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浸透着寂静的小院。沈清徽离去的脚步声早已消失在夜色深处,但那扇被她轻轻带上的木门,却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
陈鹰依旧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背脊挺得笔直,如同雪地里孤独的青松。屋内,那半截蜡烛终于燃到了尽头,火苗挣扎着跳动了两下,噗地一声,彻底熄灭。
黑暗,如同浓稠的墨汁,瞬间吞噬了一切。
然而,陈鹰的心,却在这绝对的黑暗中,前所未有地明亮起来。
黑暗中,他看不见满屋的狼藉,看不见自己依旧虚弱的伤腿,只能听见自己胸腔里那颗心脏,沉重而有力地搏动着。一声,又一声,敲打着他刚刚做出的、或许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决定。
“利刃……”
他再次于心中默念这个词,舌尖仿佛尝到了铁锈与鲜血混合的味道。
是了,他就是一把刀。一把曾为家国征战,最终却被弃如敝履的残刀。锈迹斑斑,刃口卷折,几乎被遗弃在角落,等待彻底的腐朽。
而现在,有人将他拾起,不惜耗费心血,磨去锈迹,修复刃口,告诉他,他依旧锋利,依旧有价值。
哪怕,握刀的手,属于一个身份成谜、野心勃勃的女子。
哪怕,前路是更深的泥泞与未知的凶险。
但这至少是一条路。一条看得见方向,哪怕方向尽头可能是悬崖,也胜过在原地腐烂发臭!
他想起了沈清徽那双眼睛。清澈,平静,却又深不见底,仿佛蕴藏着冰川与烈焰。她坦言利用,却又承诺尊严与前程。这种赤裸而直接的交易,反而比那些虚伪的温情,更让他感到一种扭曲的……安心。
至少,他知道自己需要付出什么,又能得到什么。
各取所需,互不相欠。
黑暗中,陈鹰缓缓摊开自己那双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这双手,握过锄头,更握过刀枪,沾染过泥土,也沾染过敌人的鲜血。它们曾经有力,曾经令敌人胆寒,也曾在他重伤濒死时,连一碗水都端不稳。
现在,它们即将再次握住武器。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家国大义,不是为了遥不可及的封侯拜将,仅仅是为了……活下去,有尊严、有价值地活下去,为了一个女人口中那“不止于一隅”的、模糊却诱人的前景。
他猛地收拢五指,握成拳头,骨节发出清脆的响声。一股久违的力量感,伴随着决绝的信念,从四肢百骸汇聚而来。
他,陈鹰,做出了选择。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
山间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如同轻纱般萦绕在村尾的小院周围。沈清徽起得很早,她如同往常一样,先是在院中缓慢地打了一套养生拳法,活动开有些僵硬的身体。然后,她开始清理昨日被破坏的院落,将被踩烂的草药残骸彻底清扫出去,将被踢散的木料重新归置整齐。
她的动作依旧不疾不徐,神情专注,仿佛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招揽与抉择,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梦境。
当她将最后一块散落的木料码放好,直起身,轻轻拂去沾在衣角的草屑时,她的动作微微一顿。
目光,落在了那扇紧闭的屋门上。
她知道,他醒了。
或许,他根本一夜未眠。
她没有立刻去推那扇门,而是转身走进简陋的灶间,生了火,将昨日剩下的一点獐子肉切成细丝,混合着采来的野菜,煮了一锅浓稠的肉粥。米香混合着肉香,随着袅袅炊烟,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粥煮好了,她盛了两碗,放在院子里那个唯一还算完好的小木桌上。然后,她才走向那扇屋门。
没有敲门,她直接伸手,推开了它。
“吱呀——”
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
屋内,陈鹰已经起来了。
他没有躺在床上,而是穿戴整齐,拄着那根木棍,站在屋子中央。晨曦从窗洞照进来,落在他高大挺拔的身躯上,将他脸上那些历经风霜的线条勾勒得愈发清晰深刻。
他的伤腿似乎还有些不适,站姿并非完全稳健,但他尽力挺直了脊梁,如同一个即将接受检阅的士兵。
听到推门声,他转过头,目光迎向站在门口的沈清徽。
四目相对。
没有言语。
沈清徽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他站得笔直的身躯,落在他那双已经恢复了锐利与沉静的眼眸上。她看到了他眼底的血丝,也看到了那血丝之下,破茧重生般的坚定。
她知道,他准备好了。
她没有问“休息得如何”,也没有说“粥煮好了”。她只是微微侧身,让开了门口的光线,语气平淡如常:“出来用早饭。”
说完,她便转身,率先走向院中的小木桌。
陈鹰拄着木棍,迈开了步子。他的动作比昨日沉稳了许多,虽然依旧能看出腿脚的不便,但每一步都踏得异常坚定。他走出昏暗的屋子,踏入清晨明亮的光线里,微微眯了下眼,适应着这久违的、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光芒。
他走到木桌旁,却没有立刻坐下。
沈清徽已经坐在了桌边,端起了自己那碗粥,小口地吃着,并没有看他。
陈鹰站在那里,目光落在沈清徽沉静的侧脸上,落在她握着粗糙陶碗的、纤细却稳定的手指上,落在她面前那碗冒着热气的、普通的肉粥上。
就是这个女人。
