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们在A国的合作项目刚步入正轨,林天就接到一个熟悉的电话——电话那头是苏烈,这位曾与他在d国并肩应对武装分子、后来返乡创业的故友,如今带着自己的农业科技团队,主动提出要加入A国智慧农业合作项目。
“林天,我在新闻上看到你推动A国搞智慧农业,我们团队这两年研发出了适合规模化种植的‘智能灌溉系统’,在国内试验田能节水30%,刚好能用到A国中部的干旱地区!”苏烈的声音里满是干劲,“而且我还带了20个懂农业技术的老乡,能帮当地农民做实操培训,比单纯派专家去更接地气。”
林天又惊又喜,立刻邀请苏烈来四合院详谈。第二天,苏烈带着团队核心成员和系统模型赶到,刚进院子就被赵磊认了出来:“这不是当年在d国跟咱们一起守医疗站的苏大哥吗?你可算来了!A国中部的灌溉问题正愁没人解决呢!”
苏烈笑着与众人打招呼,随后在长桌前展开系统模型:“这套‘智能灌溉系统’能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还能连接手机App,农民在田里就能操作。A国中部缺水,用这套系统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省水资源,咱们还能顺带把系统的生产技术教给他们,帮他们建本土工厂。”
王鹏立刻凑过来:“要是建工厂,设备运输的事交给我!我在A国西海岸的物流枢纽刚好能派上用场,保证生产线设备按时到位。”张远也接话:“系统操作手册和培训教材我来印,还能帮你们做双语教学视频,方便当地农民学习。”
林天看着热闹的场面,对苏烈说:“你带团队来,刚好能补上A国农业合作的技术缺口。这样,你牵头负责智能灌溉项目,赵磊的农机维修站给你配售后,王鹏负责物流,张远做培训支持,咱们形成‘技术+服务+物流’的完整链条,让项目落地更快、效果更好。”
苏烈点头应下,当天就带着团队飞往A国中部。抵达后,他们第一时间与江山农业专家对接,在试验田搭建起“智能灌溉系统”试点。不到一周,试点田的小麦长势就明显优于传统灌溉区域,A国农民围着苏烈的团队,拉着他们问东问西,连当地农业部长都专程赶来考察,当场决定在中部10个州推广这套系统。
消息传回四合院,林天正在给孩子们讲苏烈在d国的故事。念念听完,兴奋地说:“苏叔叔好厉害!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发明东西帮别人!”林天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只要你好好学习,以后一定能比苏叔叔更厉害。”
与此同时,苏烈在A国的项目还带来了意外收获——当地一家新能源企业看到“智能灌溉系统”的技术实力,主动提出合作,希望将这套系统与光伏电站结合,用太阳能发电驱动灌溉设备,实现“能源+农业”的联动。苏烈立刻联系林天,林天随即协调夏国新能源企业加入,三方很快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A国南部建设“光伏+智能灌溉”示范基地。
当苏烈把合作协议发给林天时,附带了一张照片——照片里,A国农民在光伏板下操作智能灌溉设备,脸上满是笑容。林天把照片拿给沈首长看,沈首长感慨道:“以前咱们是帮别人解决温饱,现在是帮别人实现可持续发展,‘共赢’的层次越来越高了。”
林天点头:“这离不开苏烈、赵磊他们这些人的付出。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咱们的‘共赢’之路,会越走越宽。”
夕阳下,四合院的葡萄架下,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林天看着远方的天空,心里清楚:从d国的初次携手,到A国的深度合作;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如今的庞大团队,“共赢”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他,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起,在这条充满希望的路上,续写更多温暖而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