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大楼的夜晚,比白天更多了几分肃穆。林峰办公室的灯光亮着,在整栋大多已陷入黑暗的大楼里,像一枚独自闪烁的棋子。他刚刚结束与果城方面的一个视频会议,敲定了姜欣和小毅来省城定居的最终安排,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窗外,省城的夜景璀璨如星河,却照不进他此刻略带纷扰的心绪——既有对家庭团聚的期盼,也有一丝对姜欣近来状态隐隐的担忧。
心想:等他们过来,一切都会好的。眼下,必须先在这新棋盘上,找到可靠的支点。
加密手机适时地震动起来,是李锐的定期汇报。
“头儿,‘前沿科技咨询’及关联公司的监控在持续。王振涛妻弟近期与该公司的财务总监有过一次秘密会面,地点在一家私人茶舍,谈话内容无法获取,但会面后,该财务总监的账户有一笔不明来源的小额资金流入。另外,监测到宋清河控制的境外基金,近期有几个异常的资金调动,路径隐蔽,最终指向不明,但体量不大,像是在试探什么。”
“继续盯着,资金流向和人员接触是重点。宋清河在试探我们的反应,或者说,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林峰冷静地分析,“风子那边情况如何?”
“秦队已经初步选定了三个备选地点作为安全屋和联络点,正在做最后的安全评估。他报告说,感觉省城的水面下,不太平静,有些陌生的‘江湖朋友’在活动,目的不明。”
“告诉他,加快进度,我们需要尽快在省城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林峰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让他想办法,在不暴露的前提下,摸一摸省城几家背景复杂的会所、茶舍的底,特别是王振涛妻弟去过的那家。”
心想:宋清河果然不会闲着。王振涛这条线,必须牢牢控在手里,关键时刻,或可成为反制的利器。
结束与李锐的通话,林峰正准备离开办公室,私人手机响了起来。看到屏幕上跳动的“周岚”二字,他略微有些意外,随即接通。
“周主任?这么晚还没休息?”林峰的声音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电话那头传来周岚一如既往的清冷嗓音,但细听之下,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几不可查的疲惫:“刚开完一个协调会。看到你办公室灯还亮着,想着你可能还在熟悉情况。”她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问道,“怎么样,省发改委的节奏,比果城快不少吧?”
“确实,平台更高,视野更广,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林峰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流动的车灯,“还在适应阶段。”
“嗯,以你的能力,适应起来应该很快。”周岚的语气带着肯定,随即话锋微转,像是随口一提,“说起来,我们组织部最近也在做一批干部的考察摸底工作,涉及面比较广。省里对年轻、有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还是很重视的。”
林峰心中一动。周岚从不会无故说这些看似无关的闲话。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考察摸底”、“重视”这些关键词。
心想:她是在暗示什么?组织部的考察…难道她有变动?还是…与我有关?
他不动声色地回应:“组织上对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向来是统筹考虑,着眼长远的。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周岚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见的叹息,很快又被她惯常的理性语调掩盖:“是啊,做好本职工作。不过,有时候风起于青萍之末,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总没有坏处。”她似乎不打算深入这个话题,转而说道,“对了,你家属调动和安顿的事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跟我说。省直机关这边,我毕竟比你熟一些。”
“谢谢周主任,暂时还顺利,有需要我一定开口。”林峰感激道。他能感觉到,周岚这份关心是真诚的,超越了普通同事的范畴。
“那就好。不打扰你了,早点休息。”周岚说完,便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林峰握着手机,在窗前伫立良久。周岚今晚这通电话,看似平常的关心,实则信息量不小。她提到了组织部的考察,提到了“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是在提醒他省里人事可能将有变动,并且暗示他可能会被纳入更上一层的视野?还是…她自身的工作也将面临调整?
心想:她若动,必是重要岗位。这对她而言是机遇,但身处漩涡中心,风险也随之而来。而且,我与她的关系…
他摇摇头,暂时将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下。无论如何,周岚的提醒是善意的。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在省发改委站稳脚跟,理清头绪,应对潜在的威胁。
---
第二天上午,林峰主持召开了分管处室的第一次工作例会。三位处长和几位副处长参加。会议气氛比初次见面时严肃了许多。
轮到创新驱动发展处处长赵东升汇报“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时,他明显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准备了一份更为详实的汇报材料,不仅阐述了宏大构想,还加入了大量关于与现有园区定位区分、避免同质化、以及初步量化考核指标的内容。
“林主任,这是我们处根据您上次的指示,连夜修改完善的补充材料。”赵东升将材料递过来,眼神中带着一丝急于获得认可的期盼。
林峰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一下关键部分,微微点头:“嗯,比之前扎实了不少。有这个意识很好。”他先给予了肯定,随即话锋一转,指出了几个数据来源和测算依据不够清晰的地方,以及某个协同机制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问题依旧精准而犀利。
赵东升一边记录,一边额头微微见汗,但眼神里更多的是信服而非慌乱。心想:这位林主任,眼光太毒了!看来以后汇报工作,一点侥幸心理都不能有。
区域经济处处长李雪的汇报则一如既往的严谨、条理清晰。在她汇报结束后,林峰特意就她报告中提到的“跨市产业园区利益共享机制”中的一个技术细节,与她探讨了几句,态度平和,如同同行间的交流。李雪认真回答,眼神中闪过一丝遇到知音的亮光。
心想:林主任果然看到了报告里的关键点。
轮到王振涛汇报时,他依旧是那副沉稳老练的样子,汇报内容四平八稳,挑不出大错,但也缺乏新意。在提到某个由“前沿科技咨询”提供过辅助调研的产业目录更新项目时,林峰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王处长,这个咨询公司提供的行业趋势分析,与工信部发布的官方指南以及几家核心企业的实际反馈,吻合度怎么样?有没有存在数据夸大或者倾向性引导的情况?”
王振涛脸上的肌肉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笑着回答:“林主任放心,处里对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都会进行交叉验证,目前看吻合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我们也会持续关注,确保信息的客观准确。”
“那就好。”林峰点点头,不再追问,仿佛只是例行公事的关心。心想:反应还算镇定,但那一瞬间的僵硬骗不了人。这条线,越来越有意思了。
会议结束时,林峰做了简短的总结,再次强调了工作要“务实、精准、高效”,并要求各处在下周前提交一份详细的年度重点工作推进计划和风险排查清单。
散会后,李雪故意放慢脚步,等其他人都出去了,才走到林峰身边,低声道:“林主任,关于上次您提到的要素流动障碍问题,我找到了一份几年前的相关内部调研报告,可能有些参考价值,已经发给杨处了。”
“好,谢谢李处长,我回头看看。”林峰看着她,露出一个赞许的笑容。
李雪微微颔首,转身离开,脚步似乎轻快了一些。
林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了然。心想:这是个做事的人,可以适当给些机会。
他回到办公室,内线电话响了起来,是主任孙宏志的秘书打来的,通知他下午三点,孙主任要听他关于近期工作思路的单独汇报。
心想:看来,第一次正式考验要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梳理汇报要点。他知道,这次汇报,将直接影响他在省发改委未来的话语权和生存空间。而他也明白,在他努力向上攀登的同时,周岚或许也正站在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上。两条原本在果城交汇的线,如今在省城这个更大的舞台上,似乎又将迎来新的交集与考验。
风,确实起于青萍之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