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火坊的神火树在子时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十二根铁铸灯柱喷出的火星子足有三丈高,在雪幕中织成巨大的
字,惊得巡城御史的官马仰头长嘶,蹄铁在青石板上溅出的火花,恰好补上
字右下角的缺口。李天泽抱着铁铮站在灯树下,看着铁苗举着铁铃铛追着火星跑,忽然觉得这漫天火光,便是大魏百姓攥在掌心的星火。
殿下,东宫的金吾卫动了! 吕蒙的刀疤脸在火光中忽明忽暗,腰间鱼形匕首的倒影里,映着远处街角涌动的黑色甲胄,他们抬着九辆
祥瑞花车 ,车辕上的菊花纹比月光还冷。李天泽摸着铁铮襁褓上的磁石暗纹,忽然轻笑:九辆花车,对应老龙弯的九道险滩 —— 三皇叔倒是记得淑妃治水图的旧账。 他忽然指向神火树顶端的猫形灯,告诉水鬼队,按北斗方位潜入玉泉湖,花车底的炸药,该让它们尝尝黄河水的滋味了。
朱雀大街的梆子声敲得人心慌,太子李承乾的鎏金车架在火把簇拥下驶来,玉扳指隔着车窗,在神火光影里划出冷冽的弧线。他望着神火树上跳动的
字,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淑妃出殡那日,百姓们也是举着这样的火光,把皇宫照成了透明的琉璃殿。 他突然喝止车队,看着街角卖炊饼的王老汉掀开烤炉,炉壁上的《冰河曲》短句正在火星中跳舞。
启禀太子殿下, 杨昌理的替身从花车中钻出,菊花纹袖扣在火光下泛着青灰,神火坊的匠人兵团正在集结,他们推的不是花灯,是十二架刻着《淬火歌》的神火弩!李承乾的玉扳指捏得咯咯作响,忽然听见头顶传来
声,九盏猫形灯从神火树顶端坠落,恰好卡在花车的轮轴间。波斯老者的笑声混着磁石相吸的嗡鸣传来:太子殿下,这猫形灯的爪子,可是用陨铁锻的,专抓带菊花纹的老鼠!
花车底部突然传来闷响,是吕蒙的水鬼队在湖底引爆了磁石雷,九辆花车瞬间陷入青石板的裂缝,露出底下藏着的菊花纹炸药。李大宝带着匠人兵团从铁匠铺冲出来,手中的锻铁砧既是盾牌又是兵器,砧角的矛头专挑金吾卫的甲胄接缝:弟兄们!把花车的木头拆了烧火,铁架子打成护堤桩,让太子的
祥瑞 ,护咱百姓的田!
混战中,李天泽忽然看见湖心亭方向腾起三朵菊花状火光 —— 那是三皇叔的伏兵信号。他抱着铁铮闪进巷口,却见林玲儿正用玉兰簪划开墙砖,露出里面藏着的治河图残页:民女按吕家暗语,在花车底盘刻了
字,现在该让他们尝尝
忍无可忍
的滋味了。
神火弩的轰鸣声撕开雪幕,十二架弩车射出的不是弩箭,而是裹着神火粉的麻绳,在空中织成巨大的火网。李大宝瞅准时机,将神火雷甩向花车的炸药堆,引信却是百姓耳熟能详的《元宵谣》调子:正月里来闹元宵,神火一炸鼠辈逃!爆炸声中,菊花纹炸药的火星与神火坊的火光融成一片,竟在夜空中拼出
二字。李承乾望着自己精心策划的 祥瑞花车 变成护堤的铁架,玉扳指
落地,恰好滚到王老汉的烤炉旁 —— 炉壁上的
字,正对着他惨白的脸。
皇兄, 李天泽抱着孩子走出巷口,襁褓上的磁石暗纹吸住了李承乾的玉扳指,您瞧这玉扳指,用的是三皇叔私矿的劣质玉,难怪连神火的光都映不亮。 他忽然指向正在拆除花车的匠人,不过无妨,百姓会把这些废铁锻成农具,就像当年淑妃把治河的碎铁,锻成了百姓的希望。
更漏声在混战中显得格外清脆,吕老夫人带着暗卫从密道赶来,手中捧着的不是兵器,而是铁铮的百岁锁:孙媳,把锁浸进神火水里 —— 她忽然指向玉泉湖方向,七道水痕正按北斗方位扩散,该让三皇叔看看,吕家的
活水 ,从来都是朝着民心流的。
三皇叔李世璟的伏兵刚接近神火坊后巷,就被地上的磁石灯迷了眼 —— 每盏灯都刻着《冰河曲》的半句,合起来正是老龙弯的布防图。吕蒙的水鬼队从排水渠钻出,鱼形匕首上的磁石吸住敌人的兵器,黄河号子的调子混着神火粉的爆响:鼠辈们听着!老龙弯的水闸,是俺们匠人用汗水泥砌的,你们的菊花旗,挡得住水,挡得住民心?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神火坊的锻铁声忽然变了调,变成了整齐的《护民谣》:铁火相生民为本,千锤百炼护家园! 百姓们举着灯笼从四面八方涌来,每盏灯都是最亮的兵器,每个字都是最硬的甲胄。三皇叔的谋士看着这漫山遍野的火光,忽然想起在太行溶洞看见的场景:铁禅和尚用锻铁炉重绘治河图,火星子溅在未完工的菩萨像上,让泥胎有了护民的铁骨。
爹爹,疼! 铁苗忽然拽着李天泽的衣袖,小手指着远处掉落的火星子。他低头一看,襁褓中的铁铮正挥舞着小手,手腕红痣在火光中格外鲜艳,竟与神火树上的
字形成呼应。吕嫣然忽然轻笑,用绣着猫形暗纹的帕子擦去孩子额头的细汗:看来咱们的小铁铮,比神火雷还早学会护家呢。
晨曦穿透雪幕时,朱雀大街的青石板上只剩零星的菊花瓣,李大宝正带着匠人将花车的废铁堆成小山,准备锻打成护堤桩。李天泽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铁禅和尚在太行古寺说的话:护民的火,要在百姓眼里看见希望时,才算真正点燃。 此刻望着铁苗追着铁铃铛跑,看着铁铮在襁褓中露出的微笑,他忽然觉得,所有的阴谋诡计,终究会在这代际相传的铁火中,锻打成最坚实的护民之墙。
金銮殿的朝钟在远处敲响,李天泽摸着铁铮襁褓上的磁石暗纹,忽然轻笑。这个元宵节,炸碎的不只是三皇叔的炸药,更是阴谋家对民心的轻视;照亮的不只是神火坊的夜空,更是大魏百姓对铁火护民的坚信。而他知道,当每个孩子都在神火的照耀下长大,当每个匠人都把护民刻进铁锤,属于大魏的盛世,便真正有了永不熄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