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的石阶上,灵气余波尚未散尽,孟小凡周身淡金色的浩然气与苏清雪周身冷白色的月华灵气遥遥相对,宛如一道无形的界限,将两种截然不同的 “道” 清晰划分。台下的人群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前十步之内,连风吹过星辰幡的声响,都显得格外清晰。
苏清雪看着孟小凡掌心未散的浩然气,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审视,语气却依旧带着居高临下的不屑:“侠义盟?不过是聚集了些散修凡夫的小组织,也敢妄谈‘道’?你口中的‘守护’,不过是对弱者的怜悯,是修行路上最该摒弃的执念 —— 强者生来便该超脱,而非为蝼蚁般的凡俗牵绊。”
“强者?” 孟小凡轻轻摇头,向前一步,浩然气随他的动作缓缓扩散,温暖的气息拂过身旁的平民,让缩着肩膀的孩童渐渐停止了哭泣,“圣女可知,你口中的‘仙’,最初也是从‘人’而来?上古修士劈山引水、斩妖除魔,不是为了超脱众生,而是为了护佑同族;天衍宗能传承至今,若不是初代祖师曾守护一方百姓,积累了民心根基,又怎能在乱世中立足?”
他抬手指向观礼台旁的平民,声音愈发恳切:“这些人,是种地的农夫,是织布的妇人,是赶车的商旅 —— 没有他们种出的粮,修士何来辟谷的底气?没有他们织出的布,修士何来蔽体的衣袍?若连滋养仙途的凡人都不护,若连孩童坠楼都能视而不见,这样的‘仙’,与那些欺压百姓的贵族、残害生灵的邪修,又有何异?”
这番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台下瞬间起了骚动。观礼台旁的平民们纷纷抬起头,眼中的屈辱被感激取代,有老人颤巍巍地喊道:“孟修士说得对!咱们凡人虽弱,却也不是任人践踏的蝼蚁!” 几名原本闭目聆听的散修也睁开眼,面露思索,显然被孟小凡的话触动。
苏清雪的脸色更冷,玉磬发出急促的 “叮” 声,月华灵气在她身前凝聚成一道半透明的屏障,将浩然气的温暖隔绝在外:“强词夺理!修士与凡人,本就不在同一道途。农夫种地是为饱腹,修士修行是为长生,各取所需,何来‘滋养仙途’之说?你将凡俗责任强加于修士,不过是为自己的‘执念’找借口 —— 若你真能放下守护之念,或许早已突破筑基,而非困在这凡俗纷争中。”
“困在纷争中?” 孟小凡笑了,笑容里没有嘲讽,只有一种苏清雪从未见过的坚定,“我曾在贫民窟用浩然气治愈数百百姓,他们眼中的希望,比任何灵气都让我心安;我曾在黑风山斩杀匪修,救回被掳的商旅,他们的感激,比突破境界更让我觉得‘道’有意义。圣女说这是‘执念’,可我觉得,这才是修士该有的‘道’—— 不是躲在山门里追求长生,而是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能安稳地活着。”
他丹田处的浩然气骤然明亮,淡金色的光纹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小的 “守护阵”,将身前的母子护在其中:“弱者需要守护,不是因为他们‘弱’,而是因为‘道’本就该有温度。若‘忘情’意味着冷漠,若‘长生’意味着漠视生命,这样的道,就算能登‘大道之巅’,又有何意义?”
“意义?” 苏清雪终于站起身,素白的裙摆无风自动,月华灵气带着刺骨的寒意,“修士的意义,在于窥探天道奥秘,在于超越生老病死,而非为凡俗的‘安稳’浪费光阴。你所谓的‘温度’,不过是情感的枷锁,是你无法突破境界的借口。等你看着身边的凡人一个个老去、死去,而你却因‘守护’停滞不前时,便会明白,我今日所言,才是唯一的正途。”
她说着,玉指一扬,一道月华灵气射向观礼台的栏杆,“咔嚓” 一声,方才孩童坠落的栏杆瞬间断裂,木屑飞溅:“你看,凡俗之物本就脆弱易逝,强行守护,不过是自欺欺人。唯有让自己变强,让道心无牵无挂,才能永恒。”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平民,有年轻的商旅忍不住喊道:“你怎么能这样?那是孩子差点摔下去的地方!” 镇魔司的校尉也皱起眉头,向前半步,显然不认同苏清雪的极端做法。连几名原本倾向天衍宗的宗门修士,也悄悄移开了目光,面露难色。
孟小凡眼中的失望更甚,他握紧青云剑,浩然气凝聚成一道金色光刃,却没有指向苏清雪,而是轻轻落在断裂的栏杆上 —— 光刃流转间,断裂的木头竟重新拼接起来,甚至比之前更坚固,淡金色的浩然气还在栏杆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再次断裂。
“凡俗之物或许脆弱,但‘守护’的心意,却能让它变得坚固。” 孟小凡的声音平静却有力,“圣女追求的‘永恒’,是孤家寡人的永恒;我追求的‘道’,是与众生同行的道。你说我停滞不前,可我的浩然气,每救一个人就强一分;我的道心,每护一次民就坚一分 —— 这便是侠道的力量,不是来自无情,而是来自有情。”
苏清雪看着重新修好的栏杆,又看了看台下越来越多认同孟小凡的目光,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烦躁。她从未想过,自己坚信不疑的 “太上忘情道”,竟会在一个无名修士和一群凡夫俗子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冥顽不灵。” 苏清雪冷哼一声,周身的月华灵气骤然收敛,玉磬 “叮” 的一声落地,摔成两半,“今日法会到此为止,尔等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她不再看孟小凡一眼,转身快步走进大殿后侧,两名天衍宗弟子也连忙跟上,只留下满殿错愕的修士和议论纷纷的人群。镇魔司的校尉看着苏清雪离去的方向,又看了看孟小凡,最终悄悄收起令牌,带着手下沉默地离开 —— 显然,这场理念交锋,孟小凡虽未 “胜”,却赢得了人心。
“孟盟主!您说得太好了!” 之前被救的孩童母亲抱着孩子,再次向孟小凡磕头,“若不是您,我们这些凡人,在修士眼里真的就成蝼蚁了!”
其他平民也纷纷围上来,有的递上刚买的糕点,有的说着自家的难处,眼中满是信任与感激。几名散修走到孟小凡面前,躬身行礼:“孟盟主,我等愿加入侠义盟,跟着您一起行侠仗义,守护百姓!”
孟小凡连忙扶起众人,笑着说:“多谢大家信任,侠义盟的大门,永远为心怀仁善的人敞开。” 他低头看了看衣襟里的赤焰猴,小猴子正探出脑袋,对着苏清雪离去的方向龇牙咧嘴,像是在为他 “撑腰”,引得周围人纷纷发笑。
阳光重新洒满白马寺,之前压抑的氛围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暖与热闹。孟小凡看着眼前的百姓与新加入的盟众,心中更加坚定 —— 苏清雪的 “忘情道” 或许能让人获得一时的 “强大”,但侠道 “守护众生” 的初心,才是能长久传承、赢得人心的 “真正大道”。
他没有再去想苏清雪的离去,也没有在意天衍宗的态度 —— 道之优劣,无需争辩,只需用行动证明,只需看众生是否认可。带着这份信念,孟小凡转身,与百姓们一同走出白马寺,朝着望侠镇的方向走去。他知道,侠义盟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守住这份 “有情” 的道心,就一定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