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财富置换的争议
规则日的前五天,所有居民的规则手环同时弹出提示:【首批“健康置换”申请公示,点击查看详情】。林夏点开界面,置顶的申请赫然写着:“刘志强,申请‘先增重期后稳定期’,置换物:个人存款10万元,用途:捐赠社区共享厨房建设。”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天就传遍了各个手环社群。
林夏刚在工位坐下,小王就举着手环冲过来,屏幕上的社群消息刷得飞快。“夏姐你看!”他点开国贸小区的群聊,周姐的语音消息带着怒气炸开:“十万块就能换顺序?这不是给有钱人开绿灯吗?我女儿要考舞蹈学院,急需先稳定期减重,申请三天了没动静,他倒好,花钱插队!”
下面跟着一串红色感叹号:“规则手环成了有钱人的玩具?”“那我们这些没存款的咋办?”“技能置换就是摆设吧!”
林夏指尖划过屏幕,点开另一条申请——快递员小李的头像旁标着“待审核”,置换物一栏写着“三年五星配送勋章(附200小时公益服务记录)”,申请理由是:“夏季高温配送易脱水,需先增重储备体力;冬季减重不易感冒,适配工作节奏。”
她切换到后台管理界面,小李的手环数据像本写满故事的日记:三年来,他的配送路线总是绕远路经过独居老人区,每次停留时间都比系统预计多5分钟;雨天配送时,“异常停留”记录高达137次,备注全是“帮客户收衣服”“送独居奶奶去医院”。
“夏姐,你说这公平吗?”小王的声音带着委屈,“我那套健身器材挂在‘资源置换’栏三天了,连个审核提示都没有,他十万块说过就过?”
林夏没说话,点开刘志强的申请详情。资金流向一栏清晰标注:“10万元将转入社区公益账户,专项用于共享厨房建设,由全体居民监督使用”,受益人栏填的是“社区全体增重期居民”,而非“刘志强家庭”。更意外的是,他的个人健康数据里,妻子的手环备注着“孕晚期,需低油低盐饮食”,母亲的手环显示“关节炎,冬季需增重保暖”——他申请的“先增重后稳定”,其实只给家人换了顺序,自己仍按原计划先稳定。
中午吃饭时,手环突然震动,社区公示栏更新:【刘志强置换申请进入居民投票阶段,支持率62%;小李申请支持率89%】。林夏点开投票详情,反对刘志强的理由大多是“嫌钱换特权”,支持的则说“钱能建厨房,大家都受益”;而小李的反对票只有3张,理由竟是“怕他增重后配送变慢”。
“我就说吧,”小王扒着盒饭叹气,“还是技能吃香。”话音刚落,他的手环响了,是条审核提醒:“您的闲置健身器材经评估,可兑换15天调整期,需承诺:将器材捐赠至社区健身房,供居民使用。”
小王愣住了,突然红了脸:“我……我以为直接换就行,没想过要捐出去。”
林夏看着他的表情,想起早上在社群里看到的细节:刘志强的妻子在群里发了段视频,他正对着共享厨房的设计图和张阿姨讨论:“得给老年人设矮柜,轮椅也能方便取食材”;小李的配送群里,独居的赵爷爷发了张照片,保温箱里装着小李刚送的热包子,配文“这孩子总说‘先增重有力气给我跑腿’”。
傍晚,投票截止。刘志强的申请以78%的支持率通过,小李则全票通过。手环同步推送了新公告:【共享厨房将于下月动工,刘志强捐赠的10万元已到账,明细实时更新至社区透明账户;小李的五星勋章将录入“社区荣誉墙”,其公益服务记录可作为技能置换范本】。
林夏刚走出公司,就看见小李骑着电动车过来,车筐里装着给赵爷爷买的退烧药。“夏姐!”他举着手环笑,屏幕上“置换成功”的绿光闪得亮眼,“我刚多吃了俩肉包,现在送货浑身是劲!对了,刘老板刚才联系我,说共享厨房缺个负责采购的,让我帮忙盯着点,算我公益时长呢!”
正说着,刘志强的车缓缓驶过,车窗降下,他探出头喊:“小李,明天去趟厨具市场?张阿姨说要选不粘锅,老年人用着安全。”小李笑着应下来,电动车铃叮铃铃响着,和汽车引擎声交织在一起,像支热闹的合奏。
林夏站在路边,晚风掀起她的衣角。手环突然震动,是社区推送的共享厨房效果图:角落里标着“刘志强捐赠的消毒柜”,操作台上贴着“小李推荐的防滑垫”,墙上还留着块黑板,写着“欢迎居民投稿减脂\/增重食谱”。
她忽然明白,争议的终点从来不是“钱与技能孰高孰低”,而是“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置换,变成给别人的便利”。就像刘志强的十万块,可贵在没圈成自家的小厨房;小李的勋章,珍贵在把每份善意都攒成了能温暖别人的力量。
回到家,妈妈的手环正播放社区广播:“下周开始接受第二批置换申请,特别提醒:所有置换物需附加‘共享条款’——财富捐赠需普惠,技能服务需公开教学,资源置换需可供他人使用。”
妈妈抬头笑:“你张阿姨说要把她的腌菜秘方换出去,还说要教大家怎么腌低钠版,适合你爸这种高血压的。”
林夏看着妈妈手环上闪烁的申请按钮,突然觉得,这小小的屏幕里,藏着的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无数人想对彼此好的心意。就像共享厨房的设计图上,每个角落都写着:“我们一起,把日子过成暖烘烘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