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下边两边的抱柱上,挂着一副对联:“千言道经贯古今,半部论语冶天下。”
这对联乃是集苏东坡的字而成,苏体字的圆润丰腴、洒脱飘逸与对联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相得益彰。
“千言道经贯古今”,短短七字,道尽了中华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熠熠生辉,贯穿古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半部论语冶天下”则更是凸显了《论语》这部儒家经典的非凡价值,它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大智慧,足以影响千秋万代,指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啸风久久凝视着尊经阁与这副对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敬畏。在这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尊经阁就像一座文化的灯塔,静静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人们回溯历史,探寻经典,汲取先人的智慧与力量 。
“妈妈,这是个什么字?”清脆稚嫩的童音在尊经阁前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啸风闻声回头,一眼便认出了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正是先前在名宦祠里勤学好问的那个。此时,她正歪着脑袋,手指着对联上的一个字,满脸疑惑地望着身旁的母亲。
“妈妈也不认识。”那位女子面带歉意地回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是审。”啸风微笑着,轻声对小女孩说道。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仿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古今学问在审……”小女孩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奶声奶气地念着,声音里透着对知识的渴望。
“古今学问在审问,审问方成学问,天下常道非可道,可道师法常道。”那位女子微微皱着眉头,逐字逐句地念了出来,脸上写满了思索。
“妈妈,是什么意思呢?”小女孩仰起头,一脸懵懂地问道。
就在这时,一位早已在月台上等候的瘦老者缓缓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上联是‘古今学问在审问,审问方成学问’,化用了《中庸》‘审问之’的治学精神,通过顶针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审问’二字,既指的是治学应当像《礼记》里说的‘审问而明辨之’那样,保持严谨的态度,又暗含着陆九渊‘学贵有疑’的质疑精神。你看,这两个‘学问’,一个在句首,一个在句尾,相互呼应,揭示出了知识积累和思维突破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如同朱熹说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啊。”
话音刚落,旁边一同站着的胖老者也接过了话茬,他微微挺起圆滚滚的肚子,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下联‘天下常道非可道,可道师法常道’则巧妙地化用了《道德经》开篇的玄义。前半句用否定的句式,确立了‘道’的超越性,而后半句通过递进转折,点明了‘言说之道’和‘本真之道’的师承关系。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方式,就好像王弼注释《老子》时说的‘可道之道,非常之道;可名之名,非常之名’,而且在程颢‘体用一源’的理学视野中,又达到了一种新的统合。”
“妈妈,说的啥呀?”小女孩听完两位老者那一番引经据典、高深莫测的解释后,原本就满是疑惑的小脑袋此刻更是被搅成了一团浆糊,不仅没有明白对联的含义,反而愈发困惑了。
她再次用那双水汪汪、满是求助的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母亲,希望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个通俗易懂的答案。
“妈妈也没听明白,太深奥了。”女子无奈地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对自己无法解答女儿疑惑的歉意。
她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像是在安抚女儿,又像是在安慰自己。
“听不懂吧,听不懂就对了。”瘦老者带着一丝傲慢的口吻说道,那语气仿佛在彰显他对这些经典的独特领悟和高人一等的学识,似乎只有他才配理解其中的深意,旁人听不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那是。”胖老者赶忙附和,随声应和着,两人一唱一和,就好像在扞卫着某种高高在上的权威。
啸风听了这话,心里顿时涌起一股不舒服的感觉。
他看着小女孩那求知若渴却又迷茫的眼神,实在不忍心让她就这样被拒之经典门外。
于是,他微微弯下腰,平视着小女孩,语气温和地说:“你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审问呢,就可以理解为‘多问为什么’。当你对一个问题不断地思考,不停地追问,等你最后终于把这个问题想通了,那种开心和满足是没办法用言语说出来的,这就好比‘常道’,虽然难以言表,但是你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收获了知识,获得了成长 。”
“经典的东西怎么可能简单化理解?注定走偏。”瘦老者一听啸风这么解释,顿时火冒三丈,气愤地叫嚷起来。
在他看来,经典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需要用高深的学问和复杂的理论去解读的,啸风这种简单直白的解释简直是对经典的亵渎。
“无理取闹。”胖老者也跟着帮腔,他一边摇头,一边双手抱在胸前,满脸的不屑,似乎啸风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
“我觉得这样理解很好啊!”小女孩眼睛一亮,兴奋地拍着手说。
在她单纯的世界里,啸风的解释就像是一道光,照亮了她对经典理解的黑暗角落,让她第一次感受到经典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用自己能听懂的方式去接触和理解。
“要谢谢伯伯!”小女孩的妈妈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轻声提醒女儿。
“谢谢伯伯!”小女孩脆生生地说道,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啸风的感激。
“经典难道不是解决我们生活上的问题吗?束之高阁是没用的吧?这恐怕也是老子、孔子他们不愿看到的吧。”啸风直起身子,目光坦然地看向胖瘦两位老者,不卑不亢地反问。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在向这两位沉浸在所谓高深学问里的老者发出挑战,提醒他们经典的真正价值在于指导生活,而非成为高高在上、无人能懂的摆设。
正是:怀思忆古,带几分雅兴访古探乐,欣然举步,踏入庄严文庙,于碑刻经籍间,探寻仁道幽微奥理;崇圣仰贤,抱一片赤诚崇文尚礼,静气敛神,聆听悠远儒音,在字句篇章中,领悟德心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