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辰希的话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夕心中漾开层层涟漪。“在你身边安排一两个‘眼睛’”——这个认知让她脊背发凉,却又不得不承认其可能性。她回想起近期种种细微的异常:那些若有若无的注视、图书馆里总坐在固定位置的身影、甚至宿舍楼下来回踱步的陌生面孔……这些曾被她不甚在意的细节,此刻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张无形的监视之网。
“我会注意的。”林夕轻声回应,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她不是畏惧,而是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窥探感到生理性的不适。童年的阴影让她对过度的关注格外敏感,但此刻,这份不适迅速被一股更强烈的斗志所取代——他们越是想用这种方式逼退她,她越是要堂堂正正地走下去。
陆辰希敏锐地捕捉到她细微的情绪变化。他没有再多言,只是将车内温度调高了些,舒缓的音乐流淌出来,驱散了方才凝重的气氛。他伸过手,将她微凉的手完全包裹在自己温热的掌心里,动作自然而坚定。
“明天,”他目视前方,声音平稳如常,“照常去图书馆。我们‘正常’准备期末作业。”
林夕立刻懂了他的意思。越是知道可能有眼睛在暗处,越是要表现得若无其事,不能自乱阵脚。她点了点头,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心中的那点寒意渐渐被驱散。
次日,林夕如同往常一样,抱着书本走向图书馆。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枝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步伐从容,神情专注,仿佛只是一个赶着去复习的普通学生。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感官比平时更加敏锐,留意着周围环境的细微动静。
果然,在图书馆三楼的社科阅览区,她注意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在她惯常坐的位置附近徘徊。当她走近时,那人迅速低下头,假装在书架上寻找书籍,但那略显僵硬的姿态和过于“专注”的神情,反而暴露了他的不自然。
林夕心下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她坦然地在自己的老位置坐下,摊开书本和笔记,开始专注地阅读和书写。她能感觉到,那道隐晦的视线偶尔会扫过她,但她始终没有回望,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里。
下午,陆辰希也来了。他依旧是那副冷峻疏离的模样,在她对面坐下,打开电脑,开始处理自己的事情。两人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偶尔林夕遇到难题,会将书本推过去,指一指不懂的地方,陆辰希便会言简意赅地低声解释几句。他们的互动自然流畅,就像任何一对一起学习、互相探讨的校园情侣。
那个“黑框眼镜”依旧在不远处。陆辰希从进来那一刻起,似乎就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人的存在,他的全部注意力仿佛都集中在自己的屏幕和林夕身上。但林夕注意到,当那个男生第三次假装起身去书架,视线再次扫过他们这边时,陆辰希放在键盘上的手指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敲击。他端起旁边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动作自然,眼神却像最精密的雷达,早已将对方所有不自然的举动尽收眼底。
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甚至没有给林夕一个暗示的眼神。但这种“知道你在,但完全不把你放在眼里”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强大的蔑视。林夕忽然觉得,这种应对方式,比任何直接的 confrontation 都更具威慑力。她学着陆辰希的样子,彻底无视了那道窥探的视线,真正地将心神沉浸到知识的海洋里。
傍晚时分,两人一起离开图书馆。走出大门,晚风带着凉意吹来。陆辰希很自然地接过林夕手中一部分较重的书。
“想吃点什么?”他问,语气如常。
“天气冷,想喝点热热的汤。”林夕想了想回答。
“好,去二食堂的瓦罐汤?”陆辰希提议。
“嗯。”
他们并肩走在暮色四合的校园里,讨论着最日常的话题,仿佛白天的插曲从未发生。但林夕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这种在潜在监视下依然能保持的常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默契的体现。她不再是被动地感到不安,而是开始学习如何在风浪中维持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节奏。
就在他们走到林荫道中段,周围行人稍显稀疏时,陆辰希的脚步几不可查地放缓了半分,他的视线似乎随意地扫过左后方的一棵大树。林夕心领神会,没有立刻回头,而是借着整理围巾的动作,用眼角的余光瞥向那个方向——一个模糊的身影迅速隐入了树后的阴影里。
