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接过沉甸甸的红封,捏了捏,眼睛瞪得溜圆:“哇!这么多!锦书姐,你没算错吧?”
她虽然爱钱,但更知道铺子赚的都是辛苦钱。
冬梅拿着红封,也有些手足无措:“我……我不用这么多……”
锦书笑道:“不多,这是你们应得的。铺子赚了钱,大家自然要分享。账目都在这里,清清楚楚。”
她把账本摊开,“林妹妹过目?”
林芷看也没看,直接将红封收起,温声道:“锦书办事,我放心。这钱大家拿得心安理得。”
她看向墨竹和冬梅,“喜欢什么,想添置什么,自己拿主意。辛苦一年,该犒劳自己。”
墨竹立刻把红封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口袋,拍得啪啪响:“我要存着!以后给铺子添大件!”
冬梅则小声说:“我……我想给娘买块好料子做衣裳……”她脸上带着期盼的红晕。
“好主意!”墨竹搂着她的肩,“冬梅姐穿新衣裳肯定好看!”
下午,芷兰堂迎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老贺的儿子柱子。
小家伙穿着崭新的棉袄,跑得脸蛋红扑扑,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小瓦罐。
“林大夫!墨竹姐姐!锦书姐姐!冬梅姐姐!新年好!”
柱子声音洪亮,“爹让我送这个来!说是给芷兰堂添个吉利!”
墨竹接过瓦罐揭开一看,里面是半罐晶莹剔透、带着蜂巢的乳白色东西。
“哇!蜂王浆!”墨竹认得这东西,老贺以前提过,是蜜里最金贵的精华。
柱子用力点头:“嗯!爹说,好东西要送给好人家!谢谢林大夫治好我的腿!
祝姐姐们新年像蜜蜂一样勤快有收获!”
林芷心中一暖,蹲下身摸摸柱子的头:“柱子真乖,也替我们谢谢你爹。这心意太贵重了。”
锦书立刻包了一大包各种糖块和两小罐蜜膏递给柱子:“拿回去慢慢吃,也给你爹甜甜嘴。”
柱子抱着礼物,笑得露出豁牙:“谢谢姐姐!”蹦蹦跳跳地走了。
锦书看着那罐珍贵的蜂王浆,对林芷道:“林妹妹,这东西养身极好,可以给咱们的蜜膏升升级?或者……单独做点更滋补的?”
林芷点点头:“嗯,是好东西。冬梅,你收好。等过了年,咱们琢磨一下怎么用,物尽其用。”
“好。”冬梅小心地接过瓦罐。
傍晚,铺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蜂王浆特有清香。
墨竹盘点着柜台:“今天卖出三罐暖膏,两包润喉糖,一个香囊。虽然不多,但全是开门红!”
锦书合上账本:“人情往来支出有度,收入虽薄,但意义大于金钱。最重要的是,”她看向姐妹们,“大家都开开心心,红包也发了。”
冬梅轻声道:“蜂王浆……很甜。”
大年初三,年节的喧嚣稍稍沉淀,芷兰堂恢复了日常的节奏,但空气中仍飘散着爆竹的余味和食物的香气。
后院小灶间,冬梅正对着那罐珍贵的蜂王浆出神。
“冬梅姐,”墨竹凑过来,好奇地戳了戳那乳白粘稠的浆液,“这东西……真那么神?闻着是挺香的!”
她吸了吸鼻子,一股清甜馥郁、略带辛辣的独特气息钻入鼻腔。
冬梅轻轻点头:“嗯。书上说,蜂王浆极养人,补虚损,益气血。老贺大哥这份心意太贵重了。”
锦书也放下账本走过来:“是好东西,但咱们铺子面向街坊,直接卖蜂王浆太奢侈,也用不起。”
她看向林芷,“林妹妹,还是按你说的,想法子融进咱们现有的东西里?”
林芷用干净的竹片挑起一点蜂王浆,仔细观察其质地和气味:“性温润,养阴益气。最宜搭配蜂蜜,增强滋养之效。”
“冬梅,试试加到安神蜜膏里?替换一部分蜂蜜,提升功效?”
“好!”冬梅眼睛亮了亮。她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舀出少量蜂王浆,与老贺送的上好蜂蜜按比例混合。
墨竹在一旁帮着烧火控温,锦书则拿着小本子准备记录配比和状态。
当混合浆液加入温热的药汁中,搅拌均匀后,新蜜膏呈现出更富有光泽的金黄色,散发着蜂蜜甜香与蜂王浆交织的醇厚香气。
“哇!颜色真好看!像金子一样!”墨竹惊叹。
冬梅用小勺盛出一点冷却,膏体细腻油润:“感觉……更滋补了。”
锦书仔细嗅闻:“味道层次更丰富,贵气但不张扬。”
林芷也尝了尝微温的膏体,感受着那股更深厚柔和的甜润滑入喉咙,点头道:
“是好。蜂王浆量少价昂,冬梅,记住比例,每批安神蜜膏只加少量提升品质即可,成本要控制住。”
锦书立刻心算:“按这个比例,每罐蜜膏成本增加二十文。定价……是否微调?”
林芷沉吟片刻:“新春伊始,给街坊实惠。定价不变,算咱们芷兰堂的升级心意。”
“好!”锦书记下,“那就叫……‘金玉安神蜜膏’?取蜂王浆如金,蜜膏如玉之意?”
“金玉蜜膏!好听!富贵吉祥!”墨竹立刻赞同。
冬梅也小声说:“好名字。”
新蜜膏刚贴上“金玉”标签摆上柜台,便迎来了第一位尝鲜客——前街的周老夫人。
她是铺子的老主顾,讲究养生。
“哟,林姑娘,几天没来,铺子又出新花样了?这金玉安神蜜膏……看着就金贵!”周老夫人拿起一罐仔细端详。
墨竹立刻热情介绍:“老夫人您眼力真好!这是咱们铺子新春特别升级的!”
“加了老贺家最金贵的蜂王浆精华,滋养安神效果加倍!您是老主顾,给您尝个新鲜!”
她麻利地挖了一小勺放在干净瓷碟里递过去。
周老夫人用小银勺沾了点送入口中,细细品味。
“嗯……”周老夫人缓缓点头,眼中露出满意,“确实不同凡响!这口感,这滋养劲儿,不是凡品!给我拿两罐!新年也添点金玉之气!”
她爽快地付了钱,又买了些润喉糖和新出的清肺款香囊。
送走周老夫人,墨竹得意地对锦书挤挤眼:“看!开门红!”
锦书一边记账一边笑:“是好兆头。不过老夫人识货,普通街坊未必尝得出太大差别,咱们的心意到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