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曹性当即起身作揖道:
“大丈夫,当带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
“元嗣乃河内名士,有大才。”
“今性欲还天下一个太平,还望先生相助。”
韩浩见曹性对他作揖,他心中一惊,赶忙起身走到堂中对着曹性抱拳回礼道:
“将军有神武雄才,更是礼贤下士。”
“浩虽不才,愿以七尺之躯,助公成就大业。”
“韩浩,拜见主公。”
曹性闻言满脸欣喜地上前来到韩浩面前,扶起韩浩。
笑道:“我得元嗣,乃天幸也。”
“元嗣,请坐!”
曹性笑容满面的挥手示意。
见韩浩坐下,他这才缓缓回到他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他可是记得这韩浩可是个忠勇之人,投了曹操后被曹操任命为禁军统领还是什么。
反正是掌管大本营军队的人。
这种非心腹不能胜任。
关键韩浩还能治理政务。
韩浩投自己,自己可以说又得了一个大才。
到时候无论是让他带兵,还是让他治理郡县,都是没有问题的。
曹性笑着举杯:“今大喜,诸位,满饮此杯。”
“请!”
酒过三巡。
韩浩看着曹性,想了想,还是提议道:“主公,欲取冀州,当早些出手。”
曹性笑着点点头:“元嗣细言!”
“所谓先机,便是谁先出手,谁就占尽先机。”
“公孙瓒在冀州北方,时间久了,他就会谋划河间中山常山之地。”
“想必袁绍也会回渤海谋划安平清河巨鹿等地。”
“时间一长,他们就能以那些治地为根基之地,他日主公要破之则难矣!”
“主公当速速发兵前往冀州,夺取冀州。”
“然后将公孙瓒灭之,或赶出冀州,袁绍同样如是。”
“主公兵多将广,各路出兵冀州,韩馥必然难挡。”
“反观袁绍,其兵马不如主公多矣!所以他只能在河内观望。”
“没有冀州为底蕴,袁绍眼下不敢与韩馥开战,不敢与公孙瓒开战,更不敢与主公开战。”
“相比袁绍公孙瓒,主公实力远大于他们,取冀州更易也。”
“好!”
曹性大笑着点点头。
这韩浩的想法虽然有些急,但似乎没什么问题。
不过......
公孙瓒取常山?
那常山赵子龙?
想到这,曹性沉吟道:“元嗣言公孙瓒可能取中山常山?”
“不错!”
韩浩点点头,开口道:“公孙瓒实力强,中山常山必然有人愿意依附之。”
曹性眼睛一眯,低声道:“如此,文优,速帮某做一件事。”
李儒赶忙抱拳道:“主公请说!”
曹性严肃道:“速派人前往常山找一个叫赵云赵子龙的人,再让文和以天子圣旨招为讨贼将军。”
赵云可是个忠勇的猛将,要是有机会,可不能让给公孙瓒。
“讨贼将军?”李儒眉头一挑。
赵云是何等人物?竟让主公如此器重?
开口就给讨贼将军?
“没错!”曹性点点头,也不解释。
“诺!”李儒见自家主公确定了,也不敢多问,于是恭敬地点点头。
......
六月二十五日,清晨。
长安的雨似乎有点多。
早上细雨如丝,暮霭沉沉。
小雨哗哗哗的下着,黄忠天还没亮就带着他的女儿黄舞蝶前往长安城南门。
此刻他站在南门上一脸期待地看着城外。
偶尔飘到他脸上的细雨模糊了他的视线,可黄忠的目光依旧紧紧锁定在城外的旷野上。
他身后的少女给他撑着伞。
看着空旷的城外,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按在女墙上,指节泛白。
心中既期盼着华佗的身影出现,又隐隐有些忐忑,担忧华佗会被这恶劣的天气耽搁。
也担忧要是华佗来了也看不好自家儿子。
昨天他得知华佗两天前已经到了蓝田,那按时间来算今天应该是能到长安的。
所以他一大早便来南门等待。
没一会儿,贾诩来到城上。
他径直来到黄忠身边。
“先生!”
黄忠赶忙领着黄舞蝶给贾诩行礼。
“汉升不必多礼!”
贾诩一脸温和地笑了笑,再次开口安慰道:“汉升不必担心,华神医医术高超,一定可以治愈阿叙的。”
“谢先生吉言!”
黄忠道谢,脸上的担忧却不减。
毕竟机会只有这一次了。
“嗯!”
贾诩微微点头,目光移向关外。
细雨依旧飘零。
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来到中午。
但华佗等人的身影依旧没有出现,黄忠的身形在女墙旁显得愈发孤寂。
少女安静地站在他旁边,目光同样看向关外。
侍从拎着食物走了过来,贾诩轻声喊道:“汉升,先用膳吧!”
黄忠回道:“先生自用,忠暂且等候。”
“舞蝶,先来用膳?”贾诩又笑着看向少女。
少女对着贾诩轻轻回道:“我吃不下!”
“嗯!”
贾诩微微点头,自顾自地在一旁吃了起来。
食物是半只肥鸡和一盘素菜。
主食是粟。
贾诩好似吃的津津有味。
没一会儿已经将食物全部吃完。
黄忠却根本没有胃口,就在他心情愈发沉重之时,远处出现了几个模糊的身影。
黄忠眼中一亮,死死地盯着那几个身影,心跳陡然加快。
但看那速度,他不由得眉头微皱。
那明显是探马。
很快探马来到城下。
黄忠几人紧紧盯着探马。
贾诩见探马停下,对着关下的几人高喊道:“华神医到哪了?”
一名探马对着贾诩抱拳道:“回禀先生,神医已在五里外,一个时辰可到长安。”
“好!”
贾诩对着探马点点头,挥手示意道:“再去查探!”
“慢!”
黄忠高喊一声:“某与尔等同往!”
“舞蝶随先生在此等候!”
说完他对着贾诩抱了抱拳,然后朝着城下走去,他的亲卫赶忙牵马给他。
他直接翻身上马,朝着探马走去。
贾诩面色温和地看着关下的黄忠等人。
很快黄忠等人便消失在细雨中。
奔跑了不到两刻,黄忠便在细雨中看到前方的一辆马车和旁边的几十个士卒。
黄忠激动地来到马车旁,马车帘子被拉开,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的大半个身子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