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北朝刘宋那阵子,朝廷上下正为一件事头疼——市面上的钱快没法看了。不是缺角少边,就是薄得像片树叶,拿在手里都怕风一吹就飞了。这事儿说起来也简单,老百姓太会“精打细算”:官府铸的铜钱不是有铜吗?那就把铜钱边缘剪一点下来,攒够了铜再偷偷铸成新钱。你剪我也剪,到最后,好好的一枚钱被剪得面目全非,购买力直线下降,市场上物价跟着乱涨,宋文帝刘义隆看着这乱糟糟的局面,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

这天朝堂上,宋文帝把这事抛了出来,让大臣们出出主意。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有的说要严查盗铸,有的说要重新铸新钱,吵了半天没个准主意。这时候,录尚书事江夏王刘义恭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陛下,依臣之见,何必这么麻烦?咱们不用铸新钱,也不用严查,就下一道命令——把现在的大钱,一枚当作两枚来用!”

这话一出口,朝堂上瞬间安静了,紧接着就有人偷偷议论:“王爷这主意,靠谱吗?一枚钱当两枚花,这不是变魔术吗?”刘义恭倒是一脸得意,接着解释:“你们想啊,民间剪钱不就是为了多弄点铜吗?现在一枚钱顶两枚用,老百姓觉得‘值了’,自然就不会再剪了。而且这样一来,市面上的‘钱’一下子变多了,物价说不定还能稳下来,多好!”

宋文帝一听,眼睛亮了:还有这好事?不用费钱费力铸新钱,一道命令就能解决问题?他正想点头,旁边突然站出来一个人,连连摆手:“陛下不可!此计万万不可行!”说话的是右仆射何尚之,这位老爷子是出了名的务实派,一辈子跟财政打交道,最见不得这种“想当然”的主意。

何尚之走到朝堂中间,先对着宋文帝行了个礼,然后转头看向刘义恭,语气里带着点无奈:“江夏王,您这主意听着挺好,实则是把市场当戏台子唱啊!一枚大钱当两枚用,这不是凭空给货币涨价吗?就像你手里拿着一个苹果,突然说它能当两个苹果卖,这苹果本身没变,只是咱们给它贴了个新标签,这能叫解决问题?”

他顿了顿,接着说:“您想想,这钱是谁手里多?是那些富人、士族!他们家里堆着成千上万的大钱,您一道命令下去,他们的资产直接翻了一倍,躺着就发财了。可穷人呢?穷人手里本来就没几个钱,日常买米买面,以前一枚钱能买的东西,现在老板肯定要收两枚——毕竟老板也不傻,知道这钱是‘虚高’的。到最后,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这不是制造麻烦吗?”

刘义恭听了不乐意了:“何仆射,你这是杞人忧天!我这是为了稳定货币,怎么就成了富了富人?”何尚之也不生气,慢悠悠地举了个例子:“王爷您家有一千枚大钱,按您的办法,一下子就变成两千枚的购买力;我邻居是个卖菜的,手里就十枚大钱,变完还是买不了多少东西。而且市场上的商家又不傻,今天知道钱能当两枚用,明天就把菜价涨一倍,到时候老百姓手里的钱还是不值钱,问题不还在那儿吗?”

旁边有大臣也跟着附和:“何仆射说得对,去年我在市场买布,一匹布要五十枚钱,后来因为剪钱的多了,涨到了六十枚。要是真按江夏王的主意,说不定商家直接涨到一百枚,到时候咱们这命令不就白下了?”还有人小声嘀咕:“就是,这跟街头骗子说‘一块钱能当两块花’似的,听着诱人,实则是坑人。”

宋文帝被两人说得有点犹豫,一会儿看看刘义恭,一会儿看看何尚之。他心里其实也明白何尚之说得有道理,但刘义恭的主意实在太“省事”了——重新铸钱要花时间,严查盗铸要费人力,哪有一道命令来得痛快?而且刘义恭是皇室宗亲,又是自己信任的大臣,他说的话,宋文帝总觉得“不至于错得太离谱”。

纠结了半天,宋文帝终于拍了板:“朕觉得江夏王的主意可行!先试试,要是不行再改不迟。”何尚之一听,急得直跺脚,还想再劝,宋文帝却摆了摆手:“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散朝!”何尚之看着宋文帝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这哪是解决问题,这是给问题裹了层糖衣啊!”

