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长孙无垢的危机,李渊军营异动
“秦琼将军的监军,我去。”
这九个字,从杨辰那干裂起皮的嘴唇中吐出,不带丝毫烟火气,却像九柄烧红的铁锥,狠狠地扎进了徐茂公的耳朵里。
偏殿之内,浓郁的药香和淡淡的血腥气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烛火跳动,将两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拉得忽长忽短。
徐茂公端着药碗的手僵在半空,他看着眼前这个赤着脚、站都站不稳,却说要去当监军的年轻人,一时间竟不知是该怒,还是该笑。
“胡闹!”
终于,两个字从徐茂公的牙缝里挤了出来。他将药碗重重地顿在旁边的案几上,深褐色的药汁溅出了几滴,在他花白的胡须上留下点点痕迹。
“杨辰!你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徐茂公的声音里,带着长辈对晚辈的痛心与薄怒,“你连站都站不稳,还想着上战场?你这不是勇猛,是送死!是对你自己,也是对即将出征的五千将士不负责任!”
杨辰没有反驳,只是任由那股混杂着药气的怒意扑面而来。他知道徐茂公是为他好,但他没有时间解释,更没有退路。
他扶着床沿,让自己的身体站得更直一些,目光平静地迎向徐茂公:“军师,秦二哥勇冠三军,冲锋陷阵,一个可当百个。但这次奇袭,不是简单的冲杀,而是深入敌后,在刀尖上跳舞。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整个洛阳战局的走向。这需要的不止是勇武,更是临机决断的谋略。”
“军师府难道就没人了吗?非要你一个重伤之人去?”徐茂公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个计划,是我制定的。”杨辰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可能的变数,都只在我的脑子里。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要虚,什么时候要实,只有我最清楚。军师,您要坐镇洛阳,策应全局,分身乏术。除了我,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
他的话,句句在理,却也句句都在挑战徐茂公的底线。
徐茂公被他堵得一时语塞,半晌才指着他身上还在渗血的绷带,怒道:“你这身伤,怎么去?骑马颠簸半宿,不等见到敌人,你自己就先散架了!”
“皮肉伤,死不了。”杨辰说得轻描淡写,仿佛那些深可见骨的伤口都长在别人身上,“到了军中,自有军医照料。我甚至可以坐马车随军,不影响行军速度。”
看着杨辰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徐茂公只觉得一阵头痛。他知道,这个年轻人一旦做了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就像他当初一意孤行,非要去福昌山道探路一样。
可那一次,他赌赢了,用一身伤换回了瓦岗数千精锐的性命。这一次呢?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偏殿内的空气几乎凝固之时,杨辰的脑海中,那本金色的【红颜录】,毫无征兆地爆发出刺眼的红光。
那光芒,不再是之前发现新目标时的柔和金芒,而是一种带着不祥与急迫的血色,仿佛警示着某种不可挽回的灾难即将发生。
书页在杨辰的意识中“哗啦啦”地疯狂翻动,最终定格在一页。
长孙无垢的画像栩栩如生,那张清丽绝伦的脸上,此刻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黑气。画像下方,一行行原本是金色的文字,此刻已然变成了触目惊心的赤红。
【姓名:长孙无垢】
【身份:李渊之媳,李世民之妻】
【气运值:98(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核心情缘需求:一个能与她并肩而立,共创盛世的英主】
【当前状态:极度危险!】
【危机预警:李渊为稳固军心,携家眷随军。然军营之内,人心浮动,宵小之辈觊觎其美色,正图谋不轨!地点:永丰仓附近,李渊中军大营!】
永丰仓!
这三个字,像一道惊雷,在杨辰的脑海中炸响。
那不正是秦琼此次奇袭的目标吗?
原来如此。
杨辰瞬间明白了系统发布这道危机预警的深意。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与他刚刚制定的军事计划,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军营哗变,士兵趁乱行不轨之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更何况是长孙无垢这等绝色,在数万雄性荷尔蒙爆棚的军营中,简直就是黑夜里的明灯,无时无刻不吸引着那些被战争和死亡压抑得扭曲的欲望。
李世民此刻远在福昌山道,鞭长莫及。李渊或许在弹压,但偌大的军营,总有他顾及不到的角落。
这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英雄救美的剧本!
