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次日清晨,阳光正好。
幻音工作室的官方微博却在八点整,投下了一片阴影。
一则置顶公告,标题是《关于深刻学习领会“文化发展指导委员会”会议精神的声明》。
正文的措辞谦卑到了尘埃里,每个字都散发着浓重的检讨书味道。
“昨日,我工作室有幸参与了由文化发展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电影的社会责任与艺术边界内部研讨会。”
“会上,刘副会长、墨老等各位领导与专家,高屋建瓴,对电影《我不是药神》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令我们全体同仁深受教育,茅塞顿开。”
“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年轻的创作团队,我们在把握时代脉搏、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尚有诸多不足。”
“过于聚焦个案,而忽视了整体的进步;过于渲染情绪,而忽略了理性的引导。这不仅是艺术创作上的不成熟,更是社会责任感上的缺失。”
“在此,幻音工作室郑重声明:我们将积极响应各位领导的指导精神,对《我不是药神》后续的宣传工作进行全面调整。”
“即刻起,停止一切以放大矛盾、渲染负面情绪为导向的宣传活动,让讨论回归理性,避免无谓的煽情,以实际行动回报领导们的殷切期望与悉心教诲。”
声明最后还附上一句:“再次感谢委员会给予我们的宝贵学习机会,我们必将深刻反思,积极整改,不负厚望。”
这篇声明一出,网络舆论场炸开了锅。
那些一直攻击《药神》的营销号最先反应过来,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倾巢而出。
“官方定性!《我不是药神》价值观存在严重问题,已被约谈整改!”
“打脸!凌夜团队发布道歉声明,承认煽动对立情绪!”
“我说什么来着?消费苦难的电影走不远,看看,官方都看不下去了!”
一时间,弹冠相庆,锣鼓喧天。
而那些真心喜爱这部电影的观众和支持者,则陷入了困惑与失望。
“这就跪了?我还以为凌夜能硬刚到底…”
“胳膊拧不过大腿,能理解,但还是挺失望的。”
“这声明每个字都写着我们认怂了,太憋屈了。”
“资本拗不过权力,散了散了。”
网络上的喧嚣,与幻音工作室内的低气压形成了鲜明对比。
办公室里,肖雅站在桌前,双手撑在桌沿,指尖用力到泛白。
“这算什么?”她看向凌夜,声音里压着火气。
“我们赢了顾长风,赢了票房,最后要以这种方式低头认错?这跟当初顾长风被p的那张下跪图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我们是自己主动跪下了!”
韩磊靠在沙发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凌夜,我知道他们势大,但我们没必要做到这个地步。”韩磊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们低调处理,冷处理就行了,发这种声明,等于把刀递到对方手上,承认了他们所有的指控。”
凌夜靠在椅背上,手里转着一支笔,目光落在窗外。
外界的喧嚣和他无关。
他放下笔,转过身看向两人。
“谁说我们跪下了?”
他的语气没什么波澜。
肖雅一愣,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声明:“这还不算跪下?”
“他们想让我闭嘴,想让电影的热度降下来。”凌夜拉开椅子坐下,目光扫过两人。
“如果我跟他们对着干,发一篇慷慨激昂的反驳声明,会怎么样?”
韩磊皱眉:“会被全网删除,工作室的账号可能会被禁言,电影…甚至有下架的风险。”
“对。”凌夜点头。
“那不叫反抗,那叫送人头,他们最不怕的就是我们反抗,因为他们有无数种方法让我们发不出声音。”
他看着两人依旧困惑的表情,继续说:“所以,对付他们最好的方式,不是反抗,而是顺从。”
“他们想要一个认错的态度,我就给他们一个最诚恳的态度。”
“他们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说得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还要彻底。”
凌夜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他们以为这是终点,以为敲打一下,我们就老实了。”他的嘴角勾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但这恰恰是起点,他们亲手把一个舞台递到了我面前,一个叫社会责任的舞台。”
“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舞台搭得更大、更华丽。”
肖雅和韩磊对视一眼,懂了一半,又没完全懂。
---
京郊,一家不对外开放的会所里。
古色古香的茶室内,檀香袅袅。
刘副会长和墨老相对而坐,面前的棋盘上,黑子已经将白子围得只剩一口气。
墨老落下一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年轻人嘛,总要摔几次才能长记性。”
刘副会长轻啜一口茶,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幻音工作室那份声明,他看了不下十遍,每一遍都让他心情舒畅。
“这叫舆论引导,也是一种治病救人。”刘副会长放下茶杯。
“那个凌夜,是块好材料,就是有点愣头青,路走偏了。”
“这次给他提个醒,让他明白,搞文艺创作,光有才华不行,还得有大局观。”
“不错。”墨老抚着胡须,一脸欣慰。
“以为拍了部票房高的电影,就能跟规则叫板?年轻人还是太嫩了。”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局势尽在掌握的自信。
在他们看来,凌夜已经是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惧。
这件事,将成为刘副会长履历上“成功引导不良文艺风气”的漂亮一笔。
他们聊着接下来的文化工作重点,聊着该扶持哪些“根正苗红”的项目,已经把凌夜和他的《我不是药神》抛在了脑后。
---
同一时间,幻音工作室。
凌夜把肖雅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电脑屏幕转向她。
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网页和文档。
一个个醒目的标题跳入肖雅的眼帘:
“#穷,是原罪吗#话题下,一位母亲讲述为了给孩子买药,卖掉家里唯一房子的经历,获得了三十万点赞。”
“法律博主法眼看天万字长文,剖析情与法在现实判例中的冲突与权衡,引发十万人参与讨论。”
“协和医院张主任,实名认证科普慢粒白血病的治疗现状与药物发展,指出背后的研发困境与专利壁垒。”
“一位Id叫向阳而生的网友,用漫画记录了自己从确诊到获得援助、病情稳定的心路历程,被转发超过五十万次…”
这些,都是因为《我不是药神》而从水面下浮现出的,真实的、带着体温的声音。
“他们以为,封住我们的口,这些声音就会消失。”凌夜的声音很轻。
“但他们不知道,我们只是揭开盖子的人,这些声音早就在那里了。”
他看向肖雅,下达了一个指令。
“把所有这些声音,都给我整理出来,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数据,分门别类,建立一个素材库。”
“我要最真实的病人自述,最专业的专家解读,最理性的法律分析,我要让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谁也无法忽视的力量。”
肖雅盯着屏幕,脑子里飞快地转着。
她想起了凌夜之前说的那些话,想起了网上那些真实的故事,忽然明白过来——这不是退缩,是在换个方式打。
她抬起头,看向凌夜,眼里多了几分认同。
“我明白了!”
她重重点头,声音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凌夜靠回椅背,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
“他们想让我降温,我就用一把更大的火来回应。”
他的声音很轻。
“点火的人,得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