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林天把工作重心转向“基层治理提质”。他带着团队深入汉江省多个乡镇、社区调研,发现部分基层存在“干部不作为、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有的社区办事流程繁琐,老人办一张社保卡要跑三趟;有的乡镇对群众反映的“断头路”问题,拖了半年仍未解决。
“基层是民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走不通,老百姓的获得感就上不来。”林天在基层治理座谈会上,对着各地市负责人强调,“从今天起,所有基层单位必须推行‘一站式服务’,能一次办完的事绝不让群众多跑一趟;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建立‘销号制度’,解决一件、销号一件,每月公示进展,接受群众监督。”
为了推动政策落地,林天特意挑选江山市作为“基层治理试点”,让程度牵头优化社区警务服务,让潘不江的慈善基金会协助社区建立“民生服务站”,还让叶紫涵的康养团队培训社区志愿者,提供基础健康服务。
在江山某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很快建成——社保办理、医保报销、矛盾调解等业务集中在一个窗口,工作人员还会主动帮老人填写表格、线上申报。社区居民张阿姨拿着刚办好的社保卡,笑着说:“以前办个事要跑断腿,现在十分钟就搞定,还不用排队,真是太方便了!”
程度则在社区设立“民警驻点岗”,每周安排民警驻点3天,既能快速处理邻里纠纷,又能宣讲反诈、扫黑知识。有次社区里两位居民因停车位吵架,驻点民警五分钟就赶到现场,耐心调解后,两人不仅握手言和,还主动加入了社区“停车秩序维护队”。
潘不江的“民生服务站”更是成了社区的“暖心角”——志愿者每天为独居老人送热饭,帮行动不便的居民代购生活用品,还定期组织“邻里互助日”,让社区居民彼此熟悉、互相帮忙。“以前住对门都不认识,现在大家像一家人一样,有困难都有人帮。”社区居民李大爷说。
林天每月都会去试点社区督查,看到基层治理的变化,他特意在全省推广“江山经验”,还组织各地市干部来江山“取经”。西部某市的干部参观后,回去就对当地社区进行改造,不仅简化了办事流程,还在社区里建了“儿童托管点”,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没人管”的难题。
这天,林天接到林老爷子的电话,老爷子在电话里笑着说:“京城的老朋友们都在说,汉江省现在不仅经济好,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舒心,连社区里都比以前热闹了。你这‘基层治理’,比搞几个大项目还实在!”
林天笑着回应:“爷爷,民生就是这样,大事要抓,小事更不能漏。基层服务做好了,老百姓心里踏实,日子才能过得有滋味。”
年底,汉江省开展“民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满意度较去年提升25个百分点,“基层服务便捷度”“安全感”“幸福感”三项指标均位列全国前列。沈首长特意给林天打来电话,肯定道:“汉江的基层治理模式,把‘为民’落到了实处,值得在全国推广。继续加油,别辜负老百姓的期待!”
挂了电话,林天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汉江省的冬天虽冷,但社区里的“民生服务站”亮着暖灯,夜市里的烟火气依旧热闹,乡村集市上的农户们笑着清点收入……这些画面,构成了汉江最温暖的民生图景。
他知道,“胜天半子”的棋局,从来不是追求一时的胜利,而是在日复一日的深耕中,让治理更有温度,让民生更有质感。未来,他会带着伙伴们继续扎根基层、深耕民生,让汉江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烟火气、安全感与幸福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收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