,从地方实践到跨国合作,从民生改善到安全保障,处处彰显着“选对人、干实事”的强劲动能。
汉东省的“稻种溯源平台”上线首月,就吸引全国300多家商超与电商平台入驻,江山稻种及衍生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0%。孙连城与陈默趁热打铁,推出“溯源+文旅”活动,邀请全国消费者走进汉东稻田,体验农耕文化,仅国庆期间就接待游客5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陈默在汇报中说:“我们不仅要让好产品卖得好,更要让‘共赢’的故事传得远。”
汉江省的“共赢物流港”主体工程提前3个月完工,首趟开往东南亚的“共赢专列”满载着汉东稻种、汉江机械配件驶出港口,比传统海运时间缩短一半。周正与沈阳天借此契机,在物流港周边规划“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已有50家东南亚企业签约入驻,预计年交易额可达100亿元。沈阳天笑着说:“基建通了,产业活了,老百姓的腰包自然就鼓了。”
汉南省的“光伏+生态旅游”项目则成为绿色共赢的标杆。叶为书带领团队在光伏电站周边打造“阳光民宿村”,统一规划建筑风格,保留乡土风貌,国庆期间民宿入住率达100%,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更令人振奋的是,该项目吸引非洲某国考察团专程来访,双方签订光伏技术合作协议,汉南的绿色经验即将走出国门。
部委层面的保障作用也愈发凸显。程度主导的“共赢安全防护网”在非洲、东南亚新增8个情报联络点,成功拦截噢国针对“共赢”项目的3次技术窃密行动,为海外项目筑起“安全屏障”;赵东来推动的“共赢项目治安保障细则”在基层落地,全国800多个“共赢”项目实现矛盾纠纷“零积案”,某乡村“共赢”加工厂负责人说:“有公安同志保驾护航,我们干事更安心。”
西部与南部省份的“共赢”产业转移也结出硕果。西部某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云展厅”与12个海外“共赢”项目点建立直供关系,高原青稞饼干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南部某省的“跨境农业合作区”产出的首批热带水果运抵夏国,通过社区团购平台1小时售罄,当地农户特意给省长寄去感谢信:“跟着‘共赢’干,日子比水果还甜。”
这年年底,“全球共赢年度峰会”在夏国首都召开,160个成员国代表齐聚一堂,看着汉东的稻穗、汉江的物流港、汉南的光伏板等成果展示,纷纷赞叹“夏国的共赢实践为全球合作提供了范本”。峰会期间,又有10个国家申请加入“共赢”合作体系,全球“共赢”版图进一步扩大。
林天在峰会上发表讲话时,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各地共赢成果与民众笑脸:“‘共赢’不是一句口号,是无数人用实干浇灌的果实。从汉东到汉南,从夏国到全球,只要我们始终以民心为基、以实干为要,就一定能让和平与发展的种子,在更多土地上生根发芽。”
台下,孙连城、陈默、叶为书等新班子成员,与叶紫涵、沈佳怡、赵梓琪并肩而坐,眼中满是坚定。他们知道,“共赢”的路还在延伸,而他们将继续带着初心与担当,在这条路上步履不停,让“共赢”的光芒,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