在他最狼狈、最绝望的时候,如同鬼魅般出现,用他无法理解的手段和药物,将他从阎王爷手里硬生生拽了回来。
在他习惯了她的沉默和付出,几乎要放下戒备时,又用最直接、最冷酷的方式,揭开了彼此之间“交易”的本质。
现在,她如同什么事都未曾发生一般,坐在那里,吃着最简单的早饭。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他胸腔里鼓胀。不是感恩,不是愤怒,不是屈辱,而是一种混杂了所有这些,最终沉淀下来的、名为“认命”与“追随”的决绝。
他深吸了一口气,清晨微凉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草木和粥米的清香。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动作。
一个他曾在军中,向上峰、向那些值得他效死的将领,才会做出的动作。
他松开了拄着的木棍。木棍倒在草地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向前迈出一步,右腿弯曲,左腿后撤,单膝,重重地跪在了沈清徽面前的泥土地上!
膝盖触地的沉闷声响,让正在喝粥的沈清徽动作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但她没有抬头,依旧小口吃着粥,仿佛没有看见。
陈鹰抬起头,仰视着坐在那里的沈清徽。晨曦在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让她那清瘦的身影,在这一刻,竟显得有几分……凛然不可侵犯。
他抬起双手,抱拳,置于胸前。这是一个极其标准、带着古意的军礼。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和久未如此郑重说话,而显得有些沙哑,但每一个字,都如同从肺腑中挤出,带着砸碎骨骼般的坚定,清晰地回荡在清晨的小院里:
“陈鹰,愿效死力!”
没有多余的表白,没有华丽的辞藻。
只有这六个字。
愿效死力!
这是他作为一个曾经的军人,一个曾经的战士,所能给出的最重的承诺。这意味着,从此刻起,他的命,他的忠诚,他的一切,都将交付于眼前这个女子。刀山火海,九死无悔!
沈清徽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陶碗。
她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了单膝跪地的陈鹰身上。
她的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但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却仿佛有冰雪消融,流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存在的……认可。
她没有立刻让他起身,也没有说什么“不必多礼”的客套话。
她只是看着他,看了很久。
然后,她站起身,走到陈鹰面前。
她没有伸手去扶他,而是微微俯身,伸出右手,轻轻落在了他抱拳的双手之上。
她的指尖微凉,带着清晨的露气。
“我接受了。”
四个字,清晰,平静,却带着千钧之重。
“从今日起,你陈鹰,便是我沈清徽的人。”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仪,如同君王在册封她的骑士,“你的命,是我的。我的安危,是你的责任。我的意志,是你的方向。我的荣辱,与你同在。”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着陈鹰的眼睛:
“若有背弃,天涯海角,我必亲手取你性命。”
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令人骨髓发冷的决绝。
陈鹰仰着头,毫无畏惧地迎着她的目光,沉声道:“若有背弃,无需主子动手,陈鹰自当刎颈谢罪!”
沈清徽点了点头,收回了手。
“起来吧。”她的语气恢复了平常,“粥要凉了。”
陈鹰这才依言起身,重新拄起木棍。他感觉自己的膝盖有些发麻,胸腔里却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他没有再多言,沉默地走到桌边,在沈清徽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端起了那碗已经温热的肉粥。
他吃得很快,却很安静。
沈清徽也重新坐下,继续小口喝着自己的粥。
阳光彻底驱散了薄雾,温暖地洒满小院。鸟儿在枝头鸣叫,远处传来村民隐约的劳作声。
一切,似乎都与往常没什么不同。
但一切,又都已截然不同。
一场简单的、甚至有些简陋的效忠仪式,在这清晨的院落里,悄然完成。
没有观礼者,没有誓言书。
只有一碗温粥,两个沉默的人,以及一份用生命和未来作为抵押的盟约。
沈清徽放下空碗,用帕子擦了擦嘴角,目光掠过对面埋头喝粥的陈鹰,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
核心团队的第一块基石,最重要的武力保障,终于……落定了。
棋局之上,她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依靠算计和伪装,独自应对风雨的孤子。
她的手中,有了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已然出鞘的……
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