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掌柜大喜:“太好了!多谢林大夫!”
他付清了上次的尾款,又指着食盒,“点心务必收下!铺子里姐妹辛苦,算我一点心意!”
锦书这时走过来,笑容温婉得体:“钱掌柜盛情难却,我们就收下了。正好,”
她拿起几罐包装好的安神蜜膏和一小包暖身茶,“这是我们铺子自己做的安神蜜膏和暖身茶,不值什么。”
“蜜膏您夜里应酬回来冲一杯,暖胃安神。暖身茶给店里伙计们驱驱寒气,也算我们芷兰堂的一点回礼。”
她将东西递给小伙计。
钱掌柜看着手中包装雅致的蜜膏和茶包,又看看锦书真诚的笑脸,感慨道:
“锦书姑娘真是周到!芷兰堂做事,真是让人心里舒坦!”他带着东西,满面春风地走了。”
墨竹凑到食盒边,掀开盖子:“哇!芙蓉糕、栗子酥!闻着就香!锦书姐,你这礼尚往来做得真漂亮!”
锦书轻声道:“钱掌柜大方,咱们也不能失礼。蜜膏和茶包成本可控,送得出手,也显心意。”
晚上,后院小灶间灯火通明。新的润喉糖正在试制。
冬梅小心翼翼地将碾碎的胖大海粉、甘草粉、桔梗粉和薄荷粉按锦书算好的比例混合。
墨竹则负责熬蜂蜜,特意用了老贺送的蜂巢蜜,浓郁的甜香弥漫了整个屋子。
“冬梅姐!蜜熬好了!快下药粉!”墨竹招呼着。
冬梅将混合药粉缓缓倒入温热的蜂蜜中,锦书在一旁用小勺不停搅拌。
药粉与蜂蜜充分融合,变成深褐色粘稠的糖浆。
“快!倒进模子!”墨竹麻利地将糖浆倒入准备好的小方格木模里。
等待糖块冷却凝固的时间,姐妹们坐在灯下。
锦书翻着账本:“今日暖膏收入稳定,茶包销量也不错。钱掌柜的药款结清。老贺的蜜钱支出和额外心意都记清了。”
林芷看着模子里渐渐凝固的深色糖块:“这润喉糖若成了,成本如何?”
锦书心中早有数:“胖大海、甘草、桔梗、薄荷都是常用药,价平。蜂巢蜜价值高些,但我们用量少。”
“估算下来一小块糖的成本不到一文钱,定价两文钱一块,利润空间不错。”
墨竹想象着:“嗓子干痒,含一块,甜丝丝凉丝丝的,多方便!”
冬梅则想着:“库房还有不少枇杷叶,下次试试加枇杷叶粉,清肺止咳或许更好?”
“芷兰润喉糖”的小方块在木模里彻底冷却凝固,变成深褐色、半透明、散发着蜂蜜与薄荷清凉气息的小糖块。
墨竹迫不及待地撬出一块,吹了吹,小心地放进嘴里。
“唔——!”她眼睛瞬间睁大,含糊不清地嚷着,“好吃!甜甜的!凉凉的!吃完以后嗓子眼儿……舒服多了!”
冬梅和锦书也各尝了一块。
“蜂蜜的甜味很足,胖大海和桔梗的润感明显,薄荷的清凉刚好,不冲。”冬梅细细品味着。
锦书感受着喉咙的清凉舒适:“口感也不错,含化时间适中。林妹妹,您尝尝?”
林芷拿起一块放入口中。
温润的甜意包裹着药草的清凉在舌尖化开,缓缓滑过喉咙,留下一片舒适的凉意和滋润感。
她点点头:“嗯,成了。用料比例正好。”
锦书立刻拿出算盘和小本子:“成本核算过了。一小块糖成本约半文钱。”
“考虑到蜂蜜用料和老贺的心意,以及包装,定价两文钱一块,或十文钱六块,如何?让街坊觉得实惠又方便。”
“好。”林芷同意,“墨竹,去定做一批印着‘芷兰堂’字样的小油纸。冬梅,你负责切糖块和包装。第一批先包两百块。”
“好嘞!”墨竹风一样跑了。 冬梅则默默地去准备切糖的工具和小油纸。
新糖块刚在柜台角落的小竹篮里露面,墨竹的大嗓门就吆喝开了:
“新品上市——芷兰润喉糖!嗓子干痒不舒服?含一块!甜丝丝凉丝丝,润喉清嗓!两文钱一块,十文钱六块送一块喽!”
恰逢冬日干燥,嗓子不适的人不少。这价钱又亲民,立刻引来好奇。
“真那么管用?”
“给我来一块尝尝!”
“两文钱?试试!”
墨竹麻利地收钱、递糖。
尝过的人,有的当场眼睛一亮:“哎哟,不错不错,再来两块!”
有的觉得清凉解腻:“不错不错,给我包十文钱的!”
锦书在一旁收钱记账,笑容温婉,时不时提醒:“一次别含太多,一块能含挺久的。”
一天下来,两百块糖竟卖出去大半。收回的钱虽是小额,但积少成多,数目也算可观。
傍晚,芷兰堂正要打烊。
一个熟悉的小身影在门口探头探脑,是西头张婆子的孙子小李子。
“小李子?”墨竹眼尖,“怎么啦?找你墨竹姐有事?”
小栓子怯生生地走进来,手里攥着两枚铜钱,小声说:“墨竹姐……我奶奶……嗓子哑了……咳嗽……”
锦书和林芷也走了过来。
“张婆婆病了?”林芷蹲下身,温和地问。
小李子点点头:“嗯……咳嗽……没钱买药……”
墨竹立刻明白了,她看向锦书和林芷。
锦书从柜台里拿出一小包润喉糖,又拿了一小包暖身茶,蹲下身递给小李子:
“小李子乖,这个糖块给你奶奶含着,嗓子会舒服点。”
“这包茶是给奶奶冲水喝的,暖暖身子。钱,姐姐不要你的。”她轻轻把小李子攥着铜钱的手推回去。
小李子看着手里的小包,又看看锦书温和的笑脸,小声道:“谢谢锦书姐姐……”
林芷摸了摸小李子的头:“回去告诉奶奶,多喝温水,注意保暖。若咳嗽厉害了,就过来找我,别硬撑。”
“嗯!”小李子用力点头,抱着糖和茶包,像得了宝贝似的跑了。
墨竹看着小李子的背影,叹了口气:“唉,张婆婆也不容易……”
锦书在账本上记下:“赠张婆子润喉糖六块,暖身茶一包。”
林芷轻声道:“能帮一点是一点。锦书,留意着点,若张婆婆真咳得厉害,咱们得去看看。”
“嗯。”锦书点头。
晚上,后院灶间飘着饭菜香。姐妹几个围坐吃饭。
锦书翻着账本,脸上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
“润喉糖第一天反响不错。成本低,走量快,利润空间比预想的好。加上暖身茶和暖膏的稳定收入,铺子这个月的流水很健康。”
墨竹扒着饭:“那是!我墨竹吆喝得好!”
冬梅轻声说:“小栓子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