截胡李世民,夺走他未来的皇后,窃取李唐那浩瀚如海的第一缕龙气……
这个念头一起,杨辰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他体内的血液,仿佛被这巨大的诱惑点燃,瞬间变得滚烫。伤口传来的疼痛,身体的虚弱,在这一刻似乎都被压了下去。
他抬起头,看着依旧满面怒容的徐茂公,眼神变了。
如果说刚才的眼神是坚决,那么此刻,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丝不容置疑的锋锐,和一种近乎神棍般的自信。
“军师。”杨辰的声音恢复了些许力量,“您还信不信我的直觉?”
徐茂公一愣。
“当初,也是我的直觉告诉我,福昌山道有问题。我信了,所以我去了,所以我活着回来了,罗成将军的三千精骑也安然无恙。”杨辰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现在,我的直觉又告诉我,今夜的永丰仓,除了粮草,还有一份天大的功劳在等着我们。一份足以让李渊父子痛彻心扉,甚至能直接影响整个天下走向的功劳。”
他刻意加重了“天大的功劳”这几个字,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的诱惑。
“这份功劳,只有我去了,才能拿到。换了任何人,都抓不住。”
徐茂公死死地盯着杨辰的眼睛。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疲惫,布满血丝,却又亮得吓人,仿佛真的能预见未来。
他想起了杨辰种种不可思议的表现。从江都的死局中带着萧皇后逃出生天,到瓦岗寨内数次化解危机,再到这一次,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瓦岗军。
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真的笼罩着一层他看不透的迷雾。
难道……他真的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洞察天机的手段?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挥之不去。
徐茂公的内心,开始剧烈地动摇。理智告诉他,让一个重伤员上战场是荒唐的。但杨辰过往的战绩,和他此刻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却又在疯狂地动摇着他的理智。
这已经不是一次军事行动,而是一场赌博。
赌注,是杨辰的命。
但赢了的彩头,似乎也大得惊人。
“你……”徐茂公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你当真要去?”
“非去不可。”杨辰斩钉截铁。
偏殿内,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烛火“哔啵”一声,爆开一朵小小的灯花。
良久,徐茂公仿佛被抽干了全身的力气,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声叹息里,有无奈,有担忧,最终却化为了一丝妥协。
“罢了。”他摆了摆手,像是赶走一只烦人的苍蝇,也像是挥去自己心中的犹豫,“你要去,便去吧。”
杨辰心中一喜,但脸上并未表露出来。
“但是!”徐茂公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厉,“我有三个条件!”
“军师请讲。”
“第一,你必须坐马车随军,除非万不得已,不准骑马!”
“好。”
“第二,我会派我身边最得力的两名亲卫跟着你,寸步不离。他们的任务不是杀敌,是保护你。你若有任何差池,我唯他们是问!”
“可以。”
“第三!”徐茂-公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到了军中,一切调度你可做主,但若涉及你自身的安危,你必须听秦琼的!他若不让你去的地方,你就是绑着,也得给我待在后方!你若答应,我便去说服魏公。你若不答应,今天就是说破天,你也别想踏出这殿门一步!”
杨辰看着徐茂公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知道这已经是这位老军师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他点了点头,郑重地抱拳一礼:“杨辰,遵命。”
见他答应,徐茂公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他走上前,重新端起那碗已经有些凉了的汤药,递到杨辰面前,语气软了下来:“把药喝了。然后,睡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我让他们来叫你。”
这一次,杨辰没有拒绝。他接过药碗,仰头便将那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
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入腹中,迅速扩散至四肢百骸,驱散了些许寒意与虚弱。
徐茂公看着他喝完药,又亲自扶他躺下,为他盖好被子,动作轻柔得像是在照顾自己的子侄。
“记住你的话。”他最后叮嘱了一句,才转身,带着满腹的心事,走出了偏殿。
门帘落下,殿内重归寂静。
杨辰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他闭上眼睛,脑海中,长孙无垢那张带着忧色的绝美脸庞,与【红颜录】上那刺眼的血色警告,交替浮现。
李世民,你千算万算,算到了瓦岗会袭你的粮道,算到了可以伏击罗成,却一定算不到,你的后院,就要起火了。
你更算不到,那个即将要去给你“灭火”的人,是我。
杨辰的嘴角,在黑暗中,无声地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知道,这场针对李唐的奇袭,从这一刻起,性质已经完全变了。
烧毁粮草,动摇敌军军心,那只是第一层目的。
而他真正的目标,是在那万军丛中,在李渊父子最核心的地盘上,将那位未来的大唐皇后,那位身负九十八点国运的绝代佳人,悄无声息地,据为己有!
这,才是真正的,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