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杰做的小木凳在纺织厂受欢迎的消息,没两天就传到了后勤主任耳朵里。主任特意跑到木工房,拿起一个剩下的木凳样品看了半天,又用手敲了敲凳腿,满意地说:“这木凳做得扎实,样式也好看!段明杰,你再做五十个,供车间工人休息用,做完给你算正式工钱,一个给你一毛五!”
五十个木凳,七个半工钱,这对段明杰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他连夜赶工,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木料,晚上煤油灯快烧干了才休息。张师傅看他这么拼,心里既心疼又欣慰,每天早上都会从家里带两个白面馒头,塞给段明杰:“多吃点,有力气干活。”
这天晚上,段明杰刚把最后一个木凳打磨好,张师傅就把他叫到跟前,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写着“木经”两个字,纸页都脆了。“明杰,这是我师傅传下来的,里面记着各种木工诀窍,从选料到雕刻都有,你拿着看。”
段明杰双手接过书,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这是张师傅最宝贝的东西。还没等他说话,张师傅又说:“你学艺快,性子稳,还肯动脑子,我想正式收你为徒,把我这辈子的手艺都传给你,你愿意吗?”
段明杰愣了一下,随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张师傅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红了:“师傅!我愿意!以后我一定好好学手艺,不辜负您的期望!”
张师傅赶紧把他扶起来,从墙上取下一把磨得锃亮的凿子:“这是我刚学木工时用的,现在给你,以后干活仔细点,别丢了咱们木匠的脸面。”拜师礼虽简单,却让段明杰心里暖烘烘的——在县城漂泊这么久,他终于有了归属感。
段明杰趁着工厂放假,回了趟清溪村。他刚走到院门口,筱棠就像只小雀似的扑了过来,抱着他的腿喊:“三哥!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段明杰笑着抱起筱棠,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小木盒:“这是三哥给你做的,里面能放你的小发卡、小石头。”筱棠打开木盒,只见里面雕刻着一朵小小的迎春花,花瓣纹路清晰,还刷了层清漆,亮闪闪的。她把木盒抱在怀里,高兴得蹦了起来:“谢谢三哥!这是我最喜欢的礼物!”
全家人围坐在堂屋,段明杰把拜师的事说了,又把赚的十五块钱交给了李秀莲。李秀莲拿着钱,手指都在抖,眼泪掉在钱上:“我儿长大了,能挣钱养家了……”段明杰赶紧安慰:“娘,以后我会挣更多的钱,让您和爹、奶奶都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饿肚子。”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月亮特别亮,筱棠悄悄把段明杰拉到院子里,塞给他一个布包和一个小瓷瓶。“三哥,布包里是红薯干,饿了就吃,别舍不得;这个是‘神仙水’,你要是受伤了,擦一点就好。”她压低声音,“这是我偷偷攒的,你千万别告诉别人,也别多用。”
段明杰接过布包和瓷瓶,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小妹懂事,虽然不知道“神仙水”是什么,但还是郑重地收进贴身的口袋里:“三哥知道了。你在家要好好听话,好好学习,等三哥挣了钱,就给你买新书包、新衣服,还带你去县城玩。”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段明杰就背着行李出发了。柳玉梅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嘱:“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别太累,冷了就加衣服,记得常写信回家。”段守业拍了拍他的肩膀:“跟着师傅好好学手艺,做人要踏实,别学那些歪门邪道。”
段明杰用力点头,转身踏上了回县城的路。筱棠站在院门口,挥着小手,直到三哥的背影消失在村口的拐弯处。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空间打理好,种更多的粮食和木料,帮三哥把木工手艺越做越好,帮全家人把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