果然,命令下达没几天,市场就乱了套。一开始,老百姓还觉得新鲜,拿着一枚大钱想买两枚钱的东西,可商家们纷纷涨价,以前一文钱一个的馒头,现在直接卖两文;一匹布从六十枚钱涨到了一百二十枚。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富人趁机囤积货物,本来手里的钱翻了倍,又把粮食、布匹买下来,等物价再涨了再卖出去,一下子赚得盆满钵满。

有个叫王二的小商贩,本来靠卖柴糊口,一天能赚十枚大钱,勉强够一家人吃饭。命令下来后,他去买米,米店老板说:“以前十枚钱买一斗米,现在得二十枚。”王二急了:“不是说一枚大钱当两枚用吗?我这十枚钱不就相当于二十枚?”老板白了他一眼:“你当我傻啊?这钱还是那钱,铜没多一点,我要是按十枚卖,不就亏了?”王二没办法,只能花二十枚钱买米,一天的柴白卖了。

老百姓怨声载道,纷纷骂刘义恭出了个馊主意。宋文帝听说后,也有点后悔,找来何尚之问怎么办。何尚之叹了口气:“陛下,现在只能赶紧废除命令,重新商议铸新钱的事了。再拖下去,老百姓都要造反了!”宋文帝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下旨废除了“大钱当两”的规定,可市场已经被折腾得够呛,物价好久才恢复过来。

刘义恭呢?他倒是没受什么惩罚,只是后来再提建议,宋文帝都会多留个心眼,再也不轻易相信他那些“省事”的主意了。而“大钱当两”的闹剧,也成了当时朝野上下的笑柄,有人还编了个顺口溜:“江夏王,出主意,一枚钱,当两枚,富人笑,穷人哭,闹了场,空欢喜。”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载刘义恭“大钱当两”之议,足见为政者不可凭主观臆断而行事。货币之权,关乎国计民生,非“一纸命令”可随意变更。何尚之所言“抬高虚价,富者益富,贫者益困”,实为至理。昔者管仲治齐,轻重之术皆以市场规律为基;商鞅变法,币制改革亦求稳定实用。刘义恭不思根本,欲以“虚价”解困,无异于饮鸩止渴。宋文帝轻信其言,致市场混乱,百姓遭殃,此乃“任人不察、谋事不深”之过也。为政者当以此为戒,凡涉民生之策,必深思熟虑,听逆耳之言,方可行之无弊。

作者说

刘义恭的“大钱当两”,本质上是一场“懒政式创新”——想靠简单粗暴的规则修改,绕过复杂的现实问题,结果反而把问题搞大。这事儿放在今天看,像极了某些“拍脑袋”的决策:比如为了完成指标,简单粗暴地给数据“注水”;为了省事,用“一刀切”的办法解决复杂问题。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只看表面效果,不看底层逻辑。

更有意思的是,刘义恭的逻辑误区,至今还在很多人身上出现——总觉得“规则能改变现实”,却忘了规则的根基是现实规律。就像他觉得“说一枚钱当两枚用,它就真的值两枚”,却忽略了货币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其本身的信用和实际购买力。这种“规则万能论”,本质上是对现实复杂性的漠视。而宋文帝的犹豫和最终选择,也暴露了人性的一个弱点:我们总喜欢“省事的答案”,哪怕它不靠谱,也比“复杂但正确的办法”更有吸引力。毕竟,承认问题复杂、需要花时间解决,比相信“一个神奇主意能搞定一切”要难得多。

本章金句

用规则强行扭曲现实,就像把圆桌子腿掰成方的,看着改了样,实则一用就塌。

互动时刻

如果你是宋文帝,面对“民间剪钱盗铸”的问题,你会听刘义恭的“大钱当两”,还是听何尚之的反对意见?或者你有什么更靠谱的解决办法?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