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洛阳城里,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职场pUA大戏悄然上演。主角是四世三公的贵公子袁绍,和手握兵权却耳根子软的大将军何进。一个满脑子改革方案,一个揣着权力焦虑,两人一拍即合,硬是把朝廷变成了大型宫斗现场,这剧情,比现代职场剧刺激多了!
故事得从袁绍的关系户操作说起。当时袁绍盯上了何进身边的亲信张津,天天请人喝酒撸串,把这位传声筒哄得服服帖帖。酒过三巡,袁绍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兄弟,你瞅见那帮宦官没?天天在太后跟前吹耳边风,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要是能一锅端了,何大将军不得直接封神?张津一听,好家伙,这主意够劲爆!连夜就跑到何进跟前添油加醋说了一通。
何进本来就看宦官不顺眼,再加上袁家四世三公的金字招牌太耀眼——袁家往上数四代人都当过大官,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和堂弟袁术又都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走到哪儿都有小弟捧着。何进心里一合计:这么牛的家族都给我出主意,肯定靠谱!当即拍板:小袁啊,以后你就是我心腹了!
有了领导赏识,袁绍直接开启人才招聘狂潮。他广发英雄帖,把何颙、荀攸、郑泰这些智谋界的全挖了过来。何颙当上北军中候,荀攸成了黄门侍郎,郑泰入职尚书台,这阵容,堪比组建复仇者联盟。每天这群人凑在一块儿,不是喝茶聊天,而是密谋着怎么把宦官集团连根拔起。
要说袁绍的嘴皮子功夫,那真是能把死人说活。他逮着何进就开始表演:将军您瞅瞅,现在您手握天下兵权,弟弟何苗也掌管禁军,手下将领个个都是人中龙凤。这局面,简直是老天爷给您送的大礼包!您要是能把宦官一扫而空,那就是为民除害,妥妥的青史留名!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这话里带着彩虹屁,还夹杂着危机感,听得何进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冲进皇宫大杀四方。
被忽悠上头的何进,立马跑到妹妹何太后那儿打报告:老妹,那帮宦官天天在宫里搞小动作,不如全炒了,让三署郎顶上!他以为太后会秒同意,结果被泼了盆冷水。何太后白了他一眼:你懂啥?咱家以前就是杀猪的,能进皇宫还不是靠宦官帮忙?再说了,把他们都赶走,以后谁伺候我?何进当场就蔫了,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只能灰溜溜回去找袁绍想辙。
这边袁绍还在疯狂打鸡血:将军!太后妇人之仁,您不能听她的!咱们直接动手,来个先斩后奏!何进心里直打鼓,一边是亲妹妹,一边是热血沸腾的手下,纠结得头发都快薅秃了。他哪知道,这场清剿计划看似正义凛然,实则是把东汉王朝推向深渊的第一步。袁绍满脑子想的是借此立威,压根没考虑后果,而何进就像个被牵着鼻子走的木偶,最终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点评此事时,语气里满是无奈:袁绍之谋,看似为国除害,实则过于激进。何进无决断之能,却轻信他人,终致祸乱。汉室之乱,始于此也。短短几句,就把这场闹剧的本质扒得明明白白。
作者说
袁绍忽悠何进这事,活脱脱就是职场上画大饼的经典案例。一个野心勃勃想搞大事情,一个能力不足还耳根子软,一拍即合就开启了作死模式。袁绍用青史留名当诱饵,把何进哄得晕头转向,却压根没考虑可行性。这也给职场人提了个醒:遇到有人跟你描绘宏伟蓝图时,先别急着热血沸腾,得冷静想想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毕竟,历史不会重演,但总在押韵——那些拍胸脯保证稳赚不赔的计划,往往都藏着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