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衍生篇?跨洲寻脉 第二十二卷 第一章 地核符影,联结星际与本土
“羲和四号” 从三角星簇返航的消息,在全球引发轰动 —— 当探测器携带的 “辐射应对技术符号” 数据传输到海南文昌星际测控中心时,“跨国符号研学联盟” 的实验室里,早已挤满了等待解析的科学家与青少年研究员。莉莉捧着 “护脉传承人日记”,看着屏幕上滚动的 “符号能量源搭建方法”,手指不自觉地停在一组 “螺旋状能量流符号” 上 —— 这组符号的纹路,竟与日记中记载的 “地球远古地核符号” 有着惊人的相似。
“你们快看这组符号!” 莉莉突然举起日记,将屏幕上的星际符号与日记拓片并置,“三角星簇的‘符号能量源’核心是‘双螺旋能量流’,而日记里记录的‘地核符号’,是在地球北极冰层下发现的‘单螺旋能量刻痕’,两者的螺旋方向完全一致,只是复杂度不同!”
陈院士立刻凑上前,拿出放大镜仔细对比:“不仅方向一致,能量流的节点间距也吻合 —— 星际符号的双螺旋有 12 个节点,地核符号的单螺旋有 6 个节点,恰好是两倍关系!这绝不是巧合!” 他快速调出地球地核的探测数据,“地球地核的自转周期约为 24 小时,而三角星簇符号能量源的‘能量循环周期’是 12 小时,也是两倍关系 —— 难道地球的地核符号,是‘简化版的星际符号能量源’?”
这个猜想让实验室瞬间沸腾。林晓立刻打开 “全球符号数据库”,调取 “地核符号” 的存档 —— 这组符号是十年前联盟在北极 “冰盖遗迹” 中发现的,刻在一块直径约 3 米的 “地核结晶岩” 上,当时只推测与 “地球内部能量” 有关,却始终无法破解具体含义。“现在结合星际符号来看,地核符号的‘单螺旋能量刻痕’,可能是‘符号能量源的基础模型’!” 林晓指着数据库中的 3d 建模,“结晶岩的成分包含‘高纯度铁镍合金’,与三角星簇技术符号中‘混合合金’的核心成分一致 —— 地球地核或许藏着‘符号能量源的原始样本’!”
就在众人沉浸在发现的兴奋中时,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 ——“全球符号数据库” 的监测系统显示,所有与 “地核符号” 相关的数据,都出现了 “异常波动”:原本静止的符号拓片,开始缓慢旋转;数据库的地图标注上,代表地核符号的红点,竟与地球地核的 “内核边界” 坐标完全重合,且波动频率与 “羲和四号” 传回的符号能量源频率同步。
“这是‘地核符号在回应星际符号’!” 李博士快速敲击键盘,试图稳定数据库,“波动不是系统故障,而是符号本身的‘能量共鸣’—— 三角星簇的符号能量源技术,触发了地球地核符号的‘活性’!”
周院士闻讯赶来,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动曲线,脸色变得凝重:“地核符号与地核内核边界重合,意味着符号很可能直接关联地球地核的能量活动!如果星际符号能触发它的共鸣,会不会引发地核能量异常?我们必须立刻派人去北极冰盖遗迹,实地检测地核符号的状态!”
莉莉立刻点头,转头看向团队:“我带一支小队去北极,陈院士和李博士留在实验室解析技术符号,林晓和卡洛斯负责监测数据库波动 —— 我们要同步推进‘实地探测’与‘数据解析’,弄清楚地核符号与星际符号的关联!”
出发前,莉莉再次翻阅 “护脉传承人日记”,在 “地核符号” 的记录页,发现了一行被墨水覆盖的小字 —— 用特殊溶剂擦拭后,露出 “地核为基,星际为引” 八个字。“‘地核为基,星际为引’……” 莉莉轻声念着,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难道远古先民早就知道,地球地核符号与星际符号的关联?他们把地核作为‘基础’,等待星际符号的‘引导’,才能激活某种机制?”
