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废品站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尔夜雾用铁丝将最后一摞旧报纸捆扎成方正的立方体。报纸边角在山邪中簌簌作响,露出1986年报纸头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的标题已被雨水浸湿。他蹲下身,指尖拂过泛黄纸页上宇航员的黑白照片,像抚摸着三十年前那个趴在供销社柜台前的少年自己。
尔夜雾,这批报纸卖不卖?开着蓝色三轮车的尔夜化探进头来,车钭里传来塑料瓶碰撞声。尔夜雾直起身,将报纸堆上磅秤:称吧,还是老价钱。电子秤数字跳动,他忽然按住尔夜化要撕记录的手,从最底层抽出一卷用塑料袋包裹严实的报纸。
塑料袋里是1970年4月25日的《解报》,第三版角落刊登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简讯。这是他六十年前在拆迁区的垃圾堆里发现的,报纸边角被鼠啃出缺口,却依然能看到铅字间跳动的油墨。
七月流火的午后,废品站闯入个穿白色t恤的少年。他蹲在报纸堆前翻找时,胸前的NS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请问您这里有1999年以后的航天类报纸吗?他说话带着北派腔,运动鞋上沾着的红土与废品站的黑格格不入。
尔夜雾从冷藏柜里拿出两瓶北挖汽水,瓶身的水珠在铁皮桌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找报纸做什么?他拧开瓶盖时,注意到帆布包上印着的字样。少年灌下半瓶汽水,抹了把嘴:我们在做长征系列火箭发射记录整理,需要当时的媒体报道作参考。
夕阳西沉时,他们在堆积如山的旧报纸中开辟出一片空地。尔夜雾从隐秘的铁皮柜里搬出三个纸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按年份排列的报纸。当少年看到2003年10月16日的报纸时,突然发出短促的惊呼——头版神舟五号安全返回的标题旁,有个模糊的指印,墨迹与报纸的铅字融为一体。
这是航天员落地那天,在广场捡的。尔夜雾用袖口擦拭镜片上的灰尘,那天广场上到处都是狂欢的人,报纸像雪花似的飘。他指着报纸中缝的寻物启事笑:当时还想着,能捡到宇航员掉落的东西。
暴雨倾盆的夜晚,废品站的铁皮屋顶被砸得噼啪作响。少年蹲在灯下,将扫描仪对准1984年报纸的航天科普版。尔夜雾坐在小板凳上,看屏幕里的报纸形象逐渐开阔,忽然指着文章配图说:这个轨道示意图画错了。
少年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空:不可能吧?这是当时的权威报道。尔夜雾起身从墙角拖出个铁皮饼干盒,倒出二十多个缠着光色电线的模型火箭。其中半米高的长征三号乙模型格外精致,助推器上用红漆写着成功率92.3%。
每晚都在研究这些。尔夜雾摘下老花镜,露出镜片后的疲惫,前些年在机床厂当技术员,画图是老本行。他从模型堆里翻出个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画满轨道计算公式,页眉处贴着从报纸上剪下的航天照片。
雨停时,少年的U盘存满了扫描件。他忽然从包里掏出个银色金属片:这个送您。金属片上蚀刻着国际空间站的轮廓,背面刻着小的经纬度坐标。这是我们团队做的纪念章,上面是空间站过境北挖时的轨迹。
秋分那天,尔夜雾在废品站门口竖起竹竿,顶端的旧电视天线绑着面迷你旗。少年带着两个同事开着越野车来接他,后备箱里装着投影仪和折叠幕布。当暮色吞没城市轮廓时,废品站的空地上闪起流动的星河——长征火箭发射的形象在旧报纸堆之间流转。
看这个。少年将画面定格在2016年长征五号首飞的瞬间,整流罩分离时,我们在残骸里发现了这个。他展开透证物袋,里面是半张烧焦的《报纸》,体育版的足球赛讯与航天版的发射预告奇妙地共存。
尔夜雾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得弯下腰。少年递过水瓶时,瞥见他工作服内袋露出的医院诊断书。老人摆摆手:没事,老毛病。他从怀里掏出个用锡纸包裹的东西,层层揭开后,露出块碳化的报纸残片——正是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时,飘落在内蒙古草原的报纸碎片。
这是捡过最贵重的废品。尔夜雾将残片放在投影仪光束中,烧焦的边缘在幕布上投下蝴蝶展翅般的形,你们说,这些飞向太空的报纸,会不会变成新的星座?
2024年11月21日夜,尔夜雾被手机铃声惊醒。尔夜化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尔夜雾,我们在回收的火箭残骸里发现了这个!视频通话的画面中,半张被烧得蜷曲的报纸在无菌操作台上缓缓展开,空间站完成建造的标题依稀可见,报头版位置刊登着最新一批航天员的合照。
当长征十号返回舱划破天际时,尔夜雾正站在废品站的屋顶。他举起自制的望远镜——镜筒是用卷纸芯做的,镜片来自报废的花镜。阳光穿过大气层,在返回舱周围形成黄色的光晕,像极了旧报纸边缘那圈温暖的光。
夜幕降临时,少年带着航天城的同事们来到废品站。他们在报纸堆间架起篝火,火星随山邪飘散,与头顶的银河连成一片。尔夜雾从铁皮柜深处取出那个1970年的报纸卷,当东方红一号的简讯在火光中显形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每天捆这些旧报纸,都觉得是在给火箭搭天梯。他将报纸卷放入火堆,红色的火焰中,铅字化作点点光辉,缓缓升向深邃的夜空。
三个月后的航天城档案馆,废品站航天文献特展正在进行。玻璃展柜里,1986年的报纸与挑战者号残骸并置,2003年的报纸旁摆放着尔夜雾手绘的轨道示意图。最中央的展台上,半张烧焦的报纸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沉睡,旁边的说明牌写着:来自民间的航天记忆,最朴素的光辉。
少年站在展厅尽头,望着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的形像——尔夜雾在废品站屋顶举起自制望远镜的背,与三十年前报纸上宇航员的照片渐渐重叠。忽然,手机震动起来,是废品站发来的消息:刚收到一批旧报纸,里面夹着个带航天标志的饼干盒,您要来看看吗?
窗外,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正拖着红色尾焰刺破云层,将一颗新的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穿过云层的瞬间,阳光洒在档案馆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光晕,像极了那些在废品站流转了半生的旧报纸,在时光里沉淀出的温柔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