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在汉江推进“江山模式”落地的过程中,发现省发改委的孙连城是个“实干型”干部——此前负责汉江物流枢纽的土地协调工作时,他连续一个月扎根一线,不仅高效解决了30多户村民的征地安置问题,还主动对接环保部门,优化了枢纽的绿化方案,让项目提前半个月开工;后续推动“政企研联盟”时,他又牵头整理出《汉江地市产业适配指南》,为17个地市精准匹配合作资源,成了各地推进工作的“工具书”。
在一次省委常委会上,林天特意提及孙连城的表现:“推进‘共赢’模式,需要更多能沉下去、干实事的干部。孙连城在物流枢纽建设、联盟落地中的担当和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这样的干部该提起来、用起来。”这番话得到了常委们的一致认可,最终会议决定,任命孙连城为汉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分管“共赢”项目的产业协调与落地推进工作。
任命文件下达当天,孙连城第一时间来到林天办公室汇报工作。“感谢林书记和省委的信任,我一定把工作干扎实,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孙连城递上一份《“共赢”项目地市督导计划》,“接下来我计划用一个月时间,走遍17个地市,现场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比如襄阳新能源研发中心的技术对接、黄冈的种源推广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半年见效’的目标。”
林天看着计划,满意地点头:“你的优势就是接地气、能攻坚。下去督导时,要多听企业和群众的声音,比如农业种源推广,不能只看种植面积,还要看农民的实际收益;产业联盟建设,要避免‘重形式、轻实效’,确保每个联盟都能真正带来订单和技术。”他顿了顿,补充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向省委汇报,我们一起想办法。”
孙连城上任后,立刻按计划开展地市督导。在襄阳新能源研发中心,他发现欧洲技术团队与本地企业存在“技术标准衔接难”的问题,当即协调汉江汽车工业学院的专家成立“技术对接小组”,用一周时间制定出适配方案,推动研发工作重回正轨;在黄冈,他了解到部分农民对江山稻种的种植技术不熟悉,又联系江山农科院,邀请5名专家开展“田间课堂”,手把手教农民育苗、施肥,还协调保险公司推出“种源收益险”,打消了农民的顾虑。
一个月后,孙连城向林天提交督导报告:“17个地市的‘共赢’项目均按进度推进,其中襄阳新能源研发中心已完成首版车型设计,黄冈的江山稻种种植面积突破60万亩,十堰商用车海外售后网络也签下了3个东南亚订单。”
林天在省委常委会上通报了督导成果,并再次强调:“选人用人要向实干者倾斜,像孙连城这样能扛事、干成事的干部,要给他们平台、给机会。只有让担当者有位、实干者得利,才能凝聚起推进‘共赢’模式的强大合力,让汉江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会后,孙连城又投入到“汉江全球贸易网”的航线协调工作中。看着他忙碌的背影,林天心里清楚:“共赢”模式的落地,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无数像孙连城这样的基层干部去执行、去攻坚。只要每一个岗位都有人担当、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实,汉江定能成为“江山模式”推广的标杆,让“共赢”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