三天后,莉莉带领的小队抵达北极冰盖遗迹。当他们打开特制的 “符号探测仪”,对准地核结晶岩时,探测仪的屏幕突然亮起 —— 原本静止的单螺旋刻痕,竟开始发出淡蓝色的光芒,光芒沿着刻痕流动,逐渐形成 “半透明的双螺旋轮廓”,与三角星簇的符号能量源核心完全一致!
“真的在共鸣!” 小队成员激动地记录数据,“光芒的能量频率与实验室监测到的波动频率完全同步,结晶岩的温度也从 - 30c升至 15c,且持续稳定 —— 这说明地核符号正在‘吸收星际符号的能量信息’,完成从单螺旋到双螺旋的转化!”
莉莉立刻用卫星电话联系实验室:“地核符号正在转化为双螺旋,和星际符号能量源一致!但有个疑问 —— 远古先民为什么要把‘符号能量源的基础模型’藏在地球地核附近?他们是想让地球成为‘星际符号的中转站’,还是有其他目的?”
陈院士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丝兴奋:“我们解析技术符号时发现,符号能量源需要‘双天体能量共振’才能完全激活 —— 三角星簇的能量源依赖‘双星系统’,而地球的地核符号,可能需要‘地球与月球的双天体共振’!你看日记里的地核符号记录,发现时间恰好是‘超级月亮’出现的那天,当时的地月距离最近,共振最强!”
“超级月亮?” 莉莉抬头看向北极的天空,“下一次超级月亮就在三天后!如果地核符号需要地月共振激活,那激活后会发生什么?是释放能量,还是传递信息?”
就在这时,林晓的紧急呼叫突然接入:“莉莉姐!数据库的地核符号波动突然增强,还出现了新的符号碎片 —— 碎片组合起来是‘地核 + 星芒 + 箭头’,箭头指向地球的‘马里亚纳海沟’!”
卡洛斯紧接着补充:“我们对比碎片与星际符号,发现箭头符号和三角星簇星图中的‘航线箭头’完全一致 —— 这说明地核符号在‘指引我们去马里亚纳海沟’,那里可能藏着‘符号能量源的关键部件’!”
新的谜题接踵而至:莉莉盯着探测仪上的双螺旋光芒,心中充满疑问 —— 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海域,远古先民如何在那里留下符号遗迹?地核符号指引他们前往,是为了 “组装完整的符号能量源”,还是 “揭示地球与星际文明的更深关联”?更关键的是,激活后的符号能量源,会给地球带来保护,还是未知的风险?
“先记录下地核符号的转化数据,等超级月亮出现后再观察变化!” 莉莉指令小队成员,同时用卫星电话告知实验室,“我们需要同步监测地月共振时的地核符号状态,以及马里亚纳海沟的符号线索 —— 地球本土的符号谜题,可能比星际探索更复杂,也更关键!”
深夜,北极的寒风呼啸,莉莉坐在冰盖遗迹旁,捧着 “护脉传承人日记”,看着地核结晶岩上跳动的双螺旋光芒。日记的新一页,她写下:“从星际的双螺旋符号,到地球的单螺旋地核刻痕,远古先民留下的线索,正将星际探索与地球根源紧紧联结。地核符号的共鸣,马里亚纳海沟的指引,超级月亮的共振…… 下一段旅程,我们要深入地球的‘心脏’,寻找人类文明与星际符号的共同起源。”
远处,探测仪的屏幕仍在闪烁,地核符号的双螺旋光芒与北极的极光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地球与宇宙的古老羁绊。而实验室里,陈院士与李博士仍在解析技术符号,林晓和卡洛斯则对着马里亚纳海沟的地图反复研究 —— 一场联结星际与本土的符号探索,才刚刚拉开序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