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在黑暗中疾驰,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单调而刺耳的“哐当”声,在幽闭的隧道内被无限放大,震得人耳膜生疼。冰冷的、带着浓重霉味和金属锈蚀气味的空气如同刀片般刮过沈清弦的脸颊,让她因高烧而滚烫的皮肤感到一阵短暂的刺痛。她蜷缩在冰冷的金属车厢角落里,双手死死抓住车厢壁上的扶手,以稳定因车辆颠簸而不断摇晃的身体。脚踝处传来的剧痛早已麻木,转变为一种深入骨髓的钝痛,伴随着每一次车轮的震动,不断冲击着她脆弱的意识防线。
车厢内没有灯光,只有控制面板上几个微弱闪烁的指示灯提供着极其有限的光亮,勉强勾勒出车厢简陋冰冷的轮廓。窗外是纯粹的、吞噬一切的黑暗,偶尔有安装在隧道壁上的、早已损坏大半的应急灯残骸如鬼火般一闪而过,瞬间映亮粗糙的岩壁和飞速后退的支撑架,随即又被更大的黑暗吞没。
这辆突然出现的轨道车,是通往生路的诺亚方舟,还是驶向另一个地狱的囚车?那个用“普罗米修斯之火”密码向她示警、并指引她来到这里的神秘人,究竟是谁?是“守望者”内部的同情者?是周维明系统崩溃前埋下的另一枚暗棋?还是……“理事会”精心策划的、为了获取“火种”最终秘密的、更狡猾的陷阱?“勿信任何人”的警告如同冰冷的烙印,深深刻在她的脑海。
她紧紧攥着怀中那枚冰冷的“火种”,它是此刻唯一真实的存在,也是所有灾难与希望的源头。数据已经发出,但“火种”本身,似乎仍隐藏着更深的秘密,吸引着各方势力不死不休的追逐。
列车似乎在一路向下倾斜行驶,隧道内的空气越来越潮湿闷热,岩壁上的渗水也越来越多,甚至能听到隐约的地下水流声。温度在逐渐升高,与车厢外的寒冷形成诡异对比。这条隧道,究竟通向多深的地底?又通往何处?
时间在黑暗中失去了意义。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沈清弦因疲惫和伤痛几乎再次昏睡过去时,列车突然开始减速,刺耳的刹车声在隧道内回荡。最终,伴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列车彻底停了下来。
惯性让沈清弦猛地前冲,险些撞到控制面板上。她强打精神,警惕地望向车外。
隧道似乎到了尽头。前方是一堵巨大的、布满锈蚀金属管道和阀门的混凝土墙壁,墙壁中央,有一扇看起来极其厚重、需要液压开启的圆形气密门,门上亮着一盏幽绿色的“安全通行”指示灯。门旁有一个简单的密码输入键盘和身份识别区。
到站了?这里是哪里?
沈清弦的心提了起来。她小心翼翼地推开车门,跳下轨道。脚下是潮湿的水泥地。空气更加闷热,带着一股更浓的、类似硫磺和臭氧混合的刺鼻气味。隧道的嗡鸣声在这里变得更加清晰,源自那扇气密门后。
她走到门前,看着那个密码键盘和识别区。她没有密码,也没有身份卡。那个神秘人只指引她到这里,却没有给她进入的钥匙。
就在她束手无策之际,怀中的“火种”突然再次传来一阵微弱但清晰的温热感,并且微微震动了一下!同时,她注意到身份识别区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似乎是后来加装的、非标准的圆形凹槽,大小和形状……竟然与她手中的“火种”金属体惊人地吻合!
难道……“火种”本身就是钥匙?
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加速。是福是祸?她犹豫着,最终还是咬咬牙,将“火种”小心翼翼地放入那个凹槽。
“咔哒。”
一声轻响,严丝合缝。“火种”表面的纹路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流光。紧接着,密码键盘的屏幕亮起,显示出一行字:“生物密钥验证中……”
一道柔和的蓝光从识别区射出,扫描过沈清弦的面部。
“验证通过。权限等级:临时访客。门禁解除。”
“嗤——”一声气压释放的轻响,厚重的圆形气密门缓缓向一侧滑开,一股更热、更浓的、带着强烈机油和未知化学试剂味道的热风扑面而来!
门后景象,让沈清弦瞬间屏住了呼吸!
门内是一个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地下空间!穹顶高耸,被无数粗大的金属支架和纵横交错的管道网络所覆盖,远处隐没在昏暗的光线中。空间中央,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正在缓慢旋转的、发出低沉轰鸣的复杂机械结构,无数指示灯在其表面明灭闪烁,散发出庞大的热量和能量波动。更远处,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金属平台、悬空走廊和控制室,许多穿着类似防护服的人员在远处忙碌地走动着。整个空间灯火通明,却充满了一种非人的、冰冷高效的工业感。
这里根本不是出口!而是一个隐藏在地底深处的、规模庞大的、仍在活跃运行的高科技秘密基地!比“守望者”那个基地看起来更加先进、更加庞大!
“火种”竟然把她带到了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是谁的领地?“理事会”的?还是……另一个未知的势力?
