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八年的洛阳城,朝堂上的气氛比三伏天的闷罐车还压抑。尚书何晏最近走路都带着风,身后跟着一串溜须拍马的官员,活像刚拿到融资的创业公司cEo,天天琢磨着怎么曹魏的规章制度。太尉蒋济看着新出炉的《官员着装规范》直皱眉——这规定连官员腰带的花纹都要管,却对边境防务只字不提。
何尚书,这制度改得也太勤了吧?蒋济在朝堂上忍不住发问,手里的朝笏差点敲到何晏的新朝服,国家法规又不是街头小吃,今天加辣明天加麻,折腾得下面郡县都快不知道怎么办公了!
何晏拢了拢绣着孔雀纹的袖口,慢悠悠地说:蒋太尉这就不懂了,这叫制度升级。咱们大魏要与时俱进,总不能抱着老规矩当宝贝吧?再说了,这都是曹大将军的意思。
这话一出,蒋济瞬间闭了嘴。谁都知道,曹爽现在是朝堂上的,仗着自己是大将军,把小皇帝曹芳当成了摆设。这位曹家公子哥自从掌权后,就像脱缰的野马,今天提拔个亲戚当刺史,明天安排个心腹管禁军,把司马懿等老臣晾得比秋天的黄瓜还干。
果然没过多久,曹爽就干了件更离谱的事——把郭太后迁居到永宁宫。消息传开,满朝文武吓得下巴都快掉了。有老臣私下嘀咕:这哪是迁居,分明是软禁啊!大将军这是想把朝堂变成自家后花园?
太傅司马懿这天正在家看兵法,听到消息后,手里的竹简掉在地上。他摸着花白的胡子,眼神复杂得像打翻了调料罐:这曹爽,是真把自己当皇帝老子了?儿子司马师气冲冲地要去理论,被司马懿一把拉住:急什么?现在人家势头正盛,咱们硬碰硬,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没过几天,朝堂上就像来了场人事大地震。曹爽的弟弟曹羲当了中领军,另一个弟弟曹训掌管禁军,连他家的门客都混上了尚书郎的职位。新出台的制度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有官员算了算,光是正始八年这一年,被改掉的法规就比前十年加起来还多,基层官吏每天抱着新文件加班,都快把墨水当饭喝了。
蒋济的劝谏奏疏递上去,就像石沉大海连个响都没有。曹爽拿着奏疏在酒桌上给何晏等人看:老顽固就是老顽固,懂什么叫改革创新?众人哄堂大笑,把奏疏扔在一边,继续举杯畅饮。
就在这时,司马懿突然了。消息传来,曹爽阵营先是怀疑,后来见太傅府天天大门紧闭,连太医都去了好几次,渐渐放下心来。有人幸灾乐祸:看来这老狐狸是斗不过咱们大将军,急得卧病在床了吧?
其实司马懿这病,装得比真的还像。每天让家人扶着散步,咳嗽声隔三条街都能听见,见了前来探望的官员,眼神迷离得像没睡醒,活脱脱一副下一秒就要咽气的模样。只有在夜深人静时,他才会精神抖擞地和儿子们分析局势,眼睛亮得像夜里的狼。
这出装病大戏演到第二年,迎来了关键的验收环节。正始九年,河南尹李胜要去荆州当刺史,按照规矩来向司马懿辞行。这位李胜是曹爽的心腹,此行明着是告别,实则是刺探虚实,活像个带着任务的职场间谍。
李胜刚进太傅府,就听见屋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司马懿被两个婢女搀扶着出来,身上裹着三层厚被子,还一个劲地喊冷。刚要行礼,就见司马懿伸手去拿衣服,结果手抖得像筛糠,外套掉在地上,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内衣。
太傅近来安好?李胜忍着笑问。司马懿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完整话,最后好不容易挤出一句:哦...是李大人啊...快坐...咳咳...老臣这身体,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婢女端来粥碗,司马懿哆哆嗦嗦地接过,结果没喝两口,粥就顺着嘴角流到胸口,把衣襟弄得湿漉漉的。李胜在旁边看得直皱眉,心里暗笑:这老头果然不行了,连喝粥都成问题。
太傅,下官即将前往荆州赴任,特来告辞。李胜故意加重了两个字。司马懿却茫然地眨眨眼:什么?并州?那地方冷得很,李大人可要多带点棉衣...咳咳...当年我在并州打仗,冻得差点掉了耳朵...
李胜强忍着纠正: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这才恍然大悟似的点头:哦...荆州...对对对...老糊涂了...你去了要好好干...替我给曹大将军带个好...
这场面看得李胜心里乐开了花。回到曹爽府里,他添油加醋地描述:大将军您是没看见,司马懿那模样,简直形神分离,说话都颠三倒四,喝粥还漏一胸口,我看他撑不了多久了!
曹爽听完哈哈大笑,当场把手里的酒杯摔在地上:我就说这老东西不行了!以后朝堂上,看谁还敢跟我作对!从此之后,曹爽对司马懿彻底放下了戒心,就像对一只没牙的老虎,再也懒得提防。他每天带着亲信出城打猎,朝堂上的事全交给何晏等人打理,把洛阳城当成了自家的游乐场。
而太傅府里,司马懿在李胜走后,立刻扔掉了手里的假拐杖,擦干净嘴角的粥渍,眼神锐利得像出鞘的刀:怎么样?这出戏演得还行吧?司马师笑着递上热茶:父亲演技绝了,李胜那小子肯定信以为真。司马懿呷了口茶,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曹爽啊曹爽,你以为我老了不中用了?好戏还在后头呢!
司马光说
爽以宗室辅政,骄奢专权,晏等趋炎附势,乱改法度,失尽人心。懿虽老谋深算,装病避祸,然其隐忍待发,实藏篡逆之心。夫权臣相争,国无宁日,魏之衰乱,始于爽之专横,成于懿之诈谋,悲夫!
作者说
司马懿装病的智慧,其实是古代权力游戏中的示弱生存法则。他用一场影帝级的表演,完美诠释了把自己放低,让对手飘起的博弈精髓——当对手沉浸在掌控一切的幻觉中时,危险往往正在暗处滋生。更有意思的是,这场权力较量揭示了人性的致命弱点:曹爽不是败于智谋不足,而是输在对表面现象的过度信任;何晏等人也不是不懂政治,只是沉溺于权力带来的优越感而失去了警惕。在权力的天平上,轻视对手从来都是最危险的砝码,而司马懿恰恰懂得,有时候不是放弃,而是等待最佳的反击时机。
本章金句
权力场上没有真病人,只有装睡的人;你以为对手病入膏肓时,或许正是他准备起身的时刻。
如果你在当时的曹魏朝堂,在那样的情况下,你会怎么选择?是像司马懿一样隐忍装病等待时机,还是像蒋济一样坚持劝谏,或是干脆远离朝堂明哲保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生存策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