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合作项目增多,林天需要频繁往返各地协调工作,而沈佳怡的“智能安防系统”作为项目安全核心,时常需要实时调整参数。为了让沈佳怡既能兼顾照顾念安,又能高效处理技术问题,林天提议:“不如在家搭建一套远程遥控系统,接入所有海外项目的安防后台,你足不出户就能监控运行、调试程序,紫涵也能帮你对接医疗站的安全数据。”
沈佳怡眼前一亮,立刻着手规划。叶紫涵主动承担起“协调员”的角色——一边联系医疗站,收集各项目区域的人员流动、物资运输等安全相关数据,同步给沈佳怡作为系统优化依据;一边帮忙改造家里的书房,定制隔音机柜、搭建稳定网络,确保遥控系统运行不受干扰。
短短半个月,远程遥控系统就搭建完成。书房里,多屏显示器实时显示着d国、G国、L国等项目的安防数据:红色预警线标注风险区域,绿色数据流代表设备正常运行,点击任意项目图标,就能查看现场监控、调取操作日志。沈佳怡抱着念安坐在操作台旁,手指在键盘上轻点,就能远程解决L国产业园的系统兼容问题,叶紫涵则在一旁整理医疗站的人员报备表,时不时提醒她:“G国医疗站明天有疫苗运输,记得把运输路线的安防等级调高一级。”
两人配合默契,远程遥控系统很快发挥作用——一次d国特区突发网络波动,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沈佳怡通过遥控后台迅速切换备用网络,全程仅用3分钟,就避免了安防数据中断;叶紫涵同步将医疗站的应急方案录入系统,确保特殊情况下,当地医护人员能通过系统快速调取救援流程。
就在两人忙着优化系统时,林天接到了回江山参加常委会的通知。此次会议聚焦“夏国企业出海成果转化”,需要他结合海外项目经验,为国内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临行前,林天特意去书房查看遥控系统,对沈佳怡和叶紫涵说:“有你们在家守着安全防线,我在江山也能安心开会。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抵达江山后,常委会上,林天结合d国模式、G国农业产业园等案例,提出两点核心建议:一是设立“海外项目技术共享基金”,鼓励国内企业将农机、医疗、安防等技术打包输出,降低发展中国家合作成本;二是建立“跨部门应急联动机制”,针对海外项目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自然灾害,协调外交、农业、医疗等部门提前制定应对预案。
参会领导对建议高度认可,一位分管经济的领导评价:“林天同志的建议,既贴合海外实际需求,又能带动国内产业升级,真正做到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会议间隙,林天还特意对接了江山的农业技术研究院,敲定将当地培育的抗虫害水稻品种,纳入下一批G国项目的种子供应清单。
远在京城的沈佳怡和叶紫涵,通过遥控系统密切关注林天行程——沈佳怡在系统里为江山会场周边设置了临时安防监测,联动当地安保部门实时反馈情况;叶紫涵则整理了海外项目中“技术适配本土需求”的案例,发给林天作为会议补充材料。
常委会结束后,林天第一时间赶回京城。刚进家门,就看到沈佳怡在书房调试系统,叶紫涵在一旁给念安读绘本,念念则拿着画笔画下“爸爸开会的江山”。林天走上前,看着显示器上平稳运行的数据流,笑着说:“有你们在家建的‘安全堡垒’,我在江山开会都格外安心。这次会议上,咱们的海外项目经验被纳入政策参考,接下来会有更多资源支持咱们的合作。”
沈佳怡抬头看向他,眼里满是自豪:“以后不管你去哪个国家,我都能通过这套系统,帮你守好安全防线。”叶紫涵也笑着补充:“医疗站的数据我已经同步更新,下次L国的医疗培训,咱们还能通过系统远程授课呢。”
夜色渐深,书房的灯光依旧明亮。远程遥控系统的屏幕上,各国项目的安防数据平稳流动,映照着一家人各司其职、共同守护“共赢”事业的身影。林天知道,无论是朝堂上的政策助力,还是家里的远程护航,都是推动海外项目前行的力量。而他们一家人,正以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的“战场”上,为这份跨越国界的事业,筑起最坚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