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次日的人事任免会议仅剩一天,傍晚的中枢常委会会议室依旧灯火通明。林天将梳理好的“人事预提名单”分发给其他六位常委,名单上清晰标注着拟提拔干部的姓名、现任职务、主要实绩与品德考核结果,核心聚焦“共赢”战略关键岗位——包括海外项目总协调、基层督导专员、中枢政策研究室主任等12个重要职位。
“这次人事调整,核心是为‘共赢’战略下一阶段攻坚配强班子。”林天手指名单上的关键人选,率先开口,“比如拟提任海外项目总协调的张同志,过去三年在非洲农业项目中带领团队突破耐旱稻种推广难题,农户满意度达98%,品德考核中无任何违规记录,且多次主动申请去艰苦地区轮岗;拟提任基层督导专员的李同志,在‘数字共赢’落地中解决了17个偏远村庄的通信难题,群众口碑突出,但需重点考察其应对突发舆情的能力,周正已整理好她的相关处置案例,各位可以参考。”
分管组织工作的常委接过话茬,补充分析:“名单中的8位干部来自基层或海外一线,2位来自中枢政策部门,均经过‘三重关卡’考核。但有个细节需要注意——拟提任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王同志,专业能力强,但此前在一次跨部门协调中存在‘重效率、轻沟通’的情况,是否需要安排岗前协调能力培训?”
林天点头认可:“这个建议很关键。所有拟提拔干部上岗前,都要参加‘共赢’专题培训,重点补‘协同作战’和‘民生服务’两门课,陆亦可负责牵头,确保他们到岗后能快速融入团队,避免‘单打独斗’。”
讨论到涉及家族后辈的岗位安排时,林天特意强调:“林家长辈虽在非洲稻种推广中表现优异,但此次仅列入‘后备考察名单’,暂不提拔。要让他明白,岗位晋升靠的是长期实绩,不是短期表现,更不能靠家族光环。后续所有家族后辈的提拔,必须经过更严格的‘群众评议’环节,由陆亦可的督查组全程监督,杜绝任何特殊化。”
其他常委纷纷表示赞同。分管纪检的常委补充:“已安排纪检部门对名单中的干部进行‘回头看’,重点核查是否存在‘带病提拔’风险,目前未发现任何问题。明天的会议上,我们会公布核查结果,确保人事任免公开透明。”
会议接近尾声,林天将名单最终版敲定,语气郑重:“人事任免是‘共赢’事业的根基,每一个岗位都关系到政策落地的实效、民众的切身利益。明天的会议上,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实绩优先、群众认可’的原则,把真正能扛事、肯实干、守底线的干部选出来,为‘共赢’战略注入新的动力。”
散会后,林天回到办公室,再次翻看名单,在每个干部的实绩旁标注出“需重点关注的民生领域”——张同志需侧重非洲粮食安全监测,李同志需加强基层数字服务督导。他知道,明天的人事任免会议不仅是对干部的选拔,更是对“共赢”未来的布局,只有把人用对、用准,才能让这条惠及全球的道路走得更稳、更远。
窗外夜色渐深,中枢大楼的灯光依旧明亮,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人事任免会议,照亮“选贤任能、共促共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