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爷爷笑道:“现在他们也还不能天天都吃到小青菜儿呢。现在的小青菜是供不应求的。”
沈大伯:“父亲,你咋知道的?你去买菜啦?”
沈爷爷笑道:“我没去买菜呀,咱们不是给纭纭他二伯带去了些青菜吗?”
“他二伯母跟我说的,说周边邻居最近这两天去抢青菜,还有不少人家抢不到呢。”
“就是抢到了也就能抢着一点点。咱们给拿去的那些,都够他们吃个两三天的了,乐呵够呛呢。”
“哦,对了,我们聊一聊之后,小越他二伯母问咱们,要是明年真像咱们说的那种恢复高考了,经济开放了,要是对他们监控少点儿了,他们是不是可以搬到她陪嫁的院子去住?那边儿也有地,她自己也可以种一种地。”
大家看向沈大伯。
沈大伯:“父亲,这个咱下半年再决定吧,看看具体走向呗,咱们现在只能说是高考能恢复,但具体啥时候恢复还没确定呢,还有这个经济是看着往开放的走向,但没有下文件呢。”
“等到咱不说文件具体下来吧,咱至少等风声下来,知道这件事儿确定稳了,咱再做决定。”
“毕竟现在这个事情上涉及到沈河后续的发展,不行,就委屈老二两口子再多住一年筒子楼呗,等沈河彻底把局面打开了,他俩再搬。”
沈爷爷想想:“成,那过一段时间,我再过去跟他俩说一下咱们的想法。”
林纭想想:“那爷爷你一个星期之后再去,正好那时候就还能给二伯他们带去点儿青菜,他们这回的青菜正好也吃了了,还空个三五天儿的。”
沈爷爷:“成。”
林奶奶:“那亲家爷爷就不用去啦,那会儿正好赶上,他们一两个月过来聚一次餐的时候,让他们来自己在带回去点。”
沈爷爷:“他们暂时不能过来啊,不是咱家的原因,就是他们得守着点儿家,怕丢东西。”
林爷爷也是一愣,疑惑的问:“怎么的了?”
沈爷爷看大家都看了过来,就解释道:“他们住的那个楼里,最近丢东西丢的挺严重的,就是谁家要是出门儿了,家里不留人,家里保准丢点儿钱啊,米面油啊这些的。”
林纭:“没报警吗?”
沈爷爷:“报警了。但是都没找着,偷的也不多,一般都是少量的吃吃喝喝的。”
林纭想想张了张嘴。
沈爷爷看见了,问:“纭纭,你是不是想说,是他们楼里人干的,知根知底儿的?”
林纭点头:“我是有这个想法,我是想问是不是谁家揭不开锅了?”
沈爷爷:“你二伯母说了,大家也有这种想法,可是吧,都是厂子里的家属,你要说只能吃个半饱,8分饱有可能,但是要说谁家就揭不开锅,就快饿死了,还真没听说谁家那样儿。”
林父想一想:“叔,明天方便给小越他二伯打个电话不,观察一下谁家有没有回城的人,家里偏心那种的,有人吃不饱。”
沈爷爷:“家里偏一些,别人吃8分饱,那人吃3分饱,那他吃饭时咋不抢着吃呢?”
林奶奶问道:“亲家爷爷,你知道上桌分饭吗?”
沈爷爷:“分饭,什么意思?分成一份儿,一份儿的呀,每个人就固定那些,就像咱们给咱家大宝贝儿的吃食似的。”
林奶奶:“虽然差不多,但意思不太一样。”
“你讲的给大宝贝儿分,是做好了,咱们按照他能吃饱不吃撑的量定的,有的时候再适当给他加点儿量。”
“但纭纭他爸的意思是,家里长辈偏心。”
“就像是假如咱们几个一起吃饭,我偏心你们几位在外边儿工作的,就咔咔的,给你们盛的满满的饭,一碗捞饭全都是干货,等到剩下的俺们几个可能就是吃,捞饭的米汤饭,我们就喝的那个米汤稀饭。”
“有可能纭纭最小,我就给她喝点米汤,里边儿就几粒儿米那种的。”
沈大伯:“这个我听说过,好像是家属院儿里家属打架,我听那么一耳朵,但是我还真没在谁家吃饭时,遇着过呢。”
沈爷爷白了沈大伯一眼:“你上人家吃饭,人家那么给你分饭吃,疯了。”
“就你现在的地位,你要不然是上你的领导家吃饭,人家不差那一口儿,至少家里不差那点儿吃的,你上你下属家吃饭,他们敢这么给你分饭吗?”
沈大伯摸摸鼻子:“这不都是家里人吗?我就顺嘴说了。”
林奶奶:“其实这种情况啊,在农村挺多的,就在我们村儿都有。”
“哪怕是我们村儿相对来说环境还成,一般干活儿时能吃8分饱,全饱,不干活儿了,就家里有的孩子,女性,就是赶上冬天了,就不能一天吃三顿,可能一天就能吃两顿,那两顿还就吃个6分饱,8分饱顶天儿了。”
沈大伯:“你们村儿粮食不是够用吗?”
林奶奶道了一句:“架不住人心是偏的呀。再一个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林奶奶笑着跟沈大哥说:“你看咱家现在那个粮仓里的粮食,咱们这么祸害着吃,咱还有就是那个一年多的余粮呢,哪怕咱不买粮,都够吃一年多的。”
“所以大宝那个孩子稍微祸害点儿,你们心疼,但是你们不会觉得太过,但是如果咱们没有那些存粮,就靠每个月那点儿供应粮吃饭呢,咱还敢让这个孩子这么练习吃饭吗?”
沈大伯也点头儿:“确实是,所以有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那几个不受宠的孩子嘴里省出来点儿粮食啊。”
林奶奶:“对呀,其实有的时候不受宠的不一定是女性,也有可能是儿子。”
“比如其中大儿子吃肉,二儿子喝汤,三儿子四儿子可能连汤都没有,只能吃点儿那里边儿的青菜,老儿子可能也能吃着点儿肉,就这种状态。”
沈爷爷:“我虽然有点儿重男轻女,但不至于不让吃饱饭哈,这个可就过了。”
林爷爷:“你那是能供得起,那有的人家将将刚吃饱的时候,不得想着点儿以后吗?所以就造成了那种情况,而且有几年我们村儿啊,确实大部分人家也就吃个6~7分饱儿。”
沈大伯:“你们家那时候也吃不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