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生活缓慢而平静,日子一天天过去,就仿佛天山那边被夏日微风从山间缓缓向山下吹拂而来的云朵一般。
这天李世英从大队找了两辆马车,从砖厂拉回来了一些品相不怎么好的红砖,望大哥院子里堆放时,在磨盘那里看人玩牌的高志宁走了过来,笑呵呵地说:“还是当管事的好啊,公家的东西随便拿随便用!”
帮忙卸砖的郭保生瞪了他一眼,先前俩人就因为听评书打过一回架,后来关系渐渐缓和了,但也就那样了,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李世英皱着眉,他现在算是把高志宁这个人看明白了,你要说这个人存了什么坏心思吧也算不上,但就是一张嘴不过脑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老高,你也在砖厂干过两天活儿,每一次开窑烧好的砖,总有坏的、差的、烂掉的,按照大队的制度,这些劣质砖本来是要丢掉的,我花了钱买砖头,这怎么能说是随便拿公家的东西?”
“刘会计那里就有收据,你要不要去找来看一眼?看看我买这些砖是不是花了钱?”
“先前张书记就专门通知过,说砖厂有些劣砖、碎砖块,要是咱一大队社员们想要,就自己赶着车去拉,回家砌鸡窝、猪圈都可以用,你家的鸡窝没用砖厂的砖么?”
高志宁顿时讪讪地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陪着笑:“我就是随口一说,你别往心里去。”
李世英便不再搭理他,实在是这个人屡教不改,先前说话不过脑子被郭保生打了一顿,就安生了几天还是变成了老样子。
穆先白也专门从玩牌的人群那里跑过来帮着卸砖,便笑嘻嘻地喊:“嘿,老高,劳动一下嘛!”
高志宁只当没听见,转身又跑去看人玩牌了。李世德摇着头:“这个老高啊,就是管不住一张嘴。”
先前李世英用鹅卵石、碎石在大队院子的马棚那里砌了个火炕,穆先白就一直想让李世英帮忙,给他爷爷也盘个火炕,但李世英没敢答应,只说最好还是用砖。
所以听说李世英要给父母盘火炕,穆先白就兴冲冲地跑了过来观摩学习。
这些天场部学校和六大队那里定的红砖都已经烧制完成并且拉走结清、入了大队的账,眼下并没有新的订单,所以李世英便打算先把火炕给砌出来。
他的想法是将父母住的那间屋子的铁皮炉跟火炕连通了,这样入冬后炉子整日烧着煤块,火炕烧得暖烘烘的,老两口睡着也舒服。
第二天一早开始干活时,就凑来了七八个年轻人围观,实在是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让大家记忆深刻,都想着在家里盘个火炕,至少让老人们也住得舒服嘛。
父母的屋子里没什么家具,一群年轻人帮忙,很快就搬空了,先前老爹割了些青草晒干后被李世德借来大队的铡刀都切碎了,郭保生便自告奋勇帮忙和黄泥。
火炕的尺寸、高度都被李世英提前计算过了,他这里动手,有人帮忙递砖、有人帮忙提泥桶,半天的功夫就砌好了。
虽然简陋了些,没有贴瓷片做装饰、没有后世东北老百姓常用的那种炕席,但是火炕下面留了与铁皮炉连接的烟道口,将铁皮炉架起,李世英端来一簸箕的煤块便烧了起来。
“这一个炕盘下来得用多少砖?”
人群里有人问,大家都眼巴巴地盯着李世英。李世英便先将围观的人群都带到院子里,掏出一张纸:“双人火炕一米八乘两米二,炕面不用立砖用石板,烟囱用碎石头,这么算的话一千块红砖差不多够用了。”
“咱们砖厂的红砖一块是三分五厘,我这一回买的砖多,不过有一些是半截砖,算下来大家伙儿买一千两百块砖就足够了,成本价三十到四十块钱。”
毕竟是新砖厂,前期开窑烧制的红砖残次品比较多,李世英买了一半的整砖,所以整体算下来成本还能够接受。
眼下一大队的普通社员,若只是参加集体劳动赚工分,平日的农活儿、炸树开荒、割猪草、煮猪食、喂猪、烧炭、收集粪便沤肥等等,从年头忙到年尾,大概年底能分到手一百五十块钱左右。
但一大队还有其他进项,比如打猎、牧业小队售卖的牲畜、卖羊毛等,社员家里养的鸡鸭,可以卖鸡毛、蛋类,零零碎碎也能有些钱。
这么算下来的话,盘一个火炕就要花费差不多两个月的工分钱,也不能说是小钱了。
穆先白听的很认真,他昨天就跟李世英说好了,等李世英把这个火炕砌好了,就去他家里帮个忙。
李世英则是觉得,老百姓们的消费欲望得刺激起来。大队办了砖厂,总得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若是东方红公社各个大队的社员们都要盖砖瓦房,三间砖瓦房怎么也得一千块钱,这生意不就扩大了嘛。
只是边疆多以土房子居多,集体劳动之下,社员们的攀比心理也不重,因为各家的生活条件差不多都在一个水平线,所以就有些“无欲无求”了。
但李世英也算过一笔账,就以一大队为例,社员们平日的家庭开销也不大,各家都有个大院子,自己种菜养鸡,现在又可以养猪了,再加上大队支出的粮食价格也低,可以说在吃的方面开支极少。
一大队又有牧业小队,哈萨克社员们养了牛,边疆又推行机械化作业,便不像内地,对畜力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整体而言消费并不旺盛。
故而一大队那些落户扎根早的社员们,家里都是有些存款的,这些存款眼下当真值钱,但是再过几年,钱就愈发不值钱了,还不如早点儿消费了。
他是想通过红砖火炕来稍微“刺激”一下社员们的消费观念,反正本大队的社员们买红砖也有优惠,再通过一大队形成一种“流行”,便能以火炕为突破口,让砖厂的业务活络起来。
赵雪峰举起了手:“李二哥,给我家里也弄个火炕撒,叫我老汉儿他们冬天睡起也安逸些。”
“还有谁家要盘火炕不?我记下你们的名字,去跟书记商量一下,看看咱们买红砖能不能再便宜一些。”
李世英喊了一嗓子,又有四五个人报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