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现在最该在意的,就不是萧侭怎么想,而是这群人怎么看他。
将来要进朝堂,要在这权力场中立足,得跟这些人搭班子,共事共谋。
能不能得人相助,全看别人愿不愿意拉你一把。
这种时候,他半点错都不能出。
“沈公子为苏姑娘这般费心,处处替她考虑,等她和靖王知道了,一定感激不尽。”
话音未落,三皇子萧浔忽然从人群后走了过来。
他身后跟着几个在朝中渐渐冒头的年轻人,皆是近来崭露头角的世家子弟。
其中便有魏殷朗。
没想到三皇子居然记得他的字,还当众唤了一声沈公子。
沈清渊顿时挺直了腰板,心跳微滞,赶紧起身行礼。
“三皇子折煞臣了。渺儿名声受损,本就是因我而起,澄清流言,本就是我该做的事。况且,我也是她兄长,这些事,天经地义,哪里敢奢望靖王殿下对我感恩。”
三皇子宫殿般的眸子静静打量着他。
片刻后,缓缓地点了点头。
沈清渊正低垂着眼,心头微动,暗自琢磨着,是不是能趁这机会多攀谈几句。
然而,三皇子却忽然摆了摆手。
“最近朝中事多,政事繁杂,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连给长乐公主的贺礼都还没来得及送去,这会儿就得赶过去了。”
说完,又随意与他寒暄了两句。
人一走,原本安静的角落立刻沸腾起来。
人群向魏殷朗,围得水泄不通。
这小子昨天刚因为在朝堂上提了一条切中时弊的建议,竟被皇上当众夸了一嘴。
这一下子,魏殷朗就成了新贵圈里的红人。
十几个人簇拥着他。
沈清渊?
早被挤到了人群最外圈,连靠近的空隙都没有。
他只能默默退后一步,垂眸抿了口杯中冷酒,心中五味杂陈。
另一边。
苏晚渺和萧侭离开宫殿,一路缓行。
秋日的阳光斜斜洒在青石小径上。
两人寻了个临水的凉亭坐下。
亭子四周竹影婆娑,清幽宜人,正好等着开饭的时辰。
“宫里规矩多,处处都有条条框框,吃饭要男女分席,连下午也都得分着来。”
萧侭转过头,目光落在她脸上。
“我知道你不习惯这些,但我不能总陪着你,得顾及身份和场合。”
他顿了顿,伸手将一缕被风吹乱的发丝轻轻拨到她耳后。
“但你别慌,我让阿贵跟着你,他在宫里多年,熟门熟路,有什么事,你只管交给他办。”
阿贵从小就跟在萧侭身边。
从穿衣吃饭到文书往来,事无巨细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当年萧侭受封为王后,便把阿贵调回王府,委以总管之职,掌管内务。
这些年,阿贵几乎再没出过王府大门,整日忙碌于琐务之中。
可今天是萧侭特意点名,亲自召他跟出来的。
闻言,阿贵立刻从萧侭身后跨出一步。
他低头朝苏晚渺行了个端正的礼。
“奴婢给王妃请安。宫里的事儿,奴婢熟得很,各宫的规矩、各处的路线,连太后身边的老嬷嬷都认得。您别客气,有什么要办的,尽管吩咐,奴婢一定办得妥妥帖帖。”
苏晚渺原本还纳闷,今日为何多带了个太监。
虽知阿贵是萧侭身边得力之人,却也不曾想到他会亲自随行。
这时才猛然明白。
心头一热,眼眶微微泛红。
她轻轻垂下眼帘,低声道:“多谢王爷,也谢谢你,阿贵。”
阿贵笑得温和,眉眼舒展,毫无谄媚之色。
他直起身,语气诚恳。
“王妃的事,就是王爷的事;王爷的事,自然也是我们奴才们的事。您这话太见外了。”
他顿了顿,又添上一句,声音里透着真挚的期盼。
“等您过门,我们这些下人,还得靠您照应呢。王府上下,都盼着您呢。”
他生得眉清目秀,面容俊朗却不带脂粉气,说话干脆利落,不黏糊、不绕弯,句句听着实在。
那股子由内而外的体贴,让人听了不由自主地心生信赖。
开席的时辰到了。
铜锣轻响,宫人穿梭往来,端着各色珍馐佳肴鱼贯而入。
宴席虽分男女两席,却都在同一座宽敞明亮的大殿里举行。
只是依礼制,男宾坐左,女宾居右,各自列开,中间以轻纱帷帐相隔。
今日主角是长乐公主。
皇后大方得很,只派了个德高望重的老嬷嬷前来传话。
那嬷嬷穿着深青色的宫装,头梳圆髻,银簪垂珠。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地念了一通阿贵话。
话毕,她又亲自带着抬贺礼的队伍进入。
每一抬皆用红绸包裹。
金漆木匣上雕着龙凤呈祥的纹样,看得出皇后用心至极。
礼毕之后,皇后便不再多加干涉。
由着长乐公主自行主持寿宴大局。
其他皇女们按年纪挨着坐下。
依序从大到小排列,衣裙颜色也各自讲究。
她们端坐席位,双手交叠置于膝上。
而最靠近主位的两个位置,紧挨在她两侧,空着以待贵客。
这既是对今日寿星的尊重,也暗含着地位的象征。
奇怪的是,三皇子排在了萧侭前头。
按常理,诸位皇子应依序而入。
可今日礼官却特意将三皇子引至萧侭之前的位置。
听人窃窃私语道,他是长乐的亲哥哥,自幼与她感情甚笃,故而今日特许其位列前席。
这番安排虽不合寻常规制,却无人敢出言质疑。
萧侭脸上半点异色没有。
随即,在侍从的引导下,他安静落座。
他的目光很快扫向女宾那边,眼神锐利。
目光所及之处,有贵妇低语,有少女偷笑。
然而,他的视线最终定格在一个位置上。
那是苏晚渺所在之处。
女眷的位置也按家世排定,一丝不乱。
世家大族的小姐坐在前排,官阶低微者则靠后安置。
苏晚渺虽尚未正式过门,身份仍是待嫁之女,本应在次席偏位。
可今天萧侭态度明摆着不同寻常。
寿宴前亲自与长乐耳语几句,后者便心领神会,立即将苏晚渺临时调到了魏凌萱身边。
这一变动微小却意味深长,满堂女眷心照不宣,纷纷暗自揣测。
苏晚渺左手边,正是严大人的三孙女。
其中最年幼的严家三姑娘生得明眸皓齿。
她笑着朝苏晚渺点头示意,笑容温婉,语气温柔地低声道:“苏姐姐今日气色真好,这身藕荷色的衫子衬得你愈发清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