沈清弦惊骇之下,下意识地想后退,但身后的轨道车门已经关闭,气密门也开始缓缓合拢!退路已断!
就在这时,两名穿着灰色制服、佩戴着头盔和武器、行动矫健的守卫从门内一侧快步走来,他们的制服上没有任何标识,但动作训练有素,眼神锐利。
“跟我来。”其中一人用不带感情的语气说道,做了个手势。没有询问,没有解释,仿佛她的到来是预料之中。
沈清弦心脏狂跳,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她紧紧握着“火种”,指甲掐进掌心。是束手就擒,还是拼死一搏?但在这个陌生的、戒备森严的基地里,反抗无疑是自杀。
她强迫自己冷静,点了点头,跟随着守卫向前走去。她必须弄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以及那个神秘引路人的目的。
他们穿过巨大的主车间,乘坐升降平台来到上层的一个区域。这里的环境相对“干净”一些,像是生活或工作区,但依旧充满冰冷的科技感。守卫将她带到一个没有任何窗户、只有简单桌椅和一张简易床铺的房间里。
“在此等候。不要随意走动。”守卫说完,便退了出去,门被无声地关上并锁死。
又是一个囚室。只是这个囚室,更加先进,更加令人不安。
沈清弦瘫坐在冰冷的金属椅上,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刚出狼窝,又入虎穴。她到底被卷进了一个多么巨大的漩涡之中?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房间门滑开。这次进来的,不是守卫,而是一个穿着白色研究服、戴着无框眼镜、气质冷静、年纪约三十出头的女子。她手里拿着一个电子平板,目光冷静地打量着沈清弦。
“沈清弦女士,”女子开口,声音平稳,没有多余的情绪,“欢迎来到‘方舟’基地。我是基地科研主管,代号‘分析师’。你可以放心,这里很安全,‘理事会’的触角暂时伸不到这里。”
方舟基地?又一个从未听过的名字!安全?沈清弦心中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这里是什么地方?谁带我来的?”
“分析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平板电脑转向她,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复杂的网络关系图,中心节点正是“创世纪理事会”,而延伸出的一个分支,标注着“方舟计划”,旁边有小小的注释:“观测与制衡”。
“我们是一个独立于‘理事会’和‘守望者’之外的第三方机构。” “分析师”平静地解释,“我们的宗旨是观测‘创世纪’相关技术的演进,并在必要时进行风险制衡,防止技术滥用导致不可控的后果。带你来到这里,是因为你携带的‘火种’,以及你亲身经历的‘烛龙协议’启动事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关于‘理事会’最新动向和潜在风险的数据。”
第三方?制衡?沈清弦皱紧眉头。这个说法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可信度有多少?
“那个用密码联系我的人,是你们的人?”她追问。
“分析师”微微点头:“那是基地的安全协议之一。当‘烛龙’协议激活并触发最高警报时,我们会尝试接触关键信息源。你很幸运,我们及时定位并引导了你。”
“你们想怎么样?”沈清弦直截了当地问。
“我们需要你提供详细的经历报告,尤其是关于‘伊甸’遗址内部情况、‘烛龙’协议运行细节、以及‘理事会’派出的‘夜枭’部队的作战能力和技术特征。” “分析师”的语气带着一种科研人员式的冷静,“这对我们评估当前局势和‘理事会’的真实实力至关重要。作为回报,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庇护,并……或许能帮你找到你一直在寻找的某些答案。”
提供经历?换取庇护和答案?听起来像一场交易。但沈清弦深知,与这些神秘势力打交道,绝不能轻易亮出底牌。
“周维明主任……他还活着吗?”她换了个问题,试图试探。
“分析师”沉默了一下,推了推眼镜:“周维明先生的情况……目前无法确认。‘守望者’基地遭遇的袭击非常猛烈,通讯完全中断。我们正在尽力搜集信息。”
又是无法确认!沈清弦的心沉了下去。她看着“分析师”那双冷静得近乎无情的眼睛,心中充满了疑虑。这个“方舟”基地,看似是避难所,但感觉比“守望者”基地更加冰冷、更加目的明确。他们真的只是中立的“观测者”吗?还是另有所图?
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刚从一场激烈的明争中逃脱,又陷入了一场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暗斗之中。而她手中的“火种”,依然是这场漩涡的中心。
“我需要时间考虑。”她最终说道,没有立刻答应对方的要求。
“分析师”似乎并不意外,点了点头:“可以。你就在这里休息。有什么需要,可以按铃。记住,沈女士,在这里,知识就是力量,也是生存的筹码。希望你做出明智的选择。”
说完,她收起平板,转身离开了房间。
门再次关上。沈清弦独自坐在冰冷的房间里,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精密仪器内部的一个微小齿轮上。一切都充满了计算和目的性。
“方舟”……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最后的避难所,但谁又能保证,这艘船的目的地,不是另一个深渊呢?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火种”,冰凉的触感让她保持着一丝清醒。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在这个深藏地下的神秘基地里,她唯一能依靠的,仍然只有自己,和这枚承载了无数秘密与牺牲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