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春日部像被装进了蒸笼,午后的阳光晒得柏油路发烫,连吹过的风都带着热气。
张淮初的小吃摊前,往日排着的小队伍不见了,偶尔有顾客路过,也只是匆匆瞥一眼热乎的关东煮,摇着头离开。
“老板,今天太热了,热乎的小吃根本没人买,咱们得想个办法。”菜菜擦着额头上的汗,把遮阳棚又往外拉了拉。
张淮初看着推车里剩下的半锅关东煮,心里也犯了愁。
之前的热食在冬天卖得火爆,可到了夏天,顾客都想找凉快的吃,再守着热食,销量肯定要下滑。
他想起小时候外婆夏天常做的绿豆沙,冰镇后喝一口,浑身都凉快,要是再加点小汤圆,既能当饮品又能当零食,孩子们肯定喜欢。
“有了!咱们做绿豆沙冰汤圆!”张淮初拍板,“绿豆沙解暑,小汤圆管饱,冰镇后吃着凉快,正好适合夏天。”
他立刻行动起来:先把绿豆提前泡了两小时,下锅煮到开花,捞出一部分绿豆压成泥,剩下的留着颗粒感,这样口感更丰富;
然后加少许冰糖熬煮,煮到绿豆沙浓稠,放凉后倒进冷藏箱冰镇;
小汤圆选的是迷你款,开水下锅煮三分钟,捞出来过凉水,保持q弹的口感;
最后把冰镇绿豆沙倒进杯子,放上一勺小汤圆,撒上少许干桂花,一杯解暑的绿豆沙冰汤圆就做好了。
“你尝尝,看能不能行。”张淮初递了一杯给菜菜。
菜菜吸了一口绿豆沙,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驱散了热气,小汤圆q弹软糯,带着桂花的清香。
忍不住点头:“太凉快了!比冰淇淋还解腻,夏天吃正好!”
张淮初立刻在摊位前挂了块新牌子:
“夏日特供:绿豆沙冰汤圆,冰镇解暑,仅售300日元!”
还特意把做好的冰汤圆放在透明的展示柜里,冰块堆在周围,看着就凉快。
第一个顾客是风间的妈妈,她带着风间路过,刚好看到冰汤圆,停下脚步:“老板,这个是新出的解暑小吃吗?给我来一杯,风间肯定喜欢。”
“是的,绿豆沙是现熬的,汤圆也煮得软,孩子吃着放心。”张淮初递过冰汤圆,“您拿好,小心冰手。”
风间妈妈刚接过,风间就伸手要:“妈妈,我要喝!看起来好凉快!”
风间吸了一口,眼睛瞪得溜圆:“太好喝了,比汽水还凉快!妈妈,明天还要买!”
消息很快传了开,送孩子的家长们纷纷来买。
一位妈妈一下子买了三杯:“给我家三个孩子各带一杯,天太热了,孩子总闹着要吃冰淇淋,这个绿豆沙健康,我也放心。”
还有上班族路过,看到冰汤圆也忍不住停下:“老板,给我来一杯!中午吃了热饭,正想喝点凉快的。”
到了下午四点,公园里的孩子们放学了,摊位前又热闹起来。
小新拉着美伢的手,吵着要冰汤圆:“妈妈,我要吃那个会‘凉快’的汤圆!风间说比刨冰还好吃!”
美伢无奈地笑着买了一杯,小新接过就大口喝起来,冰凉的绿豆沙沾在嘴角,他也不在意:“哇!真的好凉快!妈妈,我还要再买一杯!”
张淮初和菜菜忙得不可开交,菜菜负责打包,还特意给每个杯子套上袋子,避免顾客冰到手;
张淮初则不停地熬煮绿豆沙,补充冷藏箱里的存货。
直到傍晚六点,太阳快落山了,他们才终于能歇口气。
“老板,今天卖了多少杯啊?”菜菜揉着胳膊问。
张淮初数了数空杯子:“一共45杯!其中30杯是家长买给孩子的,比我预想的还多。”
正说着,一位经常来买小吃的老奶奶提着篮子路过,笑着说:“张老板,你这冰汤圆做得好啊!我家小孙子平时不爱喝绿豆汤,今天居然把一杯都喝完了,还说明天要再来买。”
“谢谢您的夸奖,要是喜欢,明天我再做些,还能给孩子加些水果丁。”张淮初笑着说。
当天晚上,张淮初刚回到家,系统提示音就响了:
【叮!夏日特供“绿豆沙冰汤圆”获顾客“解暑刚需”好评+12!】
【当前总好评度:425(413+12)!】
【解锁“季节适配”优化:后续推出应季小吃时,系统可自动推荐食材搭配与口味调整方案,顾客接受度提升50%!】
张淮初打开系统面板,看到推荐的“夏季后续品类”里,有酸梅汤、水果冰粉、凉面等选项,心里有了计划。
他在小本子上写下:“下周推出酸梅汤,搭配绿豆沙冰汤圆做套餐;准备水果冰粉,用当季的草莓、芒果做配料,吸引更多孩子。”
窗外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张淮初看着本子上的计划,心里满是动力。
他知道,做小吃就得跟着季节变,夏天有解暑的,冬天有暖身的,这样才能让顾客一年四季都想着他的摊位——而这,正是他能在春日部站稳脚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