还是有人跟着。
林夕的心微微一沉,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冷静。她侧过头,对陆辰希露出一个有些无奈却又带着点顽皮的笑容,低声说:“看来,‘他’还挺敬业。”
陆辰希垂眸看她,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抓不住。他抬手,将她被风吹到脸颊的一缕发丝轻轻拨到耳后,这个动作亲昵而自然,在昏黄的路灯下,像极了恋人间的温情时刻。只有林夕能感觉到,他指尖传来的、带着安抚意味的坚定力量。
“无关紧要的人,不必费神。”他的声音低沉,只有她能听清,“他们的把戏,也就这些了。”
他的轻描淡写,奇异地抚平了林夕心中最后一丝波澜。是啊,在绝对的实力和坦荡的内心面前,这些鬼祟的手段,确实显得可笑又可怜。
他们继续向前走,不再理会身后的影子。到了二食堂,人声鼎沸,暖意融融。他们点了汤和饭菜,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热汤下肚,驱散了秋夜的寒意,也让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申诉材料提交后,按照流程,大概需要多久会有初步结果?”林夕舀了一勺汤,问道。
“正常情况下,三到五个工作日。不过,”陆辰希放下筷子,目光扫过窗外,“有人可能会想办法拖延。”
“那我们……”
“等。”陆辰希打断她,语气沉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他们比我们更着急。”
林夕明白了。对方动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监视手段,正说明他们心虚、焦虑,想要抓住任何可能的把柄,或者施加心理压力。而他们以静制动,保持常态,反而会让对方自乱阵脚。
“而且,”陆辰希忽然补充道,声音压得更低,“有时候,让‘眼睛’看到我们想让他看到的东西,未必是坏事。”
林夕微微一怔,随即恍然。他是要将计就计,利用对方的监视,来传递一些“信息”?她看着陆辰希深邃的眼眸,那里面闪烁着冷静而睿智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她不再多问,只是点了点头,心中对他的谋划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吃完饭,陆辰希送林夕回宿舍。到了楼下,他将书本递还给她。
“明天还去图书馆?”他问。
“去。”林夕毫不犹豫地回答,“为什么不去?期末作业可不能耽误。”
陆辰希的唇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好,老时间。”
他看着林夕走进宿舍楼,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才转身离开。在他转身的刹那,脸上那点微弱的暖意瞬间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锐利。他并没有立刻走向自己的宿舍,而是朝着另一个方向,不紧不慢地走去,身影很快融入了更深的夜色中。
林夕回到宿舍,苏晚晴正在敷面膜,看到她回来,立刻凑过来八卦听证会的情况。林夕简略地说了说,隐去了被监视和陆辰希后续计划的部分,只强调了自己据理力争,委员会需要时间讨论。
“我就知道夕夕你没问题!”苏晚晴挥着拳头,“肯定是那个秦瑶搞的鬼!看她还能嚣张到几时!”
林夕笑了笑,没有接话。她走到窗边,拉开一点窗帘,望向楼下。路灯昏黄,树影摇曳,已经看不到陆辰希的身影,也看不到任何可疑的人。但她知道,暗处的较量并未停止。
她拿起手机,点开了“Lx_SecretGarden”。花园里,那棵“守护之树”似乎比之前更加枝繁叶茂,散发着柔和的、令人心安的光芒。她想了想,留下了一条新的记录:
「今日观测:发现环境中有不友善的‘观测者’。应对策略:保持常态,无视干扰。结论:在光下行走,影子终将无所遁形。另,汤很暖。——Lx」
几乎是她留言的同时,系统提示园丁L有了新动作。她点开,发现守护之树的旁边,悄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旋转的“雷达”图标,图标上有一个红色的光点在缓慢移动,最终定格在代表“图书馆”和“林荫道”的坐标附近。旁边附言:
「监测到持续低频干扰源。已标记。防御系统运行正常,核心目标(Lx)安全等级:高。无需理会杂音。——L」
看着那个小小的雷达和精准的坐标标记,林夕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果然什么都知道了,而且用他特有的方式,告诉她一切都在监控和掌控之中。这种被默默守护、被全然理解的感觉,像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她放下手机,开始整理明天的学习资料,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坚定。
无论外面有多少双“眼睛”,无论暗处有多少算计,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她有最锋利的矛(她的专业与坚持),也有最坚固的盾(他的守护与智慧)。他们的“独家密语”,不仅在分享甜蜜,更在协同作战。
夜色渐深,城市依旧喧嚣,校园重归宁静。但在这片宁静之下,信任的纽带正变得更加坚韧,两颗年轻的心,在无声的守护与心照不宣的默契中,靠得越来越近,准备共同迎接黎明的到来,以及下一场可能到来的、更直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