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19厂内部如火如荼地进行生产线革命,为“麒麟”的批量生产夯实基础时,几辆挂着不同军区牌照的吉普车,风尘仆仆地驶入了厂区。车上下来的是来自北方、西部等几个主要装甲部队的资深军官和技术骨干组成的第一支用户调研队。他们的到来,标志着“麒麟”项目即将迎来最直接、也最苛刻的评判者——未来的最终用户。
这支调研队的成员,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理论家。他们常年与钢铁巨兽为伴,脸上带着风沙磨砺的痕迹,手上是操作杆和工具留下的老茧,眼神锐利而务实。带队的是北方某重型装甲旅的一位姓雷的副旅长,一位嗓门洪亮、性格直爽的老兵。
周卫国和陈北玄亲自接待了他们。没有过多的客套,雷副旅长开门见山:“周厂长,陈总师,客套话就不说了。我们这次来,就是带着兄弟们在前线……啊不,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疑问和想法,来瞧瞧咱们这传说中的‘麒麟’,到底是不是真像报告里写的那么神!它能不能适应咱们那儿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能不能在戈壁滩上跑上几百公里不掉链子,咱们的兵娃子能不能很快上手,坏了能不能在野战条件下快速修好!”
他的话代表了所有一线部队的心声:装备再先进,如果不能适应复杂的实战环境、不能让普通士兵快速掌握和维护,那就是昂贵的玩具。
陈北玄对此早有准备。“雷旅长,各位同志,欢迎你们来挑毛病!”他态度诚恳,“‘麒麟’不是我们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它最终是要交给部队,形成战斗力的。你们的意见,比任何专家的评审都宝贵!”
调研队被直接带到了测试场。那台“麒麟”全尺寸样机静静地停在那里,依旧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和未来的科技感。
雷副旅长围着样机转了好几圈,这里敲敲,那里摸摸,不时和身后的技术士官低声交流。
“这炮塔真矮,隐蔽性肯定好!就是不知道里面憋不憋屈?”
“履带看着挺宽,接地压强应该不错,适合我们那儿的沼泽地。”
“这外面光溜溜的,备用履带板、工具箱放哪儿?总不能都塞车里吧?”
陈北玄和小张等人跟在旁边,详细解答着每一个问题,并认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和疑问。
接下来是实操体验。几位技术士官在719厂工程师的指导下,亲自钻进驾驶舱和战斗舱。
一进入驾驶舱,他们就感受到了与传统坦克的天壤之别。没有了密密麻麻的机械仪表和粗壮的操纵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多功能显示器和轻巧的侧杆控制器。
“这……这怎么开?”一位习惯了猛拉硬拽操纵杆的老士官有些手足无措。
小张耐心地讲解着电传操控的逻辑和注意事项。当士官们逐渐适应后,立刻感受到了其带来的便捷:转向轻便,动作精准,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体力消耗。
在战斗舱,火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让士官们啧啧称奇,但同时也提出了担忧:“这东西太复杂了,万一打仗的时候屏幕黑了一块,或者电脑死机了,不就抓瞎了?”
陈北玄立刻解释道:“我们设计了多重冗余和降级模式。即使主计算机故障,还有备份系统可以接管;即使所有电子设备失效,炮长和车长依然可以通过机械备份装置进行瞄准和射击,确保最基本的战斗能力。”
最让调研队感兴趣的,是模块化设计的演示。当他们看到那个货运模块在短短几分钟内被自动装卸到平台上时,眼睛都亮了。
“这个好!这个太好了!”雷副旅长拍着大腿,“以后往前线送弹药、运伤员,或者拉个指挥方舱,可就方便太多了!就是不知道这模块结不结实,经不经得起颠簸?”
陈北玄安排了对模块进行了振动和冲击测试,其坚固程度让调研队放下了心。
随后的几天,调研队深入车间,查看了正在建设的新生产线,了解了质量控制流程,甚至就一些细节设计提出了大量尖锐而具体的意见:
“这个舱门把手的位置不合理,戴着厚手套不好用力!”
“这个检修口太小了,胖点的人都钻不进去!”
“建议在这里加个扶手,上下车方便!”
“电台的备用电池能不能设计成更容易快速更换的卡扣式?”
这些来自一线、带着泥土味的建议,被719厂的工程师们如获至宝般地记录下来。许多是他们坐在办公室里永远想不到的细节,却直接关系到装备的易用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调研结束前的座谈会上,雷副旅长的语气明显柔和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期待:“陈总师,周厂长,说实话,来之前我们心里是打着鼓的。觉得这东西太先进,怕中看不中用。但这几天看下来,摸下来,我们信了!这东西,是真有料!虽然还有些地方需要改进,但大方向绝对没错!我们部队,盼着能早日用上这样的好装备!”
他顿了顿,环顾自己的队员,声音洪亮地说:“我代表我们旅表个态,只要‘麒麟’定型,我们愿意第一个接装,第一个形成战斗力!并且,我们愿意作为长期的用户试验单位,把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你们,一起把这‘国之重器’打磨得更加完美!”
这番话,是对“麒麟”项目最高的褒奖,也是最沉重的托付。
送走用户调研队后,陈北玄立刻组织团队,对收集到的上百条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深入分析。许多合理的建议被迅速采纳,并体现在了正在优化的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中。
第一支用户调研队的到来,如同一次精准的“战场输血”,将最真实的用户需求和实战经验注入了“麒麟”的研发血脉,使得这台未来的陆地霸主,在诞生之初就深深烙下了“为兵而造,为战而生”的印记。这条路,走得更加踏实,也更加坚定。