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的气氛愈发热烈,李副专员刚提出“试点推广要避免走弯路”,许青山便主动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地区、县、公社三级干部,胸有成竹地开口:“李专员,各位领导,要让磨盘沟模式真正落地生根,光靠零散帮扶不够,我想推出‘技术培训、品牌共享、销售联动’的合作加盟模式,让试点村少走三年弯路!”
这话一出,全场都静了下来,连刘副主任都忍不住抬眼,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他没想到许青山竟肯把“磨盘山”的品牌拿出来共享,这可是磨盘沟的“金招牌”!
许青山走到黑板前,用粉笔清晰地画下三个圈,分别标注“技术”“品牌”“销售”:“第一,技术培训分层推进。咱磨盘沟出骨干,组建‘农技服务队’,针对不同村的资源特点,手把手教种植、深加工技术——种红薯的教育苗、防病害,做果脯的教烘干、调味,每月开一期实操班,保证每个加盟村都有2-3名技术能手。”他顿了顿,补充道,“还会编印《实操手册》,把红薯粉条、调味包的配方、工艺全写进去,不藏私!”
“第二,品牌共享规范管理。加盟村的合格产品,可使用‘磨盘山’联合商标,但必须遵守咱的质量标准——比如粉条含水量不能超过15%,调味包必须用无添加香料,每批货都要经咱的质检组抽检,不合格的坚决不能贴标。”许青山指着商标注册证,“品牌是大家的宝贝,既要共享,更要守护,这样才能让‘磨盘山’走得更远。”
“第三,销售联动整合渠道。咱把所有加盟村的产品集中起来,统一对接省城、地区的供销社和批发商,还能抱团参加省农产品展销会。以前单个村找渠道难、议价弱,现在联合起来,不仅能拿到更高的收购价,还能把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他看向李副专员,“比如试点村种的山楂,做成山楂干后,能跟着咱的粉条一起进省城超市,这就是联动的力量。”
陈向东立刻递上早已准备好的《加盟管理章程》,里面详细写着技术标准、品牌使用规则、销售分成比例,甚至还有违约处罚条款。李副专员翻看着章程,手指在“质量追溯”“利润反哺”等字样上轻轻敲击,频频点头:“好!这个方案系统化、可落地,既考虑了共享,又兼顾了规范,避免了‘一放就乱’的问题!”
随行的地区农业局局长也赞不绝口:“技术、品牌、销售三位一体,还制定了章程,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帮扶,而是成熟的农村产业联盟雏形了!”
刘副主任此刻也站起身,脸上带着愧疚和敬佩:“许总,我以前目光短浅,现在才明白,您心里装的不是磨盘沟一个村,而是全地区的乡亲。我代表公社,全力支持加盟模式,以后公社就是你们的后盾!”
许青山笑了笑:“刘副主任言重了,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加盟村赚到钱,‘磨盘山’的品牌影响力更大,咱们是双赢!”
李副专员放下章程,站起身鼓掌:“这个加盟模式,我拍板支持!地区会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技术培训和质检设备采购,再协调省供销社,给你们开辟绿色销售通道!”
会议室里掌声雷动,窗外的村民们虽听不清具体内容,却看到领导们满脸笑容,也跟着鼓起掌来。许青山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清楚,这系统化的输出方案,不仅能让磨盘沟模式复制推广,更能让“磨盘山”从一个村的品牌,成长为全地区的农业名片。
夕阳西下,许青山送走领导,转身对团队说:“接下来,咱们要忙两件事——一是把农技服务队建起来,二是细化加盟章程,争取下个月就启动第一批试点。”陈向东、赵铁柱等人齐声应下,眼里满是干劲。
黑板上的三个圈,仿佛化作了一张覆盖全地区的致富网。许青山知道,格局有多大,路就有多宽。磨盘沟的故事,早已不是一个村的创业史,而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浪潮中,一群普通人用智慧和格局,书写的全域共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