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持续推进的同时,林天始终惦记着“司法公正”这一民生保障的关键环节。得知汉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在推进“民生案件快审快结”改革,他特意抽时间前往法院调研,想看看改革落地情况,更想听听群众对司法服务的真实反馈。
走进省高院诉讼服务中心,林天没有提前通知,而是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咨询流程。在立案窗口,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现在民生类案件,比如劳动纠纷、邻里矛盾、农民工工资拖欠,都能走‘绿色通道’,立案当天就能分案,一般30天内就能出结果。”
林天点点头,又来到调解室。正好碰到一起农民工工资拖欠案的调解现场——5名农民工被某建筑公司拖欠工资近一年,多次索要无果后起诉。法官联合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当场拨通建筑公司负责人电话,从法律责任和社会影响两方面耐心劝说,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公司承诺3日内付清工资。
“谢谢法官,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拿到调解协议书的农民工老王激动地说,眼角还带着泪光。林天走上前,详细询问他们维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老王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打官司又慢又贵,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还不用花多少钱,真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
调研座谈会上,省高院院长汇报了改革成效:“今年以来,全省民生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40%,调解成功率提升至65%,农民工工资、赡养抚养、小额债务等案件的执行到位率也提高了30%。我们还在12个地市设立了‘巡回法庭’,把法庭开到农村、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官司。”
“做得好,但还有提升空间。”林天指出,“部分偏远地区群众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够,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维权;还有些案件虽然审结了,但执行环节存在‘梗阻’,群众拿不到钱,胜诉判决就成了‘法律白条’。这些问题必须解决。”
他当场提出建议:第一,联合教育、司法部门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组织法官、律师定期开展普法讲座,发放维权手册,让群众懂法、用法;第二,建立“民生案件执行联动机制”,联合公安、工商、银行等部门,对恶意拖欠、逃避执行的企业和个人采取联合惩戒,确保胜诉群众能及时拿到赔偿;第三,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民生案件监督岗”,接受群众对办案效率、服务态度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省高院院长当即表示:“我们会立刻落实您的建议,下周就启动‘法律下乡’活动,月底前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绝不让群众的合法权益打折扣。”
离开法院时,林天特意叮嘱随行的工作人员:“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撑。只有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他们遇到问题时‘信法不信访’,民生保障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
回去的路上,林天接到程度的电话,说之前办理的涉黑案件,涉案资产已依法处置完毕,部分款项将用于补偿受害群众。林天嘱咐道:“一定要把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里,同时配合法院做好后续法律宣传,让大家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法律都会为他们撑腰。”
夕阳透过车窗洒进来,林天望着窗外的街景,心中满是坚定。从扫黑除恶到基层治理,从民生服务到司法公正,每一步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步都不能马虎。他知道,“胜天半子”的棋局,需要用公平正义筑牢根基,用司法温度守护民生,只有这样,汉江省的民生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长